- 年份
- 2024(4302)
- 2023(6153)
- 2022(5203)
- 2021(4609)
- 2020(3879)
- 2019(8651)
- 2018(8545)
- 2017(16249)
- 2016(8710)
- 2015(10045)
- 2014(10204)
- 2013(10137)
- 2012(9928)
- 2011(9264)
- 2010(9759)
- 2009(9184)
- 2008(9043)
- 2007(8426)
- 2006(7909)
- 2005(7234)
- 学科
- 济(64934)
- 经济(64895)
- 管理(24912)
- 方法(21576)
- 业(21530)
- 数学(18711)
- 数学方法(18523)
- 企(17836)
- 企业(17836)
- 地方(16413)
- 地方经济(12309)
- 中国(12102)
- 学(11775)
- 业经(11389)
- 农(10524)
- 制(8287)
- 贸(8036)
- 贸易(8031)
- 财(7843)
- 环境(7777)
- 易(7684)
- 经济学(7268)
- 理论(7223)
- 和(7104)
- 农业(7096)
- 体(7054)
- 融(6697)
- 金融(6697)
- 发(6587)
- 策(6473)
- 机构
- 大学(144178)
- 学院(143381)
- 济(70611)
- 经济(69338)
- 研究(52585)
- 管理(51879)
- 理学(44236)
- 理学院(43697)
- 管理学(42932)
- 管理学院(42664)
- 中国(39021)
- 科学(30941)
- 京(29985)
- 财(28470)
- 所(27123)
- 研究所(24474)
- 农(23761)
- 经济学(23171)
- 中心(22919)
- 财经(22860)
- 江(22267)
- 经(20587)
- 经济学院(20530)
- 业大(20443)
- 北京(18891)
- 农业(18596)
- 范(18532)
- 师范(18351)
- 院(17982)
- 州(17085)
- 基金
- 项目(87980)
- 科学(69190)
- 基金(64440)
- 研究(62541)
- 家(56097)
- 国家(55653)
- 科学基金(47376)
- 社会(42339)
- 社会科(40277)
- 社会科学(40264)
- 省(34033)
- 基金项目(33560)
- 自然(29123)
- 自然科(28454)
- 自然科学(28447)
- 教育(28332)
- 自然科学基金(27967)
- 划(27945)
- 资助(27129)
- 编号(23692)
- 发(20101)
- 重点(19814)
- 成果(19783)
- 部(19383)
- 国家社会(18184)
- 创(17278)
- 教育部(16819)
- 课题(16807)
- 发展(16577)
- 大学(16442)
共检索到225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白雪
经济学家董辅礽撰文指出,要建立公平竞争秩序,就必须把非经济和超经济因素排除出去。他说,现在有一些公司和企业之所以能取得很多的盈利,并不是由于它们生产经营得好,而是由于有特殊的地位,享有特殊的权力,或者说有特殊的关系这就使得没有这种地位、权力、关系的企业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这就不是商品竞争的秩序、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界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出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复兴”。我们这里讲的国际经济“竞争复兴”,与过去讲的“国际经济竞争”相比,具有新的含意。这就是说,国际经济竞争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与烈度方面,都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大大增强。当前促进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四大因素无疑是主要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颖
文章在引入SBM模型测度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效率的基础之上,从生态经济的视角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城市的生态竞争力普遍较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因素与西部地区城市的生态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从而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悖,这与产业结构因素密切相关,经济规模因素主要是通过第二产业对城市的生态竞争力产生显著阻碍作用,而通过第三产业对其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因素和环境规制因素中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对于城市生态竞争力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而城市规模因素对于生态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西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尚未对其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生态经济 西部地区 城市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智润
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表现为是否具有先进的价值理念,而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当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强强对抗或持久战的时候,企业文化便成了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力"也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为此,文章提出"企业竞争力文化因素论"观点,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详细论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炳才
天津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天津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 ,探讨天津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和影响因素 ,提出对策和建议就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将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中 ,将天津的发展置于全国的比较优势格局中来研究天津的问题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力 重工业 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道宾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峰 梁战平
本文介绍了在竞争情报实践中应用较广、影响较大的定标比超方法在企业的应用过程 ,包括选择比较内容和目标企业 ,建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收集、处理数据 ,比较分析 ,提出对策等主要步骤
关键词:
定标比超 竞争情报 方法案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保明
近几年我国某些行业普遍出现的价格竞争和企业亏损 (或概括为“过度竞争”)引起一些学者对竞争产生怀疑 ,并提出竞争会导致经济效率劣化的论断。本文认为 ,要分析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本质上认识竞争 ,竞争是厂商的行为特征 ,与完全竞争不是一个概念 ,竞争关键在于竞争的自由。在实际的经济中 ,竞争的自由往往受到限制 ,由此导致的效率损失与竞争无关。“过度竞争”和垄断一样 ,是竞争自由受限制的结果 ,因此“过度竞争”的低效率不应归因为竞争 ,而应归因于限制竞争的因素 ,在我国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制度缺陷和一些行业的行政性禁入、禁出等。
关键词:
竞争 自由度 效率 过度竞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萧烽 王鹏 陈国生
文章运用TOPSIS法,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开放进步、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和区位交通7个维度视角构建评价长江经济带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分析长江经济带11省市之间的区域竞争力差异。结果表明: (1)长江经济带11省(市)域竞争力最强地区:江苏、浙江和上海,是长江经济带区域竞争实力最佳地区;(2)区域竞争力较强地区:湖南、湖北和四川,但是三省的科技创新动力因子均比较弱;(3)安徽省、重庆市及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五省(市)域竞争力有待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祥 刘梦茹 殷保国 王楠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DPSIR模型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4—2019年的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4—2019年长江经济带低碳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低碳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下游较强,中上游次之,局部跳跃”的空间格局。(2)驱动力和响应子系统的贴进度呈上升趋势,而压力、状态及影响子系统的贴进度均呈下降趋势。(3)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响应、驱动力及状态子系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殷琪
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和甘肃西北五省是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但是贸易竞争力却处于较低水平,是哪些因素影响五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呢?本文在对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2~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和甘肃西北五省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经济人口、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对五省贸易竞争力影响表现各不相同,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祥 刘梦茹 殷保国 王楠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DPSIR模型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4—2019年的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4—2019年长江经济带低碳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低碳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下游较强,中上游次之,局部跳跃”的空间格局。(2)驱动力和响应子系统的贴进度呈上升趋势,而压力、状态及影响子系统的贴进度均呈下降趋势。(3)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响应、驱动力及状态子系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国福 唐炎钊
"经济内外双循环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为了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及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基本处于绝对脱钩状态;(2)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均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推动作用。(3)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对外开放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正向的交互影响;(4)地方政府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双循环驱动因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文华 杨凤翔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如何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的素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分析论述了若干容易被企业忽视的非经济因素对提高企业素质、形成自我核心竞争能力的效用及重要性。
关键词:
非经济因素 企业素质 竞争能力 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慧慧 薛熠 杨露鑫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和地方治理体系的一场考验,在促使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补短板的同时,围绕疫情防控的公共服务竞争隐然显现。厘清那些将地方竞争导向经济增长而非公共服务的现实背景和制度性约束条件,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引导公共服务成为地方政府新的竞争标尺,可为中国迈向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在要求。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地区模型,说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未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是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自然结果,而在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下,从经济增长竞争走向公共服务竞争成为可能。接着基于地方公共服务的典型事实,围绕当前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经验检验发现新时期人口、资本要素的充分流动依托于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载体的空间网络体系,公共服务已成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吸引发展要素的核心资源。公共服务的加强应借助地方政府的竞争激励,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进一步估计结果发现改革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扩大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增强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推动建立"见贤思齐""力争上游"的竞争关系来提升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并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