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73)
2022(1240)
2021(1321)
2020(1052)
2019(2598)
2018(2446)
2017(5188)
2016(2737)
2015(3227)
2014(3301)
2013(3223)
2012(3207)
2011(2843)
2010(2963)
2009(2890)
2008(2942)
2007(2695)
2006(2626)
2005(2733)
2004(2562)
作者
(7579)
(6094)
(6039)
(5886)
(3864)
(2877)
(2874)
(2546)
(2347)
(2239)
(2214)
(2190)
(2064)
(2057)
(2053)
(2016)
(1919)
(1790)
(1753)
(1665)
(1581)
(1533)
(1506)
(1471)
(1440)
(1410)
(1398)
(1385)
(1337)
(1269)
学科
(14439)
银行(14294)
(13097)
(10668)
业务(9106)
(8247)
制度(8246)
银行制(7816)
(7021)
经济(7013)
(6889)
金融(6889)
管理(5516)
(4425)
方法(3957)
(3747)
企业(3747)
数学(3549)
数学方法(3534)
中国(3339)
(2654)
体制(2502)
(2016)
组织(1800)
(1559)
贸易(1546)
(1526)
人事(1502)
人事管理(1502)
中国金融(1460)
机构
大学(32392)
学院(30603)
(19858)
中国(19562)
银行(19083)
(17780)
(13758)
经济(13322)
管理(11990)
研究(10097)
(9383)
理学(8941)
理学院(8835)
(8750)
管理学(8736)
管理学院(8677)
金融(8645)
人民(8477)
(7658)
中心(7566)
(7558)
国人(7377)
中国人(7349)
中国人民(7272)
(7061)
财经(6639)
人民银行(6590)
分行(6355)
(6196)
(6091)
基金
项目(15774)
科学(12360)
基金(12191)
研究(11863)
(9990)
国家(9905)
科学基金(8775)
社会(7636)
社会科(7244)
社会科学(7241)
基金项目(6215)
资助(5725)
教育(5712)
自然(5572)
自然科(5466)
自然科学(5466)
自然科学基金(5388)
(5320)
编号(4630)
(4533)
成果(4053)
(3922)
教育部(3649)
(3571)
人文(3461)
重点(3341)
(3328)
大学(3305)
社科(3227)
(3198)
期刊
(26897)
金融(26897)
研究(16459)
(15470)
经济(15470)
中国(11575)
(7344)
(6376)
管理(4776)
农村(4587)
(4587)
理论(4142)
农村金融(4079)
财经(3979)
实践(3950)
(3950)
教育(3810)
学报(3796)
科学(3492)
大学(3238)
(3209)
学学(2805)
中国金融(2802)
国际(2549)
(2477)
论坛(2477)
(2396)
图书(2307)
(2297)
浙江(2297)
共检索到73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全球银行排行榜是一个观察银行业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透过全球银行排行榜变迁,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基础规律。那些"青春永驻"的全球大型银行,基本上都确立并长期坚持自己的风险偏好,形成清晰的战略定位、独具优势的经营模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文化;而那些曾经昙花一现、最终衰落倒闭的银行,主要教训在于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内部控制,战略定位不清晰、盲目追求高收益以及管理层误判市场。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银行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研究并积极借鉴全球银行业发展规律,结合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探索适宜的银行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凯  
英国《银行家》杂志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美欧银行的业绩形成了巨大冲击,但美欧银行的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仍然具有显著优势。显然,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美欧银行主导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凯  王晓雷  
英国《银行家》杂志2011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具有三大特征:1.全球银行产业在整体复苏的同时具有区域差异性特征;2.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加强得到确认;3.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形成。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主权债务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双重冲击下,美欧银行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昊虹  李石凯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14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研究显示,2014年度的全球银行产业运行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危机冲击显著收敛,银行产业整体复苏;竞争格局明显变迁,新兴市场地位凸显;行业龙头分化严重,全球集中趋势逆转;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海外分支作用增强。我们有理由预期,未来全球银行产业的复苏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演变、全球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媚  胡保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2012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虽然2011年全球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复苏态势,但复苏的区域差异和国别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欧洲银行业衰退仍在继续,美国银行业复苏态势明显,中国银行业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球银行业美国、欧洲、中国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业已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改变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主流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拓展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心怡  
"2017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显示,全球银行业正在稳步复苏,主流银行运行基本稳定,但竞争格局仍在发生微妙变化。历史回溯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主要解释变量包括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对欧美银行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业的崛起。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崛起得益于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盈利水平的显著提高、风控能力的稳定可控和资产质量的稳步提升。就目前的运行态势考察,我们有理由认为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主导的全球银行业竞争新格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稳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以银行机构为单元、时间跨度最长、空间范围最广、涵盖指标最多的反映全球银行业运行状况的榜单,由于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因此一直受到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高管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2016年6月底,《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16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从其数据看,当前全球银行业运行有三个突出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泱  黄剑  
2010年度的"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提供的两条重要信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其一,在政府的大力救助下,美欧主流银行基本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其二,中国银行产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国际竞争力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全面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南旭光  周孝华  
商业银行是一个典型的层级组织,存在多重委托代理问题,内部合谋腐败问题非常严重,本文以Laffont和Tirole所提出的P-S-A三层级代理硬信息约束模型为分析框架,分析了诚实但成本高昂的监审人员、廉价但会腐败的监审人员、廉价但会腐败和诚实但成本高昂的监审人员三种情况存在的信贷活动,研究作为代理人的银行信贷经理和信贷监审者之间可能合谋的问题,指出了可能会引致腐败的内部监审仍然是必要的,而只依赖于高成本但有效的外部审查缺乏效率,并相应地给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明谟  
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本文总结了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应 克服的八大误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倪以理  曲向军  郭凯元  崔起  吴知非  
麦肯锡2017年中国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选择国内40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根据其2016年公开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40家银行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要素,以及与上一年相比,价值创造的变动情况。分析银行行业组合与产品组合是否创造价值,进行银行以及行业集中度风险分析,模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NPL)再上升20%和净利差再度下滑16%的情况下,对银行价值创造排名的影响,并提出了国内银行价值提升建议,可作为国内银行提升股东回报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