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
2023(496)
2022(477)
2021(439)
2020(440)
2019(901)
2018(956)
2017(1823)
2016(1062)
2015(1158)
2014(1139)
2013(1151)
2012(1161)
2011(993)
2010(1025)
2009(976)
2008(951)
2007(941)
2006(862)
2005(800)
作者
(2848)
(2417)
(2347)
(2267)
(1537)
(1163)
(1083)
(906)
(891)
(872)
(855)
(826)
(804)
(790)
(760)
(748)
(731)
(727)
(723)
(690)
(671)
(617)
(590)
(574)
(568)
(562)
(518)
(515)
(511)
(501)
学科
(3509)
管理(3357)
(3289)
经济(3285)
(2299)
(2060)
企业(2060)
(1570)
法令(1257)
(1231)
理法(1198)
管理法(1198)
(1139)
(1104)
金融(1104)
(1051)
(936)
方法(932)
中国(903)
业经(880)
(868)
财务(868)
财务管理(866)
税收(816)
(801)
企业财务(776)
金融法(742)
理论(727)
(657)
财政(656)
机构
大学(14869)
学院(14278)
研究(4703)
(4131)
中国(4075)
经济(4001)
管理(3746)
(3069)
科学(3043)
理学(2954)
(2923)
法学(2921)
理学院(2907)
管理学(2829)
管理学院(2800)
(2741)
法学院(2678)
(2439)
(2301)
研究所(2272)
财经(2217)
中心(2092)
学法(2068)
(2035)
师范(2020)
(2000)
北京(1998)
(1952)
(1948)
业大(1872)
基金
项目(8067)
研究(5926)
科学(5774)
基金(5459)
(4830)
国家(4784)
科学基金(3696)
社会(3512)
社会科(3291)
社会科学(3290)
(2916)
基金项目(2744)
教育(2584)
(2579)
成果(2508)
编号(2463)
资助(2280)
自然(2257)
自然科(2179)
自然科学(2179)
自然科学基金(2144)
重点(1844)
课题(1786)
(1745)
(1736)
(1734)
项目编号(1658)
科研(1565)
(1523)
大学(1502)
期刊
(6131)
经济(6131)
研究(4580)
中国(3544)
学报(3458)
(2779)
大学(2584)
(2531)
学学(2403)
科学(2388)
(1934)
金融(1934)
教育(1874)
农业(1543)
管理(1504)
财经(1499)
(1251)
业经(1030)
图书(1027)
(985)
(975)
国际(938)
(842)
理论(828)
问题(808)
书馆(788)
图书馆(788)
林业(782)
(771)
实践(770)
共检索到24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丽璇  
排污费法律性质的问题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同时,厘清这一问题也是从法理上审视费改税正当性的前提条件。在国内,一些学者只是简单的将其认定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准排污税"。然而,通过排污费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及与不同经济手段的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排污费更倾向于是一种"准目的税",因而,只有推行费改税才能实现排污费形式与实质上的统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向华  
本文介绍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评价了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同时进一步比较了排污费和排污税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尽管排污费与排污税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但是通过对比两者在设立程序、审批部门、征收主体、征收对象、资金使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执行力度以及是否无偿等方面的特征,可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排污费在征收对象和资金使用方向上更为明确,而排污税则在征收主体和执行力度方面更占有优势,两者各有所长。最后文章针对排污费改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难题进行阐述,如排污收费的费率与税率的转化、污染排放与税基的联系、税目确定、征收方式的制定、减免税收政策的制定等,并对现行排污费的自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游洪源  
提单对于海事运输特别是国际海运的重要程度相当于轴承对于机器。根据《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中提单的定义,有人归纳出提单的三大法律性质并作了理论上的论证。随着海运实践的发展,跟单信用机制漏洞百出,提单也成为海事欺诈的重要工具之一:实践已经把理论精心绘制的蓝图涂划得斑痕点点。除了简单的缝缝补补,理论对此几乎不知所措。人们不禁疑惑:传统理论是否太一厢情愿了,根本无视实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雷  刘爱杨  卜华  
随着能源经济的发展,PM2.5的排放越来越严重,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公路出行安全造成了很大危害。文章分析了污染物产生的原因,从会计学角度提出了改进排污计费方法和提高排污成本的措施,期望能对控制PM2.5的排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作出一点贡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半牧  
本文首先综述并评析了关于域名的各种观点,其次将域名分为企业性域名和非企业性域名,分别论述了它们的法律性质,认为企业性域名属于知识产权范畴,但并不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知识产权,企业性域名的实质是企业的网上名称;而非企业性域名属于人身权范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先贵  
无论是"指标交易说""土地发展权交易说"抑或"地役权说"都没有对我国当下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予以准确揭示。从我国特有的地权结构形态和土地管理体制出发,参考域外经验,在考察地票交易生成逻辑的基础上,宜将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土地开发权交易。针对土地开发权交易的法律规制,应分两步走:一是在现行法没有对土地开发权及交易进行系统性规定前,遵循解释论研究范式,可适用地役权制度的相关法制资源,但这仅是过渡阶段;二是在正轨阶段,遵循立法论的研究范式,在土地开发权被现行法赋予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并对其交易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后,应适用其专门性规定。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吴岚  
WTO争端解决机制被誉为WTO皇冠上的明珠,自其运行以来,既以其专业高效广受赞誉,又因其程序设计的冲突和裁决执行的效果引发批评。将"就DSU的改进和澄清"列入正式议程的多哈回合至今未果。专家组的临时性、争端解决程序透明度不足、补偿和报复的不溯及既往、报复的效果不足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到底仅仅属于技术性的缺陷还是根植于机制自身的法律性质,首先涉及到对WTO争端解决机制法律性质的廓清,同时该问题的解决也是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更好地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云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个人信息的保护受到重视。赋予个人信息法定权利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从个人信息权利的本质属性来看,个人信息权利不是财产权,而是人格权。但是,个人信息权利应与传统的具体人格权相区别,个人信息权利不应被隐私权所替代,也与其他具体人格权保护的客体不同,个人信息权利应当是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只有如此,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才能够得到完整、全面的保护。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荣文  
所有权保留以保留所有权的形式来实现担保债权实现的目的,在形式与目的之间具有一定的分离性,由此形成了考查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的两种不同径路。从单一角度描述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易失于偏颇,从而牵强附会。对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的论析应同时兼顾其所有权的形式与担保目的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黄硕  郝盼盼  
在外部行政与内部行政二分的理论与制度框架下,我国公立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内部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的法律性质既不是行政处罚,也不是所谓"准行政处罚",而是一种行政处分。行政处分的设定和作出同样受到法律保留、程序正当、公平公正等原则限制,并部分地纳入司法救济的范围;同时,法律不得过度限制高校的自主权,行政处罚法的某些原则并不适用于开除学籍处分。开除学籍处分作为限制和影响学生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的重大事项,足以成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由,不必为了论证开除学籍处分的可诉性而牵强地将其定性为行政行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良友  
网络货币是伴随网上交易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支付手段。目前,对于网络货币的法律性质尚无一个统一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是商品说、代金券说、电子货币说和货币说四种,这几种观点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各网络服务商发行的网络货币不是电子货币,也不是新型的货币,而是一种准货币。正确认识网络货币的法律性质,对于促进网络货币和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宏  庄伟  
再保险合同不是合伙合同,而是一种特殊的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再保险合同必须以原保险的存在为前提,再保险合同的赔偿责任受原保险合同的承保范围和条件约束;再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范围以原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中的责任范围为前提和限度;再保险合同的标的不是财产标的,而是对原保险人所承担的责任给予补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小华  
买一赠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赠品质量问题纠纷也不断。本文认为,将买一赠一定性为附负担的赠与、附条件的赠与、有偿赠与、双重合同、混合合同、单独行为、经济合同均不妥当,其本质就是单一的买卖合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玉泉  
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李玉泉一、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保险关系的协议。其法律性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保险合同是一种射●合同。在保险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