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9)
2023(5830)
2022(4966)
2021(4617)
2020(3970)
2019(8718)
2018(8845)
2017(16727)
2016(9311)
2015(10603)
2014(10685)
2013(10280)
2012(9821)
2011(8778)
2010(9114)
2009(8882)
2008(9237)
2007(8604)
2006(7698)
2005(7277)
作者
(26547)
(22285)
(22231)
(21274)
(14326)
(10759)
(10128)
(8494)
(8450)
(8196)
(7693)
(7669)
(7210)
(7202)
(7187)
(6885)
(6697)
(6554)
(6518)
(6476)
(5838)
(5388)
(5380)
(5136)
(5106)
(5080)
(5078)
(4944)
(4534)
(4362)
学科
管理(35826)
(32741)
经济(32661)
(30131)
(27024)
企业(27024)
(16036)
(14661)
方法(12476)
(11260)
数学(10124)
数学方法(9923)
体制(9896)
(9892)
银行(9881)
中国(9547)
(9434)
(9399)
财务(9374)
财务管理(9344)
企业财务(8927)
(8926)
金融(8924)
(8621)
业经(8542)
(7333)
(6532)
制度(6528)
(6345)
理论(6100)
机构
大学(136805)
学院(134318)
(53733)
经济(52416)
管理(49607)
研究(44876)
理学(41335)
理学院(40891)
管理学(40168)
管理学院(39914)
中国(37580)
(31506)
(29151)
科学(25426)
财经(23474)
(22723)
(22237)
中心(21381)
(21110)
(19852)
研究所(19773)
北京(18426)
业大(17503)
财经大学(17358)
(17189)
经济学(16834)
(16625)
师范(16453)
(16292)
农业(15333)
基金
项目(82077)
科学(64750)
研究(61386)
基金(60340)
(51840)
国家(51405)
科学基金(44286)
社会(39825)
社会科(37673)
社会科学(37665)
基金项目(31231)
(31141)
教育(28690)
自然(27574)
自然科(26939)
自然科学(26933)
自然科学基金(26470)
(26122)
资助(24822)
编号(24657)
成果(22098)
(21920)
(19135)
重点(18533)
课题(17386)
(16897)
(16884)
教育部(16773)
国家社会(16692)
(16078)
期刊
(65728)
经济(65728)
研究(43405)
中国(32853)
(27876)
学报(21071)
管理(21036)
(19607)
科学(18923)
(17971)
金融(17971)
大学(16964)
教育(16023)
学学(15902)
财经(12878)
农业(12500)
技术(11160)
(11029)
经济研究(9428)
业经(9422)
问题(8211)
财会(7429)
(7252)
会计(7152)
理论(6996)
(6986)
(6197)
实践(6181)
(6181)
国际(6147)
共检索到219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新帅  缪柏其  方世建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确保政府制定的环境管制政策得到有效实施变得至关重要。现实中,管制机构总是通过授权给各级官员去实施其管制政策的,这种授权为官员与被管制者之间的合谋创造了条件。本文运用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授权官员对企业排污进行监督的情形下,作为监督者的政府官员与企业主之间的合谋行为对企业的排污量以及监督者的监督努力所产生的影响。模型的结论表明,均衡时,在监督者的监督强度与企业的排污量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本文的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严惩监督者的失职行为、降低监督者的监督成本、提高监督者的议价能力等措施来增加监督者的监督强度、降低企业的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志勇  
本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自然人控股或家族控股这一重要特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呈U型曲线关系。股权制衡的效果则取决于不同的股权关系,当公司由家族控股或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时,股权制衡无效果;而当大股东之间不存在上述关联关系时,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论表明,创业板其他大股东存在关联关系时会选择和控股股东一起合谋以共享控制权收益,只有在无关联关系时才能发挥监督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孔令帅  张佳  
特许学校是美国公立学校的一部分,通过与授权机构签订合同(特许状)实施半自治式管理。授权机构对特许学校的审查建立、监督评估、更新关闭至关重要。美国有六大类型的授权机构,包括独立特许委员会(ICB)、州教育机构(SEA)、高等教育机构(HEI)、地方教育机构(LEA)、非教育类政府实体(NEG)和非营利组织(NPO),它们各有优缺点。各州在制定质量标准、规定学校报告、设定制裁措施等方面对授权机构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监督问责。美国特许学校的授权与监督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对不同样态的学校进行管理,可借鉴美国经验,引入多元化机制,制定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特有的授权、监督和评估制度,促进我国不同样态学校的管理与基础教育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菲菲  任玉珑  
针对目前发电定价中经营期电价带来的发电成本监督合谋问题,文章应用组织合谋理论的P-S-A分析框架,构建"政府/规制者/发电企业"三层次代理模型,分别设计传统发电调度和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下的防合谋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到节能发电调度有助于防范发电企业成本监督合谋。这将会为电力监管效率的提高带来新的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影  王满  马勇  于浩洋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大股东之间可能存在合谋掏空或监督制衡的关系,为此,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只有单一大股东的公司而言,具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大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大股东之间股权偏离度越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外国投资者和国有法人大股东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及市场环境越好,多个大股东监督效应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铖   苏善江   刘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积极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革,创新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机制,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路径。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赋予了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要求和内涵。随着国企资本改革和财会监督变革的同步推进,必须积极构建适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财会监督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静怡  刘伟  陈莹  
以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违规倾向以及提高公司违规被稽查的可能性,支持“监督效应”;审计师行业专长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抑制了公司违规倾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违规倾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违规被稽查可能性的提高作用更突出;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有效缩短公司违规被稽查的时间、抑制公司实施严重违规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窦炜  刘星  
通过构建一个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决策的模型,针对所有权集中条件下的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利用1999—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绝对控股条件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不断缓解,与所有权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而投资不足则与所有权比例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多个大股东共同控制条件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会根据多个大股东之间的监督或共谋而呈现出不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监督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将得到缓解,而投资不足加强;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共谋,形成股东联盟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将会加强,而投资不足缓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并无显著影响,控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现象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涉入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还发现,授予激励力度更大、行权价格和条件更低、有效期更短的激励合约,是控股股东对管理层进行赎买,进而达成合谋的内在方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军  谢帮生  
提出客户在公司隐藏坏消息过程中存在合谋和监督两种假说,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检验客户集中度对公司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现:(1)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不影响公司股价暴跌风险,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和股价暴跌风险存在倒U型关系;(2)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和股价暴跌风险的倒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3)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操纵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操纵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客户集中度影响股价暴跌风险的机制是销售操纵。研究表明客户依赖议价能力在公司隐藏坏消息行为中扮演合谋和监督两种角色,对进一步认识客户在公司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军  谢帮生  
提出客户在公司隐藏坏消息过程中存在合谋和监督两种假说,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检验客户集中度对公司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现:(1)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不影响公司股价暴跌风险,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和股价暴跌风险存在倒U型关系;(2)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和股价暴跌风险的倒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3)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操纵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操纵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客户集中度影响股价暴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军  
本文选取2005-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与两权分离度对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使其有动机对高管的薪酬寻租行为进行监督,所有权与高管超额薪酬负相关;而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却使其有动机与高管进行合谋,即两权分离度与超额薪酬正相关。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度能够负向调节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两权分离度越高,掏空动机越强,对高管薪酬的监督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本文还从控股股东的角度,同时考虑第一类代理问题与第二类问题研究了其对超额薪酬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贵鑫  黄昌兵  马宇  
在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的背景下,连锁股东作为联结同行业企业间的桥梁及资本市场的治理主体之一,能否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值得关注的。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连锁股东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支持“监督效应”,其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促使企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降低信息不对称三条路径对企业违规行为产生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连锁股东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效应更加显著;连锁股东能够防范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正向审计费用减少。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连锁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有效遏制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滔  
本文从薪酬视角,对董事与CEO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董事监督薪酬"与CEO薪酬正相关,同时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超额薪酬"也与CEO薪酬正相关,但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董事监督薪酬"和"董事超额薪酬"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分别有15.37%和40.54%是通过CEO薪酬安排这一途径间接实现的,表明目前董事与CEO之间兼具监督和合谋两种效应,但合谋效应要强于监督效应。此外,还发现董事薪酬和CEO薪酬的影响因素高度趋同,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替代董事监管。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厘清董事和CEO的职能差异,重视董事监督职能相匹配的薪酬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