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6)
- 2023(10414)
- 2022(9292)
- 2021(8785)
- 2020(7313)
- 2019(16998)
- 2018(16884)
- 2017(33607)
- 2016(18139)
- 2015(20382)
- 2014(20175)
- 2013(20186)
- 2012(18396)
- 2011(16388)
- 2010(16040)
- 2009(14578)
- 2008(14145)
- 2007(12112)
- 2006(10569)
- 2005(9062)
- 学科
- 济(69183)
- 经济(69104)
- 管理(52931)
- 业(49437)
- 企(41620)
- 企业(41620)
- 方法(34278)
- 数学(29796)
- 数学方法(29480)
- 财(22334)
- 税(21732)
- 税收(20298)
- 收(20123)
- 农(17744)
- 中国(16700)
- 学(15602)
- 业经(15085)
- 地方(13896)
- 务(12715)
- 贸(12713)
- 贸易(12709)
- 财务(12658)
- 财务管理(12643)
- 易(12336)
- 和(12167)
- 环境(12160)
- 企业财务(12015)
- 农业(11845)
- 理论(11617)
- 技术(11409)
- 机构
- 大学(253739)
- 学院(251592)
- 管理(103796)
- 济(98562)
- 经济(96452)
- 理学(91253)
- 理学院(90294)
- 管理学(88869)
- 管理学院(88425)
- 研究(80311)
- 中国(57703)
- 京(53052)
- 科学(50843)
- 财(50098)
- 财经(39755)
- 所(39738)
- 业大(37602)
- 农(37346)
- 研究所(36222)
- 经(36129)
- 中心(35708)
- 江(34947)
- 北京(33478)
- 范(31813)
- 师范(31527)
- 财经大学(29722)
- 经济学(29379)
- 农业(29325)
- 院(29282)
- 州(28578)
- 基金
- 项目(177982)
- 科学(139782)
- 研究(130388)
- 基金(129864)
- 家(112765)
- 国家(111866)
- 科学基金(96563)
- 社会(81529)
- 社会科(77357)
- 社会科学(77338)
- 基金项目(69858)
- 省(68575)
- 自然(63378)
- 自然科(61910)
- 自然科学(61899)
- 自然科学基金(60761)
- 教育(58646)
- 划(57881)
- 编号(53674)
- 资助(53522)
- 成果(43051)
- 部(39246)
- 重点(38978)
- 创(37156)
- 发(37141)
- 课题(35427)
- 创新(34623)
- 科研(34170)
- 项目编号(33943)
- 教育部(33752)
- 期刊
- 济(100443)
- 经济(100443)
- 研究(78118)
- 学报(39849)
- 中国(39728)
- 财(36264)
- 科学(35448)
- 管理(35373)
- 农(32807)
- 大学(29508)
- 学学(27804)
- 教育(25285)
- 农业(23604)
- 技术(19979)
- 财经(17588)
- 融(16966)
- 金融(16966)
- 经济研究(16493)
- 业经(16182)
- 税(15505)
- 务(15120)
- 经(14775)
- 税务(13769)
- 图书(13459)
- 问题(13202)
- 理论(12987)
- 科技(12418)
- 实践(12119)
- 践(12119)
- 技术经济(11712)
共检索到353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士春
研究排污税、减排补贴对减排的影响机理,并从污染排放控制效果、等量污染排放下的社会福利影响等方面对减排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排污税率、减排补贴率均与污染排放负相关,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关系均受税率和补贴率的影响;当税率和补贴率等量提高时,排污税效果比减排补贴的效果好;当经济由未采用政策到采用政策而导致等量减排时,就社会福利的增加量而言,减排补贴比排污税的社会福利增加量大。此研究结论从政策的减排效果和福利影响方面,给予政府制定减排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排污税 减排补贴 减排效应 环境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卫军 姚雨 申成然
在低碳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供应链企业会利用各自研发优势合作减排。为研究此类合作减排的补贴策略问题,在基于政府向终端产品收取碳税的政策下,构建三阶段政企博弈模型,对无政府补贴、投入补贴、减排量补贴3种情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碳税政策下,无论政府是否给予补贴,企业都会进行合作减排;两种方式的补贴均可以提高减排量、企业利润和政府效益,但较投入补贴方式,政府按减排量补贴的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细玉 张杰芳
针考虑碳税政策和政府对制造商的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补贴,构建了供应链博弈模型,根据协调条件给出了相应的契约形式及参数。通过对供应链模型的求解,得到了碳税和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补贴下的最优碳减排量和最优订货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的补贴比例变化对供应链的最优碳减排量、订货量及期望利润的影响有较大影响,而且是成正向变化关系,而且在其他参数不变及供应链碳减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碳税与碳减排补贴比例呈反向变化关系,进而可为政府碳减排补贴政策制定及供应链碳减排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碳排放 碳补贴 碳税 决策优化 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欢浪 岳咬兴
文章把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扩展到环境领域,策略性环境政策认为政府有动机通过降低环境标准补贴出口企业,以达到利润转移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策略性环境政策中比较受忽视的一部分——环境技术补贴,本国政府结合使用环境税和减排补贴,我们验证了政府使用策略性环境政策的动机,得到了最优的污染排放税率,认为虽然环境政策仍旧不能消除生产带来的环境损害,但是环境技术补贴提高了本国的环境标准,企业会更少地遇到绿色壁垒报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晖 郑晓芳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我国采取了各种经济手段以治理环境。文章根据我国30个省份2002—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排污费、环境类税收及环保投资三种环境经济手段在不同区域的污染减排效果及其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区域,能显著发挥减排效果的手段并不一致,东部地区为环保投资,中部地区为排污费,西部地区为环境类税收。因此,应加大中西部地区的环保投资总量,同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
关键词:
环境经济手段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预测
[作者]
龙超 王勇
一直以来运输排放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运输排放将运输商纳入到零售商、制造商二级供应链,研究了在政府碳税和补贴政策下三级供应链在不同领域合作中的减排问题。研究表明,碳税与补贴政策下供应链在定价、减排领域同时合作时各企业的减排量最大,提高补贴可以提高各企业减排量并且随着合作深入,减排量的提升程度也会越大;而提高碳税会降低企业减排量,但是降低程度会逐渐减小。最后结合我国减排实际本文给出了企业减排与政策制定方面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运输商 减排合作 碳税 补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贾萌 陈天培 孙晨阳 朱立春 魏鹍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关键词:
碳关税 减排研发补贴 博弈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颖利 陈宇驰
在政府实施碳税政策的大背景下,对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如何影响制造商的生产减排决策进行研究。在无补贴、技术减排投资成本补贴和回收再制造补贴三种情形下,分别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分析比较三种补贴模型对制造商产品产量和减排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加,产品碳减排水平并不总是增加。不仅如此,碳税政策的实施还会对低碳产品的产量和利润起到负面效果。但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确实能够缓解碳税给制造商带来的压力,在碳税税率较高时,采取回收再制造补贴能够更大程度起到提高制造商积极性的作用。(2)不同的政府补贴对产品产量和利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η<0.38时,选取技术减排补贴能够获得更大的产品产量和总体利润;η>0.38时,选取回收再制造补贴更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颖利 陈宇驰
在政府实施碳税政策的大背景下,对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如何影响制造商的生产减排决策进行研究。在无补贴、技术减排投资成本补贴和回收再制造补贴三种情形下,分别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分析比较三种补贴模型对制造商产品产量和减排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加,产品碳减排水平并不总是增加。不仅如此,碳税政策的实施还会对低碳产品的产量和利润起到负面效果。但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确实能够缓解碳税给制造商带来的压力,在碳税税率较高时,采取回收再制造补贴能够更大程度起到提高制造商积极性的作用。(2)不同的政府补贴对产品产量和利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η<0.38时,选取技术减排补贴能够获得更大的产品产量和总体利润;η>0.38时,选取回收再制造补贴更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灵活调整返还比例和补贴数额,照顾重点排污企业;循序渐进地使用专项补贴,促进企业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凌云 杨雪杰 尹芳 钟章奇
在分析能源价格和资源税杠杆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基础上,通过构建调节作用模型,借助于岭回归估计方法测量了2001-2013年两大杠杆的减排效应,并比较了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两大杠杆的整组压缩以及"税收-价格"传导视角出发考察了两大杠杆对碳排放的综合作用,分析了作用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相关政策在杠杆作用发挥过程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两大杠杆均能通过经济发展的总量、结构、效率维度产生有效的碳抑制效应,但总体作用不高,分别为0.1162和0.0869,价格杠杆的作用优于资源税杠杆的作用;(2)两大杠杆共同作用时的减排效应优于单一杠杆的作用,效率路径的减排效应大于结构路径的作用;(3)价格和...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资源税 碳减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占华
当前,围绕节能减排的补贴政策已广泛被各国政府采用,而不同的补贴政策可能在减排效果、产品产量及价格影响上存在差异。有鉴于此,本文在博弈的视角下,重点研究了价格补贴与研发补贴的污染减排效果差异。结果表明:政府的价格补贴在降低本国最终产品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外国最终产品的产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本国的污染排放,但将导致外国的污染排放出现较小幅度的增加,而研发补贴则将同等降低本国和外国的污染排放量。相比较而言,本国价格补贴比研发补贴对减少本国污染排放量的作用更为有效。此外,本文还发现了最优补贴水平受到污染税率等因素影响的事实。
关键词:
价格补贴 研发补贴 污染减排 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吴丽娟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方法对2000~2009年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个行业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跨时期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六大行业整体碳排放效率从2000~2009提高了7.2%,并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动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及其β收敛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行业间存在显著的技术扩散和制度扩散现象,论文据此推广余情,提出了技术进步、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等碳控制的途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我国在部分省市调整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排污费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排污费的减排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抑制我国污染排放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发现提高排污费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起到了显著的减排作用,并且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更大,然而对于西部地区,虽然提高排污费也有减排效应,但并不显著。由此从总量减排目标出发,建议设置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环境保护税税率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排污费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