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3)
2023(7487)
2022(6628)
2021(6254)
2020(5435)
2019(12759)
2018(12651)
2017(25564)
2016(14142)
2015(15943)
2014(16239)
2013(16110)
2012(15375)
2011(13998)
2010(14381)
2009(13554)
2008(13671)
2007(12675)
2006(11049)
2005(9875)
作者
(40863)
(34323)
(34237)
(32878)
(21977)
(16306)
(15865)
(13371)
(12754)
(12552)
(11563)
(11282)
(10914)
(10895)
(10792)
(10749)
(10737)
(10130)
(10057)
(9976)
(8612)
(8554)
(8407)
(7899)
(7822)
(7762)
(7742)
(7540)
(6942)
(6879)
学科
(58461)
经济(58406)
管理(41823)
(40993)
(32571)
企业(32571)
方法(27697)
数学(24917)
数学方法(24635)
(18135)
(17694)
中国(14499)
(12465)
贸易(12463)
(12134)
(12040)
(11737)
地方(11615)
农业(11594)
业经(11299)
(10982)
财务(10957)
财务管理(10931)
企业财务(10374)
(10342)
(9413)
银行(9393)
(8912)
环境(8770)
(8768)
机构
学院(206006)
大学(205015)
(87804)
经济(85894)
管理(80422)
研究(68748)
理学(68669)
理学院(67964)
管理学(66878)
管理学院(66483)
中国(53174)
(42309)
(42061)
科学(41126)
(36177)
(35521)
财经(32718)
中心(32569)
(32339)
研究所(31907)
业大(30273)
(29533)
农业(28550)
北京(26745)
经济学(26581)
(26336)
师范(26116)
(25310)
(24291)
经济学院(24090)
基金
项目(130178)
科学(101973)
研究(96873)
基金(93741)
(80514)
国家(79825)
科学基金(67979)
社会(60383)
社会科(57225)
社会科学(57204)
(51060)
基金项目(49256)
教育(44742)
自然(43505)
(43091)
自然科(42406)
自然科学(42390)
自然科学基金(41653)
编号(41084)
资助(39516)
成果(34483)
(29691)
重点(29059)
(28343)
课题(27877)
(26420)
教育部(25334)
(25254)
科研(25050)
人文(24776)
期刊
(97401)
经济(97401)
研究(60297)
中国(38329)
(33521)
(32923)
学报(29641)
科学(27608)
管理(27048)
大学(22217)
(21755)
金融(21755)
农业(21739)
学学(20911)
教育(20147)
技术(17348)
业经(16553)
财经(16127)
经济研究(15423)
(13786)
问题(13219)
(11355)
(11345)
技术经济(10764)
理论(10613)
统计(10138)
商业(9678)
(9644)
实践(9642)
(9642)
共检索到307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珂  毕军  张炳  
现行的环境规制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过多的寻租空间,可能使得环境管理效果和政策公信度下降,导致社会总福利受损,公众的利益被牺牲,因此应当对寻租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文系统分析了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制定、实施和延续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寻租途径,包括游说政府,逃离管制范围,占有配额,拖延缴费,降低核定量和再分配收益。针对三种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逃避付费类寻租行为构建了政府、排污企业和公众的三方博弈模型,论证了寻租行为必然带来社会总福利的下降,并用逆推归纳法得到公众参与下环保局和企业的寻租期望值,筛选出了公众举报率,举报成本,企业违法成本,寻租成本等对企业寻租决策影响较大的因素。从完善法规制度和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爱年  胡春冬  
排污权初始分配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无偿为特征、以多数人为少数排污者支付环境容量资源为代价的。在转型时期,我国建立了排污收费制度,初步确立了隐性的排污权有偿分配制度,但相关法律规定是分散的、不一致的,随着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必要进一步改变"环境无价"的观念,建立显性的有偿分配排污权的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培  章显  于鲁冀  
依据河南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的公平性问题,基于不同行业经济贡献与排污量之间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参考阶梯水价和电价的制定思路,提出了排污权阶梯式定价,并对其内涵与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恢复成本法定价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南省化学需氧量有偿使用阶梯式价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焕承  王越  车秀珍  
排污权有偿使用初始分配定价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问题之一。文章立足深圳市流域经济发展特征与水环境状况,针对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的三大构成要素——平均治污成本、地区差异系数和行业差异系数,从方法学上初步构建以恢复成本法、层次分析法与绩效评估法为一体的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定价方法,并对深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进行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爱军  杨佃春  张金保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是完善环境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连云港市不同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现状,采用恢复成本法构建了化学需氧量排放的定价模型,并就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一初始分配价格、制定二级市场指导价格、出台统一的税费标准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蓝虹  
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对排污权交易进行分析和考察,认为排污权交易形成的根本动力是环境容量稀缺程度的提高、相对价格的上升导致了对更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的强烈需求。但技术创新需要产权制度的保护,只有对环境容量产权明晰,才能导致市场形成价格,从而诱发技术创新。而国家权利的介入是环境容量产权明晰的必要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羽  
文章构建并求解了仅具有免费初始排污权、具有免费初始排污权以及排污收费(庇古税)和具有免费初始排污权以及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三个寡头博弈模型。在具有完全竞争的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寡头博弈模型中,修正了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不足,并比较了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和应用庇古税调整对均衡产量、均衡价格、企业均衡利润的影响。得出了当排污权交易价格与庇古税相等时,排污权交易市场企业均衡利润分配是具有庇古税市场的企业均衡分配利润的帕累托改进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江鸿  
文章基于非对称演化博弈原理,分别对一级与二级密封拍卖下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演化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对上述演化均衡进行政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拍卖机制下,通过选择适当的竞价下限,可诱导排污企业选择竞价上限作为其最优选择,从而带来高的市场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力宏  张杰  陈中伟  
工业园区推行排污权交易,必须以有效的监管体系为支撑。文章将演化博弈论运用到工业园区排污权监管中,构建了企业之间的排污博弈模型,企业超量排污与园区管委会监管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求解了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永友  文云飞  
全域性雾霾天气使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成了中国各级政府最感头痛的一项工作。为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引入了市场机制,在部分地区试点排污权交易政策。本文基于中国2007年扩大试点范围这次自然实验,利用PSM-DID方法,对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减排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可能影响结果变量的因素和消除时间效应后,中国在11个地区试点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产生了显著政策效应,说明就减排效果而言,中国试点的排污权交易政策整体上是有效的。但对比研究也发现,2007年扩大试点后,排污权交易显著的政策效应与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制度化密切相关,后者通过规范化排污权交易促进市场机制发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耀军  
长期以来 ,环境经济学家一直主张在环境政策中更多地发挥经济动力的作用 ,其中排污权的确立及其交易即为其中一种重要方法。排污权的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 ,认为环境问题是由于市场的负外部性而导致的 ,排污权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药方被开出来的。虽然排污权的确立及其交易对环境保护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华伦  吴睿超  
排污权交易旨在利用市场机制达到治理成本和效率的优化,是治理环境的一个有效措施。本文尝试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将排污权交易视为一种旨在获取利润的投资行为,通过分析在考虑有竞争者不断进入的情况下的排污权期权价值评估模型,利用排污权期权价值的最大化去寻找最佳的排污权购买时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普照  王倩  
本文从排污交易权的背景出发,分析排污交易权的实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和趋势。通过经济学的分析证明了排污权交易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排污权交易具备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有利于污染物排放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公众的参与等优点。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尚处于试点阶段,尚存在交易的实施缺乏法律的依据,富余的环境容量难以量化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笔者从健全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实施排污权初始的有偿分配,科学确定排污权价格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闫文娟  郭树龙  
考察一项环境政策效果如何,除要考量其直接的环境效应外,还须适当考量其经济效应与就业效应。渐进式的排污权交易机制已逐渐成为中国当前应对节能减排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对就业的影响却未得到重视。我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就业的净影响效果,可用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我国2005-2012年持续经营的企业数据分析得出。研究表明,该项排污权交易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高排硫企业及高污染企业的就业规模。采用PSM-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双重差分模型相一致,说明中国此项排污权交易政策尚未实现环境和民生的双重红利。因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萍  
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以及"推进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庇古理论与科斯理论为解决外部性提出了不同的思路,相应引出了应对环境问题的两种经济手段,即排污税和排污权交易。如何界定其运用范围、协调两者关系是我国现阶段建立环境税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两种主要用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在理论基础层面、制度运行层面的优弊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选择适宜手段类型或组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