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0)
- 2023(16485)
- 2022(13633)
- 2021(12483)
- 2020(10774)
- 2019(24427)
- 2018(23833)
- 2017(45881)
- 2016(24995)
- 2015(27722)
- 2014(27084)
- 2013(27221)
- 2012(24967)
- 2011(22357)
- 2010(22330)
- 2009(21359)
- 2008(21541)
- 2007(19260)
- 2006(16999)
- 2005(15796)
- 学科
- 济(111802)
- 经济(111639)
- 业(102139)
- 管理(91421)
- 企(91247)
- 企业(91247)
- 方法(51510)
- 数学(42576)
- 数学方法(42317)
- 财(39676)
- 农(33547)
- 业经(32877)
- 中国(29370)
- 务(28326)
- 财务(28302)
- 财务管理(28264)
- 企业财务(27006)
- 制(26897)
- 农业(23732)
- 贸(22454)
- 贸易(22443)
- 易(21930)
- 体(20041)
- 技术(19564)
- 划(18983)
- 策(17984)
- 学(17488)
- 和(17450)
- 银(17368)
- 银行(17325)
- 机构
- 学院(364264)
- 大学(363060)
- 济(163672)
- 经济(161047)
- 管理(144869)
- 理学(125010)
- 理学院(123783)
- 管理学(122251)
- 管理学院(121580)
- 研究(120397)
- 中国(97831)
- 财(79191)
- 京(75409)
- 科学(69290)
- 农(64163)
- 财经(62912)
- 所(60401)
- 经(57496)
- 中心(54225)
- 研究所(54106)
- 江(53868)
- 业大(53517)
- 经济学(51619)
- 农业(50580)
- 北京(47335)
- 财经大学(46864)
- 经济学院(46636)
- 院(43047)
- 商学(41989)
- 商学院(41635)
- 基金
- 项目(237840)
- 科学(190116)
- 基金(179401)
- 研究(170015)
- 家(156941)
- 国家(155667)
- 科学基金(134937)
- 社会(114494)
- 社会科(108869)
- 社会科学(108844)
- 基金项目(94618)
- 省(89878)
- 自然(87052)
- 自然科(85112)
- 自然科学(85085)
- 自然科学基金(83750)
- 教育(76610)
- 划(75737)
- 资助(73327)
- 编号(64251)
- 部(54579)
- 重点(53468)
- 创(51871)
- 成果(51266)
- 发(49865)
- 国家社会(49186)
- 业(48518)
- 制(48316)
- 创新(47951)
- 教育部(47410)
- 期刊
- 济(179354)
- 经济(179354)
- 研究(107098)
- 中国(70521)
- 财(66474)
- 农(59104)
- 管理(58250)
- 学报(56342)
- 科学(53915)
- 大学(43827)
- 学学(42261)
- 农业(39568)
- 融(37587)
- 金融(37587)
- 财经(33138)
- 经济研究(29681)
- 技术(29380)
- 业经(29230)
- 经(28496)
- 教育(24755)
- 问题(24069)
- 业(23843)
- 贸(21078)
- 技术经济(19936)
- 世界(19158)
- 国际(18616)
- 财会(17935)
- 版(17421)
- 商业(17203)
- 现代(17040)
共检索到545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康娟 朱四伟 潘敏杰 黄敏
市场型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有效手段,评估环境规制对社会效应的潜在影响是环境政策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波特假说、制度遵循成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以及结合局部静态均衡模型探究环境监管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结构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制。以2007年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对2004—2018年中国A股SO_2排放企业观测,运用双重差分法揭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结构的影响。SO_2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劳动力雇佣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年度效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低技能劳动力具有偏向影响,显著减少了被监管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引致企业劳动力质量结构向高层次转化。此外,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企业劳动力雇佣产生消极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受到环境执法力度、行业集中度和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抑制企业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对雇佣结构产生影响。本文的发现为进一步全面铺开SO_2排放权交易制度和保障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胜钢 郑晶晶 刘东华 陈晓红
本文利用中国首次大规模的市场型环境规制——2007年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检验"波特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基于省份和地级市层面数据的预评估,本文发现,试点地区的SO_2减排和经济增长显著高于非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的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年度效应滞后两年后逐年递增。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排污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两条途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对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加敏感;从环境执法力度看,环境执法力度越高的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在环境治理领域进一步推行市场型环境规制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妍妍 闫雨薇
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空气污染水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经由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渠道影响企业的空气排污水平,具体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空气排污水平。而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空气排污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对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在环境规制较强的地区和行业中更为明显,并对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空气污染水平产生了更大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最低工资 生产率效应 成本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我国现有环境规制侧重于将干预作为清洁技术需求方的企业,却忽略了对清洁技术研发的引导。文章将作用于企业的排污权交易与引导研发方向的清洁技术研发补贴相结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二者搭配是否有助于清洁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使用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际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工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在观察期内提高了试点省份的清洁技术创新水平,这与理论模型结论相一致;(2)我国试点省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未能发挥减排作用,这与理论模型结论不一致;(3)清洁技术研发补贴只有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政策效果;(4)清洁技术研发补贴对相应的研发投入存在双门槛效应,补贴并非越高越...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清洁技术研发补贴 技术变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贾 宋钰娇 邹淑仪
本文以2009年实施的银行管制放松政策作为银行竞争的外生冲击,研究了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增加提高了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雇佣,并引起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流入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竞争增加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大中型企业、低TFP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久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就业水平,同时也为促进中国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劳动力雇佣 企业信贷可得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任胜钢 李波
中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环境和就业双重压力,有必要深入研究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估计碳排放权交易对受规制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及其可能路径,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显著减少了工业碳的排放量,并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促进生产规模扩大是碳排放权交易正向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有效路径之一。排污权交易可以实现环境和就业的"双重红利"。因此,政府应积极推进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实施和推广,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型环境规制的有效执行实现"改善环境"和"促进就业"的双重目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匡广璐 杨杰 张宇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其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ESG表现最终会对劳动力需求产生正向作用。(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通过资金支持效应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技术升级效应则增加了对高学历劳动力的需求,而降低了对低学历劳动力的需求。在资金支持效应和技术升级效应共同作用下,企业对高学历劳动力需求增加,而对低学历劳动力需求不显著。(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污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其ESG表现提升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正向效应更明显。(4)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会增加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对常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不显著。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企业ESG表现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张竣喃 李佳璇
充分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作用,激发企业主体自主减排潜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改革的制度解析为基础,从价值链的新视角讨论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机制,在理论上提出微观主体向下游延展的服务优化效应与向上游攀升的创新激励效应。经验研究方面,将中国企业污染数据库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匹配获得微观样本,运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检验了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在发挥二氧化硫减排作用的基础上,推动了制造企业以延展价值链为导向的服务转型,表现为创造嵌入式服务和挤出混入式服务的优化效应,但没能倒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并没有选择创新升级;排污权交易通过提高客户集中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降低流动资产及营销支出,达到制造企业服务优化的效果;面对市场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制造企业没有增加研发投资,而是优先实施末端污染治理实现减排目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张竣喃 李佳璇
充分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作用,激发企业主体自主减排潜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改革的制度解析为基础,从价值链的新视角讨论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机制,在理论上提出微观主体向下游延展的服务优化效应与向上游攀升的创新激励效应。在经验研究方面,将中国企业污染数据库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匹配获得微观样本,运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检验了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在发挥二氧化硫减排作用的基础上,推动了制造企业以延展价值链为导向的服务转型,表现为创造嵌入式服务和挤出混入式服务的优化效应,但没能倒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并没有选择创新升级;排污权交易通过提高客户集中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降低流动资产及营销支出,达到制造企业服务优化的效果;面对市场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制造企业没有增加研发投资,而是优先实施末端污染治理实现减排目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王奕淇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科斯产权理论为基础,以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机制为前提,实现内部化外部成本的制度安排。现阶段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多集中在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研究上,对二级交易市场的研究较少。文章将排污权交易企业分为购买者、让渡者和自足者三类,分别对三者在排污权交易制度调整前后两阶段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随后讨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稳定性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有利于环境绩效的提升。文章最后提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而提升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投资 环境绩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沈满洪 杨永亮
中国的排污权制度试点多年,但是排污权交易的环境改善效果缺乏足够的深入定量研究。本文在回顾已有的影响企业废水减排效果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排污量和排污费数据,检验排污权交易在浙江省各地区试点过程中的污染减排效果。实证结果证实排污权交易对企业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重污染行业、核心城区的减排效果更明显,利用企业排污量为替代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也没有显著改变结果,考虑企业异质性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算的结果也支持以上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污染排放 污染减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华 杜昊 张磊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优化企业环境绩效,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促使目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效应和绿色技术进步效应优化企业环境绩效,阻止环境绩效较差的企业进入或促使其退出市场,激励环境绩效较优的企业进入市场,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从而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动态演进视角拓展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带来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将有利于企业优化环境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丁煜
使用中国环境权益交易市场2007年在试点地区开展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排污权交易对试点地区企业费用黏性的政策效果。运用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2—2012年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排污权交易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费用黏性,提升效果达67.65%,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排污权交易与试点企业费用黏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排污权交易政策通过创新激励效应刺激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进而提升企业费用黏性,且发明型创新专利申请数目对二者的中介效应最为显著,实用型和外观型创新专利申请数目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排污权交易政策对试点企业费用黏性的作用强度还依赖于行业要素密集度、企业融资约束水平和代理成本。相较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排污权交易对费用黏性的提升作用更强;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或代理成本越低,排污权交易对试点企业费用黏性的提升作用越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蒋国洲
在充分考虑股权替代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基础上 ,本文对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各种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 ,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业绩相关性不显著 ;国有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法人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业绩正相关 ;社会公众股比例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虽然是负面的 ,但极不显著 ,而与公司市场业绩显著正相关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企业业绩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悦 郑汉林 郅若平
"放管服"改革是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企业活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基于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微观数据,分别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方面的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简政放权的改革则需进一步落实到位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此外,就"放管服"改革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进行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可能是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 企业经营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