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1)
2023(7425)
2022(6190)
2021(5373)
2020(4196)
2019(9251)
2018(9009)
2017(16663)
2016(9257)
2015(9782)
2014(9596)
2013(9443)
2012(8453)
2011(7763)
2010(7414)
2009(6455)
2008(5974)
2007(5071)
2006(4495)
2005(3752)
作者
(30275)
(25527)
(25083)
(23692)
(15719)
(12526)
(11052)
(10148)
(9536)
(8734)
(8664)
(8475)
(8283)
(7888)
(7866)
(7816)
(7795)
(7583)
(7303)
(7081)
(6717)
(6056)
(5873)
(5795)
(5725)
(5602)
(5464)
(5460)
(5235)
(5097)
学科
(34882)
经济(34850)
管理(30597)
(23357)
(17859)
企业(17859)
环境(16991)
方法(15811)
数学(14078)
数学方法(13958)
(12268)
(10713)
(8692)
生态(8312)
(8218)
中国(8204)
资源(8188)
业经(7623)
农业(7467)
(7336)
贸易(7334)
(7165)
(6723)
规划(6617)
环境规划(6501)
地方(6447)
技术(5859)
(5611)
(5353)
银行(5308)
机构
学院(132633)
大学(132064)
(51342)
管理(51034)
经济(50448)
研究(47425)
理学(45241)
理学院(44716)
管理学(43793)
管理学院(43615)
中国(34651)
科学(34579)
(33998)
业大(29334)
(28094)
农业(27259)
(25100)
研究所(23815)
中心(21782)
(20158)
农业大学(18947)
(18392)
(17700)
财经(17162)
北京(17093)
科学院(15850)
(15753)
(15647)
(15483)
经济学(15437)
基金
项目(103739)
科学(80744)
基金(77211)
(72246)
国家(71741)
研究(65098)
科学基金(60021)
社会(42900)
自然(42637)
基金项目(42432)
自然科(41527)
自然科学(41511)
(40885)
社会科(40843)
社会科学(40833)
自然科学基金(40771)
(35365)
资助(29766)
教育(27921)
重点(24076)
计划(23064)
编号(22613)
(22410)
(21641)
(21490)
科技(21037)
科研(21027)
创新(20424)
国家社会(18630)
(18364)
期刊
(49638)
经济(49638)
学报(32083)
(28870)
研究(28636)
科学(27341)
大学(22707)
中国(22424)
学学(22187)
农业(19727)
管理(15619)
(13816)
(10927)
业大(9855)
资源(9733)
业经(9370)
(9122)
金融(9122)
技术(8959)
林业(8589)
(8506)
科技(8455)
经济研究(7993)
农业大学(7947)
财经(7436)
问题(6714)
(6344)
自然(6255)
商业(5942)
中国农业(5879)
共检索到17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巍  牟长城  卢慧翠  包旭  王彪  
采用样带调查与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大兴安岭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凋落物及土壤)和年固碳量沿湿地过渡带环境梯度(0~400 m)分布格局,并与相应生境天然湿地对比分析,揭示排水造林对湿地碳储量及固碳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人工沼泽林与天然湿地的植被碳储量(6.49~59.95和3.24~78.97 t/hm2)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均呈递增趋势,排水造林使过渡带100~300 m生境植被碳储量显著提高了43.9%~240.8%(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牟长城  包旭  卢慧翠  王彪  崔巍  
对比分析大兴安岭未火烧、轻度火烧与重度火烧兴安落叶松瘤囊苔草湿地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碳储量及土壤碳储量,揭示火烧干扰对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短期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瘤囊苔草湿地轻度与重度火烧样地的植被碳储量(6.35和0.26kg·m-2)较未火烧样地(7.12kg·m-2)降低了10.8%和96.3%,重度火烧使其显著降低(P<0.05);轻度与重度火烧样地的凋落物碳储量(0.23和0.15kg·m-2)较未火烧样地(0.34kg·m-2)降低了32.4%和55.9%,仅重度火烧使其显著降低(P<0.05);轻度与重度火烧样地的土壤碳储量(15.46和16.33kg·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潇  李海奎  曹磊  徐胜林  刘晓彤  
[目的]确定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分碳储量的驱动因素,为其碳汇功能的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调查数据,使用逐步回归的方差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法,考虑林分因子和非生物环境因子(地形、气候),探究林分碳储量的驱动因素。[结果]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方差分析法的确定系数为0.890,林分因子中的平均胸径和株数密度,非生物环境中的月平均最高温和月平均最低温以及干扰类型对林分碳储量有显著影响;SEM中林分碳储量部分的模型确定系数为0.757,林分因子中的平均胸径和株数密度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最大,其中株数密度既有正向的直接作用,也有负向的间接作用,而非生物环境中,月平均最高温对林分碳储量有间接的负向影响,各变量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平均胸径(0.94)>月平均最高温(-0.52)>株数密度(0.12)。[结论]综合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在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分因子和气候因子均对林分碳储量有影响,而地形因子却对其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森林碳库探究提供数据参考和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牟长城  郑曈  李娜娜  
采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测定法,测定小兴安岭天然白桦林在7个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部和阴坡上、中、下部及谷地)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和土壤)、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白桦林碳汇功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小兴安岭白桦林植被碳储量((49.39±3.09)~(89.20±10.17)t/hm2)在谷地、阳坡下部和阴坡上、中部4个立地类型显著高于阳坡上、中部及阴坡下部3个立地类型(38.2%~80.6%,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莉  牟长城  王彪  张妍  李娜  
【目的】从生态系统尺度揭示排水造林干扰对温带沼泽湿地碳源/汇功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以期为湿地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排水造林后不同时期(10,30年)形成的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及天然草丛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碳/氮分析仪测定法与相对生长方程法,同步测定10,30年生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及相应立地上天然草丛沼泽的土壤呼吸(CO_2、CH_4)碳排放量、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并依据生态系统净碳收支平衡揭示排水造林对温带沼泽湿地碳源/汇的影响规律。【结果】排水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菊春  
198 7年春发生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森林火灾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人们关心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通过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 :①经重度火烧的林地 ,兴安落叶松 (Larixgemelinii)与樟子松 (Pinussylves trisvar.mongolica)的大径级树木未被烧死 ,而山杨 (Populusdavidiana)、白桦 (Betulaplatyphylla)在中度火烧情况下就全部死亡 .②火灾后 ,形成了大面积的天然幼龄林 ,主要是白桦的萌芽更新 .白桦的实生苗虽也很多 ,但生长慢、难成林 .而落叶松因缺少种源则难以更新 .樟子松在各种火灾等级的樟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梅  余新晓  冯林  王林和  那平山  
为研究中国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问题 ,作者对大兴安岭林区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冻土地带的湿地和森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研及现地考察 .结果表明 :大兴安岭的冻土退化、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将会对大兴安岭的森林及环境造成威胁 .作者认为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是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暖和森林破坏 (大面积采伐或森林火灾 )导致冻土退化 ,不但影响冻土上层的原始湿地 ,也导致新生湿地的扩张 ,林地被湿地取代 ,形成恶性循环 .建议对冻土、湿地、森林的相互制约机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慧翠  牟长城  王彪  包旭  崔巍  
对比分析了大兴安岭不同采伐强度(未采伐—对照、轻度择伐—25%、中度择伐—35%、强度择伐—50%)下落叶松-苔草沼泽土壤密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揭示了采伐干扰对森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中度择伐与强度择伐显著提高了其土壤密度,轻度择伐则对土壤密度无显著影响;②轻度择伐显著提高了其表层和深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中度择伐与强度择伐显著降低了其各土壤层和中上部土壤层的有机碳含量;③轻度择伐显著提高了其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中度择伐和强度择伐则分别显著降低了中下部和中部土壤层的有机碳储量;④轻度择伐样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对照提高了16.2%(P>0.05),中度择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韶晗  许大为  宋爽  石梦溪  胡珊珊  
【目的】为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强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以便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应分析,构建了各层指标的评判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集,对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质量进行了针对性评判。【结果】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现有景观建设水准,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总体建设质量一般,总体评分为0.56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评分均为“一般”,分值均介于0.5~0.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得分排名为: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塔河固奇谷湿地公园>双河源国家湿地>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古里河国家湿地公园>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呼中呼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十八站呼玛河国家湿地公园>漠河大林河国家湿地公园>加格达奇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在生态调节服务及景观支持层面表现较好,在文化服务方面表现较弱。该地区国家湿地公园在景观特色表达、公众教育等方面需加强投入,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为区域生态优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竞红  蔡体久  葛树生  刘敬旭  琚存勇  孙晓新  
中俄输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贯穿大兴安岭地区及松嫩平原区,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森林植被和土壤产生影响。本文以大兴安岭典型的兴安杜鹃—白桦林、越桔—兴安落叶松林和胡枝子—樟子松林为对象,研究中俄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生物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对土壤p 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使土壤全磷量减少(P<0.05),而越桔—兴安落叶松林和胡枝子—樟子松林土壤全钾量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敏  王行  刘振亚  王娜  刘耘硕  王好才  肖雄  肖德荣  
依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采用的湿地分类及划分标准,研究了四川若尔盖高原沼泽、河流和湖泊3种湿地类型的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沼泽土壤的碳密度为733.60 Mg·hm~(-2),显著高于河流(205.46 Mg·hm~(-2))和湖泊(201.39 Mg·hm~(-2))的土壤碳密度,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3种湿地类型的土壤碳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相关(P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敏   李道政   李柏丞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的兴安盟地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净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呈非对称持续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降水量的波动致使土壤保持服务与水源涵养服务的增量高于碳存储服务。(2)生态重要程度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重点生态区的占地面积增量显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3)协同关系是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各异,权衡协同强度较弱。(4)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总体上西北与东南为协同区域,中部为权衡区域。研究结论对于实现研究区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敏   李道政   李柏丞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的兴安盟地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净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呈非对称持续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降水量的波动致使土壤保持服务与水源涵养服务的增量高于碳存储服务。(2)生态重要程度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重点生态区的占地面积增量显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3)协同关系是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各异,权衡协同强度较弱。(4)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总体上西北与东南为协同区域,中部为权衡区域。研究结论对于实现研究区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苏  牟长城  王伯炜  王彪  
【目的】数据性分析了几种沼泽类型的长期碳汇作用、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目的是为了揭示几种沼泽类型的空间变异规律。【方法】采用年轮分析仪及相对生长方程法与碳/氮分析仪测定法,研究了生态系统的植被年净固碳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主要研究温带长白山沿湿地过渡带环境梯度顺序分布的4种天然沼泽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土壤和植被),这4种沼泽类型包括:白桦沼泽、毛赤杨沼泽、灌丛沼泽和草丛沼泽。并分析了这几种类型的沼泽沿过渡带水分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1)各个不同的沼泽植被碳储量分布((3.18±0.17)t/m~2~(54.04±23.76)t/m~2)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呈递增趋势,2种阔叶林沼泽显著高于草丛沼泽和灌丛沼泽15.9~16.0倍和9.3~9.4倍(P0.05)。(2)土壤碳储量为((459.67±7.11)t/hm~2~(824.5±50.79)t/hm~2)跟随过渡带环境梯度出现递减趋势,草丛沼泽显著高于2种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30.8%~79.4%(P<0.05),灌丛沼泽显著高于2种森林沼泽20.4%~37.1%(P<0.05),这表明沿过渡带环境梯度生态系统碳储量总体上也呈递减趋势,灌丛沼泽高于白桦沼泽23.8%(P0.05)。(4)植被年净固碳量((2.44±0.03)t/(hm~2·a)~(6.36±0.53)t/(hm~2·a))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呈现出阶梯式递增趋势,2种森林沼泽显著高于草丛沼泽与灌丛沼泽1.4~1.6倍和1.3~1.4倍(P<0.05),且高于中国陆地植被年均固碳量20%~30%及全球植被年均固碳量45%~55%。【结论】这表明森林沼泽湿地的固碳量远远高于陆地植被固碳量,故温带长白山2种阔叶林沼泽应属于高固碳湿地类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萍  曹会聪  冯仲科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东、西坡4个不同纬度带的8个样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特征.该研究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3门6纲21目67科,其中以革螨、辐螨、甲螨和节跳虫科为优势类群.东、西坡土壤动物区系比较结果为:西坡的个体数、类群数和稀有类群数均高于东坡,西坡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相对较为丰富.不同纬度4对样地的比较结果表明,处于高纬度的东坡塔河(d)和西坡满归(D)两样地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最小.群落特征指数的分析结果显示,西坡各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高于东坡;西坡的复杂性指数(Cj)变化与H基本一致,东坡Cj的变化趋势与H相反;群落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