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2)
2023(3499)
2022(3120)
2021(3056)
2020(2712)
2019(6371)
2018(6466)
2017(12771)
2016(6986)
2015(7839)
2014(7991)
2013(7725)
2012(6772)
2011(6214)
2010(6498)
2009(5698)
2008(5370)
2007(4722)
2006(4172)
2005(3556)
作者
(20307)
(16903)
(16735)
(16021)
(10747)
(8030)
(7543)
(6427)
(6270)
(6096)
(5996)
(5686)
(5601)
(5354)
(5132)
(5072)
(5050)
(5037)
(4993)
(4946)
(4200)
(4162)
(4130)
(3926)
(3834)
(3794)
(3719)
(3685)
(3423)
(3387)
学科
(29770)
经济(29752)
方法(17946)
管理(17690)
数学(15529)
(15297)
数学方法(15063)
(12663)
企业(12663)
(7007)
理论(6654)
(6171)
业经(6030)
环境(5667)
中国(5545)
农业(4827)
(4759)
地方(4729)
(4636)
贸易(4633)
(4490)
(4128)
(3819)
教学(3751)
资源(3669)
生态(3438)
技术(3306)
(3247)
(3200)
(3150)
机构
学院(99523)
大学(95518)
管理(39405)
(34544)
理学(34273)
理学院(33880)
经济(33723)
管理学(32779)
管理学院(32610)
研究(29714)
中国(22282)
科学(21634)
(20459)
(15893)
业大(15721)
(14939)
(14619)
(14410)
(13972)
研究所(13880)
师范(13809)
中心(13710)
北京(13038)
农业(12332)
财经(12065)
(11980)
技术(11831)
(11046)
师范大学(10962)
(10885)
基金
项目(69177)
科学(54130)
基金(49659)
研究(46517)
(43959)
国家(43669)
科学基金(37995)
(28863)
社会(28463)
自然(27099)
社会科(27087)
社会科学(27079)
自然科(26455)
基金项目(26453)
自然科学(26448)
自然科学基金(25953)
(23538)
资助(22775)
教育(22242)
编号(18416)
重点(15678)
(15020)
(13831)
(13811)
计划(13798)
科研(13663)
成果(13100)
课题(13050)
创新(12914)
大学(12390)
期刊
(36529)
经济(36529)
研究(22058)
学报(16007)
科学(15818)
中国(15498)
(14189)
管理(13684)
大学(12297)
学学(11891)
技术(10112)
(10063)
农业(10000)
教育(8977)
业经(7323)
(7164)
统计(7162)
(6542)
旅游(6542)
(6542)
(6463)
决策(5979)
经济研究(5751)
(5642)
资源(5596)
(5561)
金融(5561)
学刊(5267)
旅游学(5254)
游学(5254)
共检索到134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佳慧  李隆伟  王艳平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各媒体热议其降低了入境旅游规模,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借用旅游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和旅游者决策黑匣子模型分析雾霾天气与旅游的关系,雾霾通过降低旅游吸引物的拉力、增强旅游排斥物的斥力,来降低旅游者的效用,影响目的地入境旅游规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雾霾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模型,选取我国2005-2013年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证实了雾霾对入境旅游规模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固定效应回归结果:PM10、二氧化硫、烟尘都会降低入境旅游规模。其中,东部地区受雾霾的负面影响最大,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佳慧  李隆伟  王艳平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各媒体热议其降低了入境旅游规模,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借用旅游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和旅游者决策黑匣子模型分析雾霾天气与旅游的关系,雾霾通过降低旅游吸引物的拉力、增强旅游排斥物的斥力,来降低旅游者的效用,影响目的地入境旅游规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雾霾影响入境旅游规模的模型,选取我国2005-2013年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证实了雾霾对入境旅游规模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固定效应回归结果:PM10、二氧化硫、烟尘都会降低入境旅游规模。其中,东部地区受雾霾的负面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基本无影响。北方受PM10的负面影响较大,南方受二氧化硫和烟尘的负面影响较大。不同污染物的影响程度不同,仍呈现一致性。分位数回归结果:入境旅游人数较多和较少的地区受到雾霾的冲击更严重。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数量在入境旅游市场已基本达到饱和,应追求服务品质的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莉  陈修谦  
在对我国2004—2017年期间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研究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以及区域差异,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高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小规模区域以及低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大规模区域重叠特征;(2)雾霾污染已经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其中,PM_(10)的负向效应最显著,其次为NO_2,SO_2的影响相对较弱;(3)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负向影响大于西部地区,对北方地区的负向影响明显于南方地区。最后,提出改善雾霾污染以提升我国入境旅游吸引力和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冬  黄震方  黄睿  侯国林  曹芳东  
以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发展的典型区中国中东部为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函数、重心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实证了1998-2016年雾霾污染与城市入境旅游的时空动态关联。结果表明:时间层面,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均衡,雾霾污染是入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会对入境旅游的稳健性产生显著负向冲击,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冲击趋于缓和;空间层面,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北偏移,研究期间两者空间重叠性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整体上两者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模式以高—低和低—高集聚为主,雾霾对豫东、徽北和鄂中等地的入境旅游市场影响最为突出,且具有空间依赖性。本研究可为区域入境旅游业合理应对雾霾天气,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兵  孙若涵  
金融科技助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痛点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看,金融科技发展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利用2011—2020年银行分支机构数据、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数据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的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理距离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排斥,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地理排斥,但地理距离始终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大银行占比较高和银行竞争程度较高时以及在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中,金融科技发展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是金融科技得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地理排斥的关键所在。因此,应既加强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又优化银行物理网点布局,为促进金融资源服务中小企业和攻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赋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华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立法的进步,欧洲和北美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显著增加,大众旅游兴起,出现大规模跨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包富华  
本文基于位序规模理论,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位序规模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其首位分布特征明显,首位客源国在日本和韩国之间呈交替变化;各客源国之间的规模差异逐渐降低。根据我国入境商务旅游规模和位序的变化态势可将其分为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和衰退型四种形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依存度、旅游交通和汇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建议政府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多样化的商务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光勤  蒲康云  
基于2005—2018年21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的面板数据,文章讨论了来华留学生与入境旅游之间的关系,并从信任水平和贸易规模两个角度考察了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来华留学生对于不同旅游动机下的入境旅游影响呈现差异化结果;在作用机制方面,贸易规模和信任水平是来华留学生影响入境旅游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来华留学生,强化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增长的促进效应,以推动入境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宣国富  
应用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理论,通过构建描述省际旅游规模分布的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际入境旅游规模结构类型主要包括高级过渡型、中高级均衡型、中级过渡型、中级首位型、初级过渡型和初级首位型。各省区入境旅游规模结构以首位分布和过渡分布类型为主体,属于均衡分布类型的省区较少,规模结构的不均衡性显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城市职能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对入境旅游规模结构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包富华  
本文基于位序规模理论,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位序规模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稳定发展的阶段,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其首位分布特征明显,首位客源国在日本和韩国之间呈交替变化;各客源国之间的规模差异逐渐降低。根据我国入境商务旅游规模和位序的变化态势可将其分为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和衰退型四种形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依存度、旅游交通和汇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建议政府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多样化的商务旅游产品,并根据不同客源国的发展形态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好强  
本文依据公平理论,以社区参与旅游为背景,构建了旅游公平对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感和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公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地降低社区居民的社会排斥感和组织报复行为,并且,社会排斥感在旅游公平对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旅游景区或政府部门,只有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营造公平的旅游环境,才是实现旅游景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静  Philip L.PEARCE  吴必虎  Alastair M.MORRISON  
2013年以来,中国雾霾业已成为国际性议题。文章从旅游者感知的视角出发,探究雾霾对旅游的影响,设计了旅游者雾霾风险感知量表,并借助SEM模型验证了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和忠诚度间的结构关系,且在通过模型稳定性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均值结构模型比较了中、外旅游者的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及忠诚度水平。结果证实:旅游者对雾霾旅游损害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危害健康、破坏情绪、损害照片品质、降低景点吸引力和可游性等方面。雾霾风险感知会提升旅游风险感知的整体水平,并降低满意度;高旅游风险感知对满意度有负面影响;满意度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修岩  梁昌一  李松林  
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规模、位置以及可达性三个方面对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然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识别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其次,从功能、制度、文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最后,考察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对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雾霾污染的调节效应,即分析在不同的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下,多中心空间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够明显缓解雾霾污染。(2)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缓解雾霾污染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从功能、制度和文化一体化方面进行分析,结论仍然成立。这意味着加强城市群多中心体系的构建可以缓解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在单一中心城市而造成的雾霾污染,推动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能够进一步促进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减排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晶   徐玉冰  
伴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贸易领域加快渗透,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这必定给贸易参与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革。采用82个国家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可以显著降低贸易参与国的雾霾污染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雾霾污染小的经济体的污染降低作用显著,但对雾霾污染大的经济体雾霾污染降低的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数字贸易对雾霾污染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数字贸易对雾霾污染的作用不显著。无论是数字贸易出口还是数字贸易进口都会降低一个国家的雾霾污染水平。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降低雾霾污染,且这种影响机制会受到国家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的调节,即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了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