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0)
- 2023(18508)
- 2022(15868)
- 2021(14528)
- 2020(12476)
- 2019(28468)
- 2018(27957)
- 2017(53375)
- 2016(28817)
- 2015(32554)
- 2014(32524)
- 2013(31893)
- 2012(29595)
- 2011(26782)
- 2010(27042)
- 2009(25236)
- 2008(24758)
- 2007(22154)
- 2006(19436)
- 2005(17383)
- 学科
- 济(134629)
- 经济(134486)
- 管理(83626)
- 业(79333)
- 企(65478)
- 企业(65478)
- 方法(58751)
- 数学(51696)
- 数学方法(50945)
- 农(31962)
- 中国(31238)
- 财(31001)
- 贸(28910)
- 贸易(28893)
- 学(28080)
- 易(27998)
- 地方(27679)
- 业经(26435)
- 制(22024)
- 农业(21180)
- 务(19646)
- 财务(19582)
- 财务管理(19533)
- 理论(19449)
- 环境(19315)
- 融(18974)
- 金融(18970)
- 企业财务(18302)
- 银(18261)
- 和(18238)
- 机构
- 大学(423552)
- 学院(422472)
- 济(181667)
- 经济(178163)
- 管理(160333)
- 研究(147792)
- 理学(138506)
- 理学院(136920)
- 管理学(134160)
- 管理学院(133410)
- 中国(110363)
- 科学(91364)
- 京(89167)
- 财(79834)
- 农(77022)
- 所(76284)
- 研究所(69453)
- 中心(67217)
- 业大(66553)
- 财经(64176)
- 江(63081)
- 农业(61055)
- 经(58225)
- 经济学(56321)
- 北京(55854)
- 院(53014)
- 范(52522)
- 师范(51806)
- 经济学院(50659)
- 州(49517)
- 基金
- 项目(284543)
- 科学(222581)
- 基金(208142)
- 研究(198252)
- 家(185674)
- 国家(183972)
- 科学基金(156082)
- 社会(126270)
- 社会科(119810)
- 社会科学(119774)
- 省(110653)
- 基金项目(109160)
- 自然(104478)
- 自然科(102136)
- 自然科学(102102)
- 自然科学基金(100276)
- 划(94035)
- 教育(91651)
- 资助(86940)
- 编号(77560)
- 重点(64939)
- 部(62536)
- 成果(61918)
- 发(61372)
- 创(59065)
- 科研(55650)
- 创新(55314)
- 计划(54081)
- 课题(54001)
- 教育部(53183)
- 期刊
- 济(198208)
- 经济(198208)
- 研究(120435)
- 中国(79460)
- 学报(73428)
- 农(68615)
- 科学(65453)
- 财(63163)
- 管理(60219)
- 大学(54792)
- 学学(52285)
- 农业(46171)
- 教育(37770)
- 融(37581)
- 金融(37581)
- 技术(37371)
- 经济研究(33381)
- 财经(32419)
- 业经(29983)
- 经(27997)
- 问题(26291)
- 业(25782)
- 贸(24918)
- 统计(22873)
- 技术经济(22259)
- 国际(22221)
- 版(21176)
- 策(20568)
- 世界(19822)
- 商业(19572)
共检索到627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祥
本文旨在研究排放权贸易市场规模由不存在排放权贸易到全球排放权贸易逐步扩大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首先,我们研究了在不存在排放权贸易方案下,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国内减排行动来实现《京都议定书》为其设定的减排目标的情况。最终,我们把排放权贸易市场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从而形成全球排放权贸易。我们的结果表明,随着排放权贸易市场的扩大,经合组织总体受益也随之提高。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发展中国家本身也从排放权贸易市场的扩大中受益匪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晖 蒋辰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家文化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利用中国与31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9年的贸易数据,引入Hofstede的国家文化维度建立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贸易存在双重影响,作为整体变量,它对中国对外贸易有负面影响,作为组合变量,权力距离等几个维度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正面影响;此外,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安 魏龙
本文利用2000-2011年我国对18个国家和地区的稀土出口贸易数据,在The Heritage Foundation公布的IEF基础上,引入制度距离建立中国稀土出口的引力模型,研究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及产生的效应所以不同:在Freedom from Corruption和Fiscal Freedom上的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具有正面影响,而在Business Freedom和Trade Freedom上的制度距离具有负面影响。此外,本文通过测算出口潜力指数,得到中国对日本等主要稀土消费国的稀土出口处于"过度贸易"状态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东 邓丹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针对全球供应链的研究不断深化,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促进本国产业发展成为各国越来越关注的论题,其中与运输成本密切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各国投资的重点。本文利用31个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1990-2008年双边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引入各类物流基础设施指标和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指数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就物流基础设施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影响;港口、航空和公路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但铁路基础设施的影响仅部分有效。代表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水平的物流设施综合指数,在消除贸易障碍、增强国家出口贸易竞争力方面成效显著...
关键词:
物流基础设施 运输成本 扩展的引力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云飞 梁巧梅 魏一鸣
减排成本是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考虑到能源价格是影响减排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将中国的能源定价机制引入到所构建的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模型(CEEPA);运用改进的CEE-PA模型模拟中国不同能源定价机制情景下的边际减排成本;对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边际减排成本对电力和成品油的定价方式是比较敏感的,放开这两种能源的定价特别是电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能推动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有效降低。不同能源的国际价格对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呈现很大的不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下降对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具有对称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斐 庄起善
本文主要分析东亚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强度对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的影响。通过模型参数估计,我们发现双边贸易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两国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的提升,也就是说,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并不一定导致该区域内宏观经济波动的同步运动。这种结果的一个可能性的原因就是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贸易,而不是产业内贸易,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宏观经济波动的分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超超
在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紧密和产业分工更加细化的今天,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组织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工贸易深化转型意见,以此来应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发展模式入手,在综合对比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中国海关总署1995-2012年月度加工贸易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我国本土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 进料加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曲智 杨碧琴 段华友
一、引言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两国期间,分别在向两国进行的讲话当中,着重进行了关于"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的发展战略的倡议。如今,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出口遭遇疲软、实体经济有待转型。在这关键的时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国际产能合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明辉 祁春节
基于SITC,Rev.3的3位贸易编码,采用GL指数和RCA指数,研究了2000—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产业内贸易和比较优势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但不稳定;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速度较为滞缓,进口结构高度集中;中国对蒙俄和东盟依赖程度较大;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但这种发展空间是非对称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楠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的诸多方面有正面的影响。文章选取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2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2002-2011年的观测样本,实证考察外向型FDI对母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不管是在发达国家样本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样本,在控制了外向型FDI的内生性之后,外向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对母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外向型FDI 对外贸易 广义矩估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广青 杜海鹏
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变化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汇改前后的差异。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了自贸区2的成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及波动增加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远小于升值的影响;我国同其它国家成立自贸区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汇改前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动力。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汇率 汇改 自贸区 出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李静 闫津臣 罗茜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国民整体福利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提升。本文分析了全球化对国民整体福利水平的影响机制,探究全球化和福利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利用18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的福利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呈现一致性趋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全球化进程推动了技术进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这两条机制路径提升了福利水平。(3)全球化的推进与人口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而人口规模和福利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U型关系。(4)国际组织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全球化力量有利于区域组织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国际政治变动会引发全球化的逆向选择。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加快推进全球化,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光南 陈坤铭 杨书菲
基于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及相关地区关税校准,本文分析了《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早期收获"和"全面实施"两种降税安排对两岸三地的经贸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早期收获计划将对大陆的贸易余额和贸易条件产生负面冲击,但长期动态条件下将显著促进两岸贸易、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ECFA全面实施的影响幅度大于早期收获计划;台湾地区的改善幅度大于大陆,香港地区作为两岸贸易中转港的地位显著减弱;ECFA对各产业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ECFA 台湾 GTAP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力波 钱浩祺 汤维祺
微观企业面对减排约束时的行为选择对于减排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导致不确定性条件下数量控制与价格控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出现差异。本文将这一机制的理论模型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中国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省市从2007年至2020年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并就其对温室气体控排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政策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一方面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斜率会随着减排行动的推进而逐渐增大,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拐点并进一步上翘,且不同省市其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上翘的幅度以及出现拐点的位置均存在差异。由于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数量政策更适用于边际减排成本较为平缓的情况,中国各省市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动态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候杰 柳春辉
基于2012—2021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数据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数据,构建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一方面,数字贸易发展能够直接提高国家(地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发挥中介效应,而数字贸易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均衡化进一步提升国家(地区)创新能力。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不同收入、不同贸易开放度的国家(地区),其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同,在高收入、高贸易开放度的国家(地区),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数字化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衡化发展,加大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开放力度、激发数字贸易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