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2)
2023(12848)
2022(11140)
2021(10249)
2020(8492)
2019(19270)
2018(19109)
2017(36777)
2016(20267)
2015(22328)
2014(22061)
2013(21997)
2012(20026)
2011(18160)
2010(17634)
2009(15641)
2008(14960)
2007(12720)
2006(10875)
2005(9223)
作者
(60204)
(49901)
(49552)
(46998)
(31589)
(24079)
(22300)
(19866)
(19031)
(17550)
(17029)
(16731)
(15658)
(15616)
(15453)
(15323)
(15224)
(14937)
(14243)
(14081)
(12781)
(12048)
(11831)
(11343)
(11294)
(11078)
(10958)
(10837)
(10107)
(9952)
学科
(76687)
经济(76605)
管理(58400)
(53485)
(44303)
企业(44303)
方法(37383)
数学(32536)
数学方法(32201)
(20328)
(20103)
中国(19025)
(18757)
业经(16987)
环境(16797)
地方(14947)
(14833)
贸易(14829)
(14386)
农业(13831)
(13381)
技术(12615)
理论(12609)
(12320)
(12229)
财务(12169)
财务管理(12154)
(12020)
企业财务(11510)
(10555)
机构
大学(285386)
学院(282507)
管理(113955)
(108058)
经济(105794)
理学(100544)
理学院(99415)
管理学(97633)
管理学院(97166)
研究(94903)
中国(67053)
科学(63462)
(60335)
(53071)
业大(49352)
(48332)
(45931)
研究所(44962)
中心(42294)
农业(42240)
(38429)
财经(38279)
北京(37573)
(36558)
师范(36085)
(34965)
(34396)
经济学(31503)
(31326)
经济管理(29873)
基金
项目(206026)
科学(160333)
基金(149593)
研究(143566)
(133332)
国家(132274)
科学基金(112379)
社会(89356)
社会科(84690)
社会科学(84666)
基金项目(81116)
(80936)
自然(76653)
自然科(74812)
自然科学(74790)
自然科学基金(73421)
(69004)
教育(64867)
资助(60673)
编号(57336)
重点(46168)
(44285)
成果(44177)
(43510)
(43050)
科研(40513)
创新(40169)
计划(40011)
课题(38806)
大学(37461)
期刊
(109870)
经济(109870)
研究(77765)
学报(53816)
中国(46955)
(46752)
科学(46500)
大学(39205)
管理(38970)
学学(37204)
农业(32606)
(32410)
教育(27888)
技术(21796)
(18974)
金融(18974)
业经(18848)
经济研究(17945)
财经(17361)
(16673)
科技(16253)
图书(15034)
业大(14738)
(14711)
(14380)
问题(14301)
理论(13624)
资源(13269)
技术经济(12948)
林业(12638)
共检索到386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叶  何慧  陈俊君  
低碳经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碳排放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问题之一更加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本文分别从国家、省域、城市和家庭层面回顾影响碳排放因素的相关文献,从国家和省域层面、交通领域层面和产品层面分析碳足迹的现有研究和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璇  倪晋仁  毛小苓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活动必须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阈值范围之内。传统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存在着考虑不全面、计算复杂、可操作性差等不足 ,因而有必要从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出发对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生态足迹提出于 2 0世纪 90年代 ,是一种新颖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 ,它计算简明 ,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迄今为止 ,人们已在不同尺度上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并评述了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最后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张卫峰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_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蕾嫣  张白玲  
碳排放权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低碳经济理念已渗入各个领域,与此相适应的新学科分支——碳排放会计也因此应运而生。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碳排放会计的定义、碳排放会计的不确定性、以及碳排放会计报告与鉴证问题三个方面,对当前碳排放会计研究状况进行评析,并提出碳排放会计实施的相应观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恒煜  胡根华  
学术界普遍认为,碳排放交易机制是碳排放减排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碳排放交易市场制度设计与碳金融市场方面。市场的分配与运行效率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的关键,而碳金融市场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价格特征则是稳定碳排放市场、发展低碳经济、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未来研究需在碳金融市场产品及其衍生品价格、碳金融市场与其它市场之间的关系方面作进一步探讨。另外,碳金融市场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定价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些研究,有利于建立我国的碳排放交易所,提升碳排放交易的效率,并充分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有利于充分优化配置碳资源,提升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定价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选民  王晓菲  
本文从碳排放会计的基本内涵与实质以及面临的挑战入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主要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着重分析碳排放权的分配方式和碳排放权的会计与计量,对碳排放会计的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未来我国碳排放会计研究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运功  汪冬冬  林逢春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碳足迹从1995年的1.05 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1.36 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1995-2006年各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分配率均以煤炭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且煤炭利用的碳足迹分配率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凤岩  雷涯邻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能源被大量使用,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能源碳排放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文章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就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会  王凤葵  张颖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欧洲31个征收碳税国家实施碳税政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税的实施有利于碳的减排,碳税的实施并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森林碳汇也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森林蓄积的增加能够有效地递减碳排放。对比欧洲经验,文章指出了欧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传明  
在全面采集国内外碳足迹研究文献基础上,改进共词聚类法,结合专家意见法,将其提炼为4个一级研究主题和13个二级研究主题。借助h-b指数法梳理研究文献,系统解析研究冷热点。进而依照研究主题进行文献归类综述,从碳足迹概念内涵研究、碳足迹计算方法和碳足迹研究尺度等方面分析现有研究问题,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  荣培君  杨群涛  李旭  宁晓菊  
城市化是全球发展的趋势,而城市化进程对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全面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碳排放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从中看出:国内外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市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及微观因素,以及城市化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除基础的IPAT模型、STIRPAT模型之外,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指数分解、结构分解、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等方法也广泛应用。总体而言,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因素,目前的研究已逐渐深入、研究方法也多有创新,但仍需丰富研究视角、完善研究体系,更好地为城市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低碳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菁  
文章利用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1997~2010年工业化阶段投资、工业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认为投资是影响碳排放规模的最主要因素,中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受投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环境压力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为明显,技术要素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来加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元明  周少甫  
分析碳排放情况,本文发现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密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碳排放密度存在明显的空间群集效应。基于LMDI方法分解,发现人均产出起拉动作用,而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则主要是抑制作用。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发现人均总产出水平、单位产出的化石能源消耗量、煤炭消费占比均对碳排放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建议:大力发展便捷的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减轻交通对大城市碳排放的压力;通过改变能源结构,通过电力能源生产外迁等方式降低排放密度超高的地区碳排放压力、开发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高排放能源消费占比;对高能耗产业逐步实施"产能总量控制——限制出口——进口替代"路径的产业优化措施,逐步减轻"输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德珩  罗丽姿  
城市扩张与城市转型交织体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碳排放对城市的外部约束,城市规模的控制与城市结构的调整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文章通过对城市扩张与转型对碳排放影响机制的梳理,利用模型计算了重庆市直辖以来的城市扩张与转型程度和碳排放量,并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城市扩张转型对碳排放的中短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利花  吉敏全  
科学考察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碳减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利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2002—2016年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表示)、交通自身影响(客、货运周转量)、技术进步(以能源强度表示)、城市化率和私人汽车拥有量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岭回归模拟结果可知,各影响因素与交通碳排放总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城市化率>能源强度>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人均GDP>私人汽车拥有量。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基准情景和6种减排情景,预测了青海交通未来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青海交通碳减排的重点是提高技术水平,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交通碳排放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