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6)
- 2023(2756)
- 2022(2321)
- 2021(2179)
- 2020(1952)
- 2019(4260)
- 2018(4095)
- 2017(7175)
- 2016(4252)
- 2015(4694)
- 2014(4508)
- 2013(4622)
- 2012(4562)
- 2011(4273)
- 2010(4251)
- 2009(4047)
- 2008(3940)
- 2007(3659)
- 2006(3303)
- 2005(3071)
- 学科
- 济(14252)
- 经济(14232)
- 学(11579)
- 管理(7699)
- 业(7023)
- 企(5683)
- 企业(5683)
- 方法(5456)
- 数学(4385)
- 数学方法(4288)
- 中国(3826)
- 农(3314)
- 理论(3302)
- 经济学(3001)
- 财(2932)
- 教育(2717)
- 和(2565)
- 制(2517)
- 业经(2512)
- 水产(2410)
- 农业(2223)
- 及其(2215)
- 贸(2135)
- 贸易(2133)
- 易(2062)
- 融(2041)
- 金融(2039)
- 动物(2009)
- 银(1926)
- 技术(1913)
- 机构
- 大学(67546)
- 学院(63820)
- 研究(31011)
- 科学(24543)
- 农(23039)
- 中国(20799)
- 济(20339)
- 经济(19826)
- 农业(18932)
- 所(18910)
- 研究所(17731)
- 业大(16823)
- 管理(16687)
- 京(16224)
- 理学(13818)
- 理学院(13524)
- 管理学(12908)
- 管理学院(12817)
- 中心(12635)
- 室(12435)
- 农业大学(12105)
- 省(12087)
- 实验(11575)
- 院(11317)
- 实验室(11118)
- 江(10874)
- 业(10694)
- 重点(10614)
- 北京(10393)
- 科学院(10333)
- 基金
- 项目(45778)
- 科学(32626)
- 家(32510)
- 国家(32288)
- 基金(31643)
- 研究(24749)
- 科学基金(24064)
- 自然(19213)
- 自然科(18691)
- 自然科学(18677)
- 自然科学基金(18356)
- 省(18308)
- 划(16977)
- 基金项目(15930)
- 资助(14155)
- 社会(12880)
- 科技(12761)
- 计划(12759)
- 社会科(11937)
- 社会科学(11929)
- 重点(11761)
- 教育(11495)
- 专项(9916)
- 发(9915)
- 科研(9781)
- 农(9226)
- 创(9117)
- 部(8992)
- 业(8822)
- 创新(8685)
共检索到101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岳炎 胡超宗 田荆祥 金爱武 蔡清华
掌叶覆盆子和蓬是悬钩子属植物。本文报道这两种植物的当年生新梢生长、2年生茎的发育、枝叶生长动态、开花结果规律、根系生长及其与气温的关系。
关键词:
悬钩子属 生物节律 生长习性 经济植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长清 邵小明 祝天才 邹国辉
为解决掌叶覆盆子枝条杆插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以获得高效的人工沙培育苗技术采用掌叶覆盆子的根插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1)保留须根的数量对根插效果无明显影响;2 )长度为2 0cm、根径0. 4cm以上的根插条在出芽率、出土时间和成活率上的综合表现良好;3)埋根深度以5cm为宜;4 )插条以5 0 μg/ gABT 1生根粉浸泡0 5和1h使生根率分别提高了17. 4 %和18 .4 % ,但不定芽成活率分别减少了2 9%和2 6 % ,降低了繁殖系数;5 )全年皆可取材进行扦插,冬末春初为最佳时期。
关键词:
掌叶覆盆子 无性繁殖 根插条 扦插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田荆祥 胡超宗 仲山民 方金凤
对引种栽培的野生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在植株性状、结实率、果实大小、单株产量等方面个体间差异极大。其中浅宽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均明显优于深狭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作者认为掌叶覆盆子适合驯化栽培,野生种群有很大的选优潜力。
关键词:
悬钩子属 栽培 经济性状 经济植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应宇鑫 陈俊宇 姚玲窕 许张婷 俞振明 开国银
【目的】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植物类黄酮合成的关键酶。研究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RcF3H基因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可为进一步探究RcF3H在掌叶覆盆子类黄酮物质积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在掌叶覆盆子中克隆RcF3H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理化性质、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检测RcF3H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果实生长时期以及在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下的表达水平。【结果】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2-ODD)家族基因RcF3H位于第一条染色体,片段长度为1 098 bp,由1个外显子构成,共编码了365个氨基酸。RcF3H属于亲水性稳定蛋白,亚细胞预测定位在细胞质上。RcF3H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与插田泡Rubus coreanus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双子叶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RcF3H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功能集中于响应激素和应对胁迫等方面。RcF3H基因在掌叶覆盆子果实中表达量较高,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RcF3H基因表达变化与类黄酮物质在掌叶覆盆子果实中积累规律一致,并在100μmol·L-1 MeJA处理下表达量上升,推测其是促进类黄酮合成的关键酶。【结论】RcF3H响应外源MeJA刺激,并可能作为掌叶覆盆子类黄酮生物合成的正向调节因子,影响类黄酮的积累。图8表2参28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金爱武 田荆祥 翁益明
本文报道德国覆盆子在引种地浙江的当年生新梢生长、2年生茎的发育、枝叶生长动态、开花结果和根系生长规律。作者认为,引种栽培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向阳地,在植株各生长发育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栽培的关键在于防止炎热干燥和积水环境。
关键词:
覆盆子 引种 生长习性,杭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鹏华 刘宝生 冯友仁 尹鸿刚 张素芬 许静杨 刘家褀
杨黑点叶蜂(PristiPhora conjugata Dahlb.)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是杨树人工林及苗圃猖獗发生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延边大学教学试验基地8 9年生"三北一号"人工杨树林遭到该虫严重危害,受害株率达100%,受害叶片仅剩叶柄,被害严重的杨树整株叶片全部被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邵小根 邱永华 张发根
水竹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笋用竹种。对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水竹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 水竹笋期为4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 其中5 月3 日至5 月30日为出笋高峰期,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末期延续时间较长,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壮, 根据秆形生长和枝叶生长特性, 应在出笋盛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留养新竹04 ~05 万株·h m - 2·a - 1 , 使竹林密度保持在20 万株·h m - 2 。参2
关键词:
水竹 生物学特性 竹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雪玲 谢美华 杨海艳 陈华红 闫俊梅 王振吉 范树国
从高山榕发生叶枯病的病叶上分离到一株真菌,菌株编号记为CX0021D4。利用传统的形态学观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依据其形态特点与培养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为丝孢纲(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层生镰孢菌。该菌对营养要求不高,碳源和氮源均能利用,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该菌对温度和p H值的适应范围均较广,25~28℃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8~30℃之间孢子萌发率最高;适宜孢子萌发的p H值为7.0~8.0,弱碱性更利于孢子萌发;有无光...
关键词:
高山榕 叶枯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廉秀荣
研究发现珙桐除具2苞片外,还有3个和4个苞片的珙桐,这可能比其已被公认的变种──光叶珙桐更具有分类和研究价值。栽植在郑州的珙桐于1993年春已开花,说明珙桐可以人工栽培,并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造林事业中。
关键词:
珙桐,植物历史,植物形态,生物学特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丽青 杨爱国 刘志鸿 吴彪 程鹏 王华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结合全光谱扫描分析方法,对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精子及卵子的受精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包括精卵产出后形态学变化、卵水的特性、精子顶体反应、卵子皮层反应以及精子分级分离组分对卵子的作用5个方面。结果表明,这两种扇贝精卵生物学特性没有本质的区别,扇贝精子排入海水中10min以内,外形没有太大的变化,但30min以后约有1/4的精子出现头部膨大变成圆球形的现象,受精能力明显下降;扇贝卵子产入海水中1h以内受精能力没有变化,但2h以后,约1/3的卵子出现卵裂现象,未见极体的排放,且卵裂多停止在2细胞期,少数达到4细胞期,基本属于均等卵裂,并失去受精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王于荣 郑永祥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林玉 杨海艳 王馨 杨斌 董志渊 杨丽英 李绍平
对藿香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和pH值范围均较广;25~32℃菌丝生长良好,速度快,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6.0~7.0,弱酸性更利于孢子萌发;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但是光照有利于分子孢子萌发。供试的杀菌剂中以代森锰锌和扑海因的抑菌效果最好。
关键词:
藿香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国兰 时向阳 郑铁民 孔黎黎 董西良 黄文秀
1987~1989年连续3年观察了雪松叶枯病的症状特点,分离培养出致病的病原菌,根据其分生孢子形态,鉴定为柳杉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Cryptomeriae(Cooke)Sun.]该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为98%~100%。pH值为4~6。在10%雪松汁液中萌发率最高。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查彼氏、麦芽糖上生长较好,在甘露糖、黄豆培养基上生长一般,在乳糖上生长差。
关键词:
雪松叶枯病,柳杉拟盘多毛孢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云 廖博儒 范义荣 吴学敏
Red-leaf Hydrangea strigosa is an infrequence color-leaf flowery frutex.The introduction and propagation experiments of cuttings,seedlings and seeds of wild Hydrangea strigosa were carried out in Linan based on intensive observation of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Hydrangea strigosa for 2 years.The resu...
关键词:
腊莲绣球 引种繁殖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秋 葛礼姣 仇亮 翟彩娇 王广达 宋益民 程玉静
从发病严重田块采集蘘荷叶枯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代表性致病菌株RH–1,对RH–1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和TEF–1α系统发育树,鉴定该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分别在温度(5、10、15、20、25、30、35℃)、pH(4、5、6、7、8、9、10)和光照时间(连续光照、连续黑暗、12h光照/12 h黑暗、24 h光照/24 h黑暗)条件下用PDA培养基培养RH–1,结果在30℃、pH 9和连续光照下菌丝生长较快。分别用葡萄糖、α–乳糖和麦芽糖以及酵母膏、牛肉膏、(NH4)_2SO_4、NH_4Cl、蛋白胨和NH_2CH_2COOH等量替代Czapek基础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发现菌丝生长的较适碳源为葡萄糖或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或蛋白胨。将RH–1分别接种于红蘘荷和绿蘘荷,发现绿蘘荷的抗病性强于红蘘荷的。
关键词:
蘘荷 病原菌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