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9)
2023(8605)
2022(6584)
2021(5755)
2020(4672)
2019(10093)
2018(10012)
2017(18601)
2016(10412)
2015(11288)
2014(11270)
2013(10638)
2012(9376)
2011(8141)
2010(7899)
2009(7452)
2008(7387)
2007(6501)
2006(5619)
2005(5071)
作者
(32727)
(27360)
(27323)
(25643)
(17158)
(13192)
(11999)
(10853)
(10458)
(9520)
(9399)
(9043)
(8937)
(8509)
(8494)
(8458)
(8337)
(8146)
(7851)
(7817)
(7038)
(6778)
(6603)
(6276)
(6232)
(6027)
(6023)
(6009)
(5597)
(5547)
学科
(40568)
经济(40520)
管理(30014)
(29812)
(23098)
企业(23098)
方法(16154)
数学(14050)
数学方法(13939)
(13455)
中国(12894)
(11276)
业经(10814)
(9470)
农业(9303)
(8342)
贸易(8338)
(8119)
地方(7680)
(7596)
(7390)
财务(7372)
财务管理(7364)
企业财务(7020)
产业(6848)
技术(6834)
(6528)
环境(6460)
(6384)
银行(6337)
机构
大学(147922)
学院(147812)
(58290)
经济(57242)
管理(54363)
研究(52597)
理学(47737)
理学院(47180)
管理学(46216)
管理学院(45986)
中国(37995)
科学(35939)
(35910)
(31210)
业大(29148)
农业(28695)
(28208)
研究所(26086)
(25338)
中心(23165)
(22117)
财经(20686)
农业大学(19376)
北京(18914)
(18862)
(18741)
(18178)
经济学(17962)
师范(17826)
(17423)
基金
项目(106785)
科学(83277)
基金(78429)
(72261)
国家(71654)
研究(69973)
科学基金(60130)
社会(46092)
社会科(43751)
社会科学(43738)
(42220)
基金项目(41924)
自然(40916)
自然科(40024)
自然科学(40008)
自然科学基金(39322)
(35956)
教育(31403)
资助(30417)
编号(26048)
重点(24494)
(23013)
(22474)
(22265)
计划(22103)
科研(21144)
创新(21102)
(20311)
国家社会(20001)
科技(19828)
期刊
(59998)
经济(59998)
研究(38791)
学报(33628)
(32915)
科学(27725)
中国(27684)
大学(24222)
学学(23303)
农业(21993)
(20023)
管理(18696)
教育(12063)
(11850)
(11805)
金融(11805)
业经(10879)
经济研究(10743)
技术(10342)
业大(10031)
财经(9960)
(9387)
问题(8632)
农业大学(8573)
(8513)
科技(8243)
商业(7136)
(6655)
技术经济(6651)
资源(6387)
共检索到209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佘文琴  赵晓玲  潘东明  
以琯溪蜜柚未授粉的自交果和授粉的杂交果果皮为材料,研究果实粒化过程中授粉处理对果皮细胞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自交果汁胞粒化指数和果皮相对电渗率逐渐上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逐渐积累,同时保持在较高水平;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则较低.相反,杂交果的汁胞粒化指数随着果实成熟变化不大,在果实成熟粒化过程中,其果皮相对电渗率较低,维持较低的POD、CAT酶活性和MDA含量,保持较高的AsA和GSH含量.因此,授粉处理能减轻琯溪蜜柚果实汁胞粒化;较大的果皮相对电渗率、较高的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佘文琴  潘东明  林河通  
【目的】探讨琯溪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cv.Guanximiyou]果实成熟过程中汁胞粒化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方法】以易发生汁胞粒化的老龄树和不易发生汁胞粒化的适龄树的琯溪蜜柚果实为材料,研究成熟过程中果实汁胞MDA、H2O2、木质素含量,活性氧清除酶(POD、SOD、CAT)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不易发生粒化的适龄树果实相比,易发生汁胞粒化的老龄树果实汁胞成熟过程中,汁胞粒化指数、H2O2、MDA和木质素含量增加,AsA和GSH含量减少,SOD活性前期减少后期增加,CAT活性增加,POD活性显著增加。【结论】琯溪蜜柚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绍华  龙春瑞  李进学  高俊燕  彭抒昂  王自然  赵俊  寸待泽  李晶  周东果  张金智  岳建强  
为探明琯溪蜜柚花粉授粉对水晶蜜柚的直感效应,以琯溪蜜柚花粉为父本对水晶蜜柚进行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并从授粉后果实坐果率、果实生长速率及果实理化性状三方面研究授粉对水晶蜜柚的直感效应。结果显示:1)人工授粉显著提高了水晶蜜柚的坐果率,坐果率提高了37.80%;2)人工授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增长速率,降低了果实果形指数、果基长度及果基长与果实纵径的比值;3)人工授粉显著改变了果实中心柱形态和中心柱宽度,人工授粉果实中心柱形态为实心,自然授粉果实中心柱形态为空心,人工授粉果实上部、中部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腾飞  潘东明  姜翠翠  陈桂信  郭志雄  
【目的】构建琯溪蜜柚BAC文库,利用该文库筛选与汁胞粒化相关的基因。【方法】用温和的物理方法获得高分子量DNA,部分酶切后进行回收、连接、转化,超低温保存阳性克隆。构建DNA样品混合样,PCR法筛选文库,生物信息学分析DNA序列。【结果】改进了适合琯溪蜜柚BAC文库构建的方法;构建的琯溪蜜柚BAC文库含有26112个单克隆,空载率小于1%,叶绿体DNA的污染率不超过1%,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大约120kb,覆盖8倍的琯溪蜜柚基因组。利用与琯溪蜜柚汁胞粒化相关的EST序列设计PCR引物筛选文库,得到一段大小为1088 bp的DNA序列,该序列含有两段大小分别为122bp和172bp的内含子,经同源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蓝炎阳  高剑龙  曾润颖  王少峰  
以琯溪蜜柚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海藻寡糖浸泡处理采收后的果实,并在6±1℃冷库贮藏,在不同贮藏时间后,测定琯溪蜜柚的好果率、总糖、有机酸、木质素、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等指标.结果表明,琯溪蜜柚在6±1℃冷库中贮藏120 d,海藻寡糖涂膜处理组的好果率均高于对照组,160和120 mg·L-1海藻寡糖处理组的好果率分别为94%和90%,而对照组的好果率为67%.经海藻寡糖处理后,可减少果实总糖、有机酸、木质素、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损耗,提高果实贮藏后的硬度,延长蜜柚的保鲜期和货架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平  吕柳新  薛勇彪  曾黎辉  黄代青  肖华山  
用荧光显微技术对王官溪蜜柚 (Citrusgrandis cv.Guanximiyou)和度尾蜜柚 (Citrusgrandiscv.Duweimiyou)自交和互交亲和性进行了观察 .发现两品种自交和互交花粉在柱头上都萌发正常 .自交花粉管进入柱头组织后 ,大部分在伸长过程出现破裂 ,伴随有内容物渗出 ,在花柱道内缘有胼胝质出现 ,但仍有部分花粉管能正常生长进入子房 ,并从胚柄处进入胚珠 ,在珠心组织里 ,观察到胼胝质的积累 ,其中大多数王官溪蜜柚和少数度尾蜜柚胚珠的胚囊位置出现强烈的荧光亮点 .而互交的胚珠中没有观察到这些现象 .由此可见 ,两品种的自交组合在花粉管进入柱头组织 ,直至进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兴煌  郑明锋  陈慧斌  王则金  
在3 mg.kg-1臭氧中处理20 m in后贮藏于13℃的冷库中,并采用气调包装(MAP)(气体组成:5%O2+95%N2),可以使柚子果肉贮藏期延长到30 d;当包装容器中O2含量下降到5%以下时,O2含量对菌落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采用5%O2+95%N2的气体组成进行MAP,可较好地贮藏鲜切柚子果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凤林  郭志雄  林琳  马传营  潘东明  
以琯溪蜜柚汁胞为材料,采用cDNA克隆方法进行Beta-tubulin cDNA的克隆和表达.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果肉Beta-tubulin cDNA全长1636 bp,有完整的阅读框,编码444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60 bp,3′非翻译区243 bp(不包含终止密码子TAA),其中包括1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AATAAA以及1个含21个腺苷酸的poly(A)尾.由琯溪蜜柚果肉Beta-tubulin 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大豆(Glycine max)、杨属植物(Populus)等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6%、85%、84%等.通过构建重组质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沁怡  王标  赵建文  吴建峰  曹亦润  杨先有  夏国华  王正加  黄坚钦  胡渊渊  
【目的】研究授不同花粉的山核桃果实发育期间外果皮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探讨花粉授粉对山核桃外果皮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其与果实干物质形成的关系,初步揭示花粉直感使山核桃果实增大的光合生理机制,为探寻进一步提高山核桃产量的技术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2种授粉组合[山核桃×山核桃(hp)和山核桃×薄壳山核桃(pp)],于授粉后不同天数测定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实的光合面积、干质量、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1)薄壳山核桃花粉(pp)授粉的山核桃果实显著大于山核桃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杰山  沈火林  井玉芳  杨辉  孙秀波  于岩  
选用2个不同硬度的辣椒品系,在果实成熟的不同时期测定其果肉硬度变化,并测定了与硬度相关的原果胶、果胶和纤维素的含量以及促进细胞壁物质分解的PME,PG,纤维素酶和β_半乳糖苷酶等水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果实硬度在转色期最大,随着果实成熟,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从转色期开始基本呈下降趋势,从幼果期到转色期PME酶的活性呈上升趋势,529品系酶活性在转色期达到最大,585品系在绿熟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2个品系的PG酶活性不断上升并在红熟期达到最大值。纤维素酶的活性也呈上升趋势并在转色期达到最大值。2个品系的半乳糖苷酶活性在红熟期达到最大值。辣椒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其硬度的变化与果胶、纤维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洁  范武波  李端奇  赵红霞  徐建欣  安东升  
【目的】研究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对温室草莓生长动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规范草莓蜜蜂授粉管理措施和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区域,观测草莓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落果波相及座果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和总酸等营养指标含量。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果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区域(P0.05,下同),第2次落果期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的落果率显著低于人工授粉区域。除总酸含量外,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畸形果率均以蜜蜂授粉区域果实的品质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狄明慧  张红艳  李登朝  谭碧玲  谢宗周  
以湖北省建始县的地方柑橘品种玉皇柚为试材,比较不同采收时期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确定最佳采收期;并比较花后240 d无籽类型和有籽类型果实外观及风味物质的差异,以期为玉皇柚的采收以及生产上无籽和有籽的取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花后240 d时采收的果实果皮着色程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有籽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为14.62,此时采收的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最佳,花后222 d时采收品质次之;而无籽果花后222 d时采收最佳,最高固酸比为14.55。花后240 d有籽果Vc含量(有籽类型35.98mg/100 g,无籽类型31.77 mg/100 g)及以大根香叶烯D为主的挥发性物质含量也更高。结果表明适时采收和授粉可以优化玉皇柚的果实品质,可通过科学采收和提高授粉率来提升果园收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仁  张韵  张启香  王正加  夏国华  黄坚钦  胡渊渊  
【目的】探讨采用薄壳山核桃花粉授粉增强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分子机理,为花粉直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山核桃花粉(记为hp)和薄壳山核桃花粉(记为pp)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为研究材料,在山核桃果实快速膨大期(授粉后65天,65DAP),对不同花粉授粉后山核桃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叶绿素合成、光反应、碳同化等通路的基因富集分析,结合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筛选出增强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相关基因。【结果】65DAP时,pp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分别是hp授粉的1.31倍(P=0.047)、1.12倍(P=0.000 43)、1.65倍(P=0.036)和1.23倍(P=0.001 3)。转录组测序共产生32 908条scaffolds,并从1 894个差异基因(P1.5倍)中筛选出66个与山核桃果皮光合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叶绿素合成通路及光合固碳途径中,其中叶绿素合成途径中镁螯合酶编码基因(CHLH)、镁-原卟啉单甲酯环化酶编码基因(CRD)和叶绿素b还原酶编码基因(NYC)表达量明显上调,脱酶叶绿酸编码基因(PAO)表达量则显著下降;光合碳同化途径中有16个基因以及Rubisco活化酶编码基因(RCA)和碳酸酐酶编码基因(CA)表达量均明显上调;与光保护相关的42个基因表达量也明显上调。【结论】在山核桃果实快速膨大期,薄壳山核桃花粉授粉的山核桃果皮中的镁螯合酶编码基因(CHLH)、镁-原卟啉单甲酯环化酶编码基因(CRD)、叶绿素b还原酶编码基因(NYC)、捕光蛋白编码基因(LHCⅡ)、光修复相关蛋白编码基因(PSAN、PSAB27、STN7)和38个热激蛋白编码基因(HSP)、Rubisco活化酶编码基因(RCA)以及碳酸酐酶编码基因(CA)均显著上调,表明薄壳山核桃授粉的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的增强与其叶绿素合成、光能捕获和碳固定等光合作用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珊  陈先敏  吴巩  赵雪  申思  梁效贵  高震  周顺利  
为探明同步授粉(SP)与自然授粉(NP)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生育特性,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5和11株/m~2 2个种植密度处理,比较2种授粉方式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以及授粉前子房与授粉后籽粒的早期发育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密度处理下同步授粉的玉米穗粒数分别较自然授粉2017年提高1.1%和30.0%,2018年提高1.4%和26.2%。自然授粉果穗顶部子房重和籽粒重在整个早期发育过程中均显著低于果穗底部,而同步授粉处理在吐丝至授粉前,顶部和底部子房重量差异随着授粉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使得授粉当天的二者重量差异不显著。同步授粉显著提高授粉后15 d果穗的生长速率。可见,低密度(5株/m~2)条件下同步授粉对玉米穗粒数影响不显著,但在高密度(11株/m~2)条件下使玉米的穗粒数与果穗生长速率显著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同步授粉导致果穗顶部与底部子房与籽粒生长差异变小,同化物向"库"端分配增强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彩霞  欧阳彤  姜彦成  栾启福  
The protective enzyme(SOD,POD,CAT) activities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pistil after pollin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interspecific-cross and self-cross of cultivar,using Tulipa specie(T.tianschanica) from Xinjiang and T.gesneriana cultivars('Kees Nelis','Negrita') as test materials.The resul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