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2)
2023(11770)
2022(9912)
2021(9237)
2020(7751)
2019(17587)
2018(17352)
2017(33757)
2016(17718)
2015(19743)
2014(19247)
2013(18640)
2012(16653)
2011(14908)
2010(14594)
2009(13274)
2008(12909)
2007(10990)
2006(9303)
2005(8299)
作者
(46217)
(39034)
(38706)
(36925)
(24761)
(18564)
(17403)
(15089)
(14866)
(13628)
(13119)
(13114)
(12191)
(12090)
(12006)
(11970)
(11576)
(11198)
(11173)
(11110)
(9434)
(9199)
(9160)
(8912)
(8773)
(8708)
(8496)
(8145)
(7668)
(7454)
学科
(72012)
经济(71899)
管理(59205)
(53853)
(46935)
企业(46935)
方法(35747)
数学(31177)
数学方法(30775)
(23742)
(17615)
(17585)
中国(17543)
业经(16444)
(14933)
财务(14889)
财务管理(14855)
企业财务(14185)
(12835)
(12584)
理论(12303)
(12177)
贸易(12170)
(11867)
(11670)
银行(11660)
技术(11494)
农业(11472)
(11412)
金融(11409)
机构
大学(247846)
学院(244895)
(106626)
经济(104727)
管理(100889)
理学(88413)
理学院(87581)
管理学(86274)
管理学院(85781)
研究(74164)
中国(56842)
(52848)
(49120)
财经(42379)
科学(41299)
(38741)
中心(35474)
经济学(34739)
(34683)
(33553)
业大(32727)
财经大学(32076)
(31938)
经济学院(31422)
研究所(30258)
北京(29621)
(29447)
师范(29171)
商学(27821)
商学院(27556)
基金
项目(171774)
科学(139200)
基金(130111)
研究(127321)
(111775)
国家(110912)
科学基金(98391)
社会(85768)
社会科(81610)
社会科学(81593)
基金项目(68882)
(65056)
自然(62545)
自然科(61166)
自然科学(61152)
自然科学基金(60100)
教育(59435)
(54667)
资助(51713)
编号(50026)
(39958)
成果(39702)
重点(38348)
(38149)
(37000)
国家社会(36916)
教育部(35755)
(35292)
人文(34898)
创新(34627)
期刊
(109165)
经济(109165)
研究(70528)
中国(43459)
(43392)
管理(38548)
学报(33215)
科学(32272)
(28428)
大学(27606)
学学(26128)
教育(23220)
(21738)
金融(21738)
财经(21714)
技术(21622)
农业(18880)
(18655)
经济研究(17568)
业经(17037)
问题(14638)
理论(12023)
财会(11736)
技术经济(11519)
(11207)
(11002)
实践(10718)
(10718)
统计(10632)
科技(10569)
共检索到347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美珍  罗忠恒  
学术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人员的授权型领导行为会对员工、团队和组织带来积极的影响。根据"过犹不及"理论,那些被看作是对组织有益的行为,在过多地实施之后,也可能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同样,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掌握授权的尺度,授权则可能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应。基于"过犹不及"理论,从员工、领导者、团队三个层面探讨授权型领导负面效应的形成机制和领导者过度授权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并为企业管理人员做好授权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美珍  罗忠恒  
学术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人员的授权型领导行为会对员工、团队和组织带来积极的影响。根据"过犹不及"理论,那些被看作是对组织有益的行为,在过多地实施之后,也可能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同样,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掌握授权的尺度,授权则可能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应。基于"过犹不及"理论,从员工、领导者、团队三个层面探讨授权型领导负面效应的形成机制和领导者过度授权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并为企业管理人员做好授权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伟   王嘉豪   耿森   武卫杰  
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从领导-员工匹配视角出发,探讨了授权型领导-员工授权感知匹配与任务绩效的关系。采用多项式回归、响应面分析和块变量分析方法,对261份领导和下属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与员工授权感知越匹配,下属的任务绩效越高;在一致性匹配情况下,相比于“低授权型领导-低员工授权感知”“高授权型领导-高员工授权感知下的员工任务绩效更高;在不一致性匹配情况下,相比于“低授权型领导-高员工授权感知”“高授权型领导-低员工授权感知”下的员工任务绩效更高;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授权型领导-员工授权感知评价匹配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场所地位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任务绩效间的关系。本文从匹配视角出发揭示了领导授权效果异质性的原因,丰富了匹配研究在授权型领导效能发挥中的应用,为授权型领导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陆洋  彭正龙  于鲁宁  
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政治知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本土企业内703份员工数据的层级回归分析,发现:组织信任部分中介授权型领导(包括以身作则、参与决策、提供指导、信息分享和关心下属)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组织政治知觉显著调节授权型领导通过组织信任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也扩充了授权型领导力发挥效用的边界条件。实践方面有助于指导管理者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实践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建言行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陆洋  彭正龙  于鲁宁  
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政治知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本土企业内703份员工数据的层级回归分析,发现:组织信任部分中介授权型领导(包括以身作则、参与决策、提供指导、信息分享和关心下属)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组织政治知觉显著调节授权型领导通过组织信任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也扩充了授权型领导力发挥效用的边界条件。实践方面有助于指导管理者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实践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建言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仕文  肖余春  
作为团队决策绩效的关键性因素,信息共享并不总是自动发生的,需要特定的刺激。文章基于我国高权力距离的文化背景,从信息加工角度构建了授权型领导作用下的信息共享理论模型,并通过7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探讨信息共享的作用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发现,授权型领导情境因素,有助于减少团队权力距离带来的不利影响,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机水平,提高团队成员的信息共享意愿,在此基础上,信息共享与团队决策和交互记忆系统的关系也都得到增强。另外,在信息共享对团队决策作用过程中,交互记忆系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团队决策实践所应采用的领导类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会兵  汪浩  申雅媚  
文章对247名员工及其领导进行了配对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组织自尊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在组织自尊对促进性建言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但在组织自尊对抑制性建言行为的影响中无调节效应;上下级关系负向调节组织自尊在授权型领导对促进性建言的中介效应,但不调节组织自尊在授权型领导对抑制性建言的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丹  董超  忻展红  
通过文献研究定义了技术本体的内涵,从大量技术负面效应与技术异化现象案例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技术异化的根源进行探讨。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发掘出了"二维三点"机理概念模型,从技术本体异化、动机异化和能力异化3个层面对技术异化形成技术负面效应的机理进行解释,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有助于对新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事前预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美珍  凌茜  
从"关系"和"员工激励"的角度梳理授权型领导的内涵和授权型领导相关量表。综合实证研究成果,分析领导者个人、组织环境、员工三个因素对授权型领导的影响,以及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团队、组织、顾客等层面结果变量的影响,根据"工作动力模型"和"员工对领导的信任模型"解释授权型领导发生作用的中介机制,并探讨授权型领导发生作用的边界条件和授权型领导本身的调节作用。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崔杨  于桂兰  
许多企业为适应经济竞争开始组织结构变革,以授权型工作团队代替传统的层级管理结构,因此授权型领导如何在团队层面发挥作用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共享视角的团队导向授权型领导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在具有关系文化的中国团队情景中,团队领导不一定针对团队内部不同成员进行无差别的授权,相反团队领导很可能进行差别授权,因此差异化授权型领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待探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跨层次分析方法,探讨差异化授权型领导如何影响个体创新绩效和团队创新绩效,检验团队认同在差异化授权型领导与个体创新绩效和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领导认同在差异化授权型领导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99个工作团队706位企事业单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Spss 19. 0和Mplus 7. 4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差异化授权型领导显著负向跨层影响个体创新绩效;②差异化授权型领导显著负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③差异化授权型领导显著负向影响团队认同,团队认同分别在差异化授权型领导与个体创新绩效和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④差异化授权型领导显著负向跨层影响领导认同,领导认同在差异化授权型领导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差异化领导的研究,并扩展了团队层面授权型领导的研究,验证了差异化授权型领导对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丰富了差异化授权型领导的理论研究视角,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讨差异化授权型领导对创新绩效的跨层次影响机制。团队领导在进行授权时要考虑团队的文化特性,增强谨慎意识,要充分考虑如果团队内部领导授权的差异化程度过高会破坏团队成员的团队认同和领导认同,进而降低个体创新绩效和团队创新绩效,以致降低组织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莫紫莹  司徒健彬  林文斯  
本文利用中国广东省某微电机公司400名员工及其主管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对自我效能和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在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内在动机与授权型领导正相关,与员工创造力关系则不显著,内在动机并不成为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中介变量。因此,领导者应当通过授权的方式提高员工自我效能与内在动机,从而提高员工的创造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伟  于吉萍  张善良  
在环境不确定性和内外部资源约束情境下,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成长与发展变得愈发重要。从心理授权视角出发,探讨了授权型领导与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关系,并以角色认同与自我归类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内部人身份感知与职场友谊在以上关系中的作用。基于276份"主管-员工"配对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果;内部人身份感知在授权型领导与隐性知识分享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职场友谊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与隐性知识分享间的关系,即职场友谊水平越高,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正向作用越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露  林美珍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当中,授权成为企业管理者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授权型领导与其他类型领导(例如指令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的一个重要差异是授权型领导更关注领导者与员工分享权力,以便员工进行自我领导和自主决策,独立地工作。要提高组织的灵活性与效率,增强其竞争力,企业急需培养一批具有权力共享意识、乐意表现授权行为的授权型领导者。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以旅游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管理人员授权型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管理人员授权型领导行为的"我能(I can)"、"我愿(I am wIllIng to)"、"我该(I should)"影...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广玲  潘志华  
"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顾客对服务过程的参与。本文基于角色视角,探索和研究了顾客参与的负面效应,即由于顾客对服务生产和传递过程的参与和涉入而导致的角色模糊、冲突和超负荷,会提升顾客的角色压力感知,从而降低其满意度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削弱顾客参与负面效应的调节机制,发现雇员的顾客导向和顾客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均会削弱顾客参与导致的角色压力感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陶爱萍  王涛  
在分析逆向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理及其负面效应的基础上,从开源创新的特征和内在机制入手,探索开源创新对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突破机制。结果表明:开源创新的用户参与机制、个人—集体联合机制以及多重激励机制是突破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