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5)
2023(2965)
2022(2560)
2021(2329)
2020(2095)
2019(4957)
2018(4759)
2017(9254)
2016(4965)
2015(5503)
2014(5514)
2013(5316)
2012(4987)
2011(4415)
2010(4449)
2009(4426)
2008(4500)
2007(4073)
2006(3672)
2005(3505)
作者
(13633)
(11543)
(11330)
(10902)
(6981)
(5419)
(5207)
(4197)
(4171)
(3992)
(3914)
(3711)
(3659)
(3561)
(3550)
(3412)
(3334)
(3278)
(3242)
(3121)
(2819)
(2709)
(2688)
(2624)
(2593)
(2519)
(2388)
(2346)
(2315)
(2193)
学科
(23285)
经济(23232)
管理(17274)
(15897)
(13786)
企业(13786)
方法(11637)
数学(10760)
数学方法(10685)
(8645)
(6552)
(5737)
财务(5729)
财务管理(5722)
企业财务(5571)
中国(5032)
(4586)
(4383)
金融(4383)
(4232)
银行(4228)
(4221)
(4033)
业经(3857)
体制(3721)
技术(3344)
(3274)
(3234)
制度(3203)
(3080)
机构
大学(74538)
学院(71546)
(34344)
经济(33772)
管理(29090)
理学(25103)
理学院(24890)
管理学(24608)
管理学院(24476)
研究(23042)
中国(18838)
(18210)
(14535)
财经(14129)
(12799)
科学(11535)
经济学(11318)
(11001)
中心(10956)
财经大学(10468)
经济学院(10185)
(10047)
研究所(9693)
(9359)
北京(9237)
业大(9075)
商学(8696)
商学院(8641)
(8379)
(8090)
基金
项目(46027)
科学(37109)
基金(35543)
研究(33613)
(30325)
国家(30108)
科学基金(26385)
社会(23574)
社会科(22451)
社会科学(22446)
基金项目(18914)
(16520)
自然(16416)
自然科(16049)
自然科学(16046)
自然科学基金(15793)
教育(15287)
资助(14478)
(14226)
编号(12538)
(11249)
(10475)
成果(10283)
重点(10212)
国家社会(10148)
教育部(10097)
人文(9873)
(9538)
大学(9238)
创新(8999)
期刊
(37074)
经济(37074)
研究(23218)
(15096)
中国(13047)
管理(10769)
学报(9520)
科学(9324)
(9304)
金融(9304)
(7967)
大学(7938)
财经(7820)
学学(7554)
(6692)
经济研究(5979)
问题(5150)
技术(5148)
农业(5016)
教育(4862)
业经(4771)
(4685)
国际(4650)
技术经济(3933)
统计(3723)
(3565)
财会(3558)
世界(3484)
会计(3213)
决策(3161)
共检索到109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应千伟  罗党论  
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和外部流动性来源,银行授信额度对公司的经营和流动性管理越来越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获得授信额度以后,都能对其加以有效的利用。本文研究发现,总体来说银行授信的确有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的功能,但在融资约束越小,公司治理质量越差,政企关系越强的企业中,授信额度的利用效率(即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低。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授信固然有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但在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也可能引起过度投资和投资效率的扭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一蓓  
文章根据沪深两市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不同政企关系的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实证分析了政企关系、银行授信额度在企业融资约束和过度投资之间的权衡。研究发现,总体来说银行授信额度的确能缓解融资约束,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在政企关系较强的企业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下降却更不明显,体现出"过度投资效应"对"缓解融资约束效应"的对冲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在政企关系较强的企业中,银行授信额度的利用效率更容易被扭曲的微观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自力  
现有研究授信额度问题的文献,或是从理论研究角度分析授信额度在银企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或是从实证分析角度对授信额度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定量模型的研究依赖客户信用等级的先行确定,存在影响因素的多重共线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方法论缺陷。本文从共生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审视授信额度的核定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影响因素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归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共生度主参量与共生度特征分析逻辑的授信额度核定的逻辑框架,并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证模型验证了共生理论对授信额度核定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春  
在商业银行业务实践中,授信额度合同尽管尚不属于主流的合同形式,但在银行各个业务领域中均有其适用的案例,在一些范围内甚至被用作主流合同的替代形式。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界定其涵义,商业实践中也尚未成为一种商业惯例。因此,授信额度合同给银行和客户的权利义务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本文从授信额度合同的特征出发,重点讨论了授信额度合同的法律性质,并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未约定额度使用期限时授信额度合同的效力、授信额度合同的担保及有关诉讼程序问题,从实务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观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振华  谢赤  
科学合理地确定授信额度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改进其确定方法的准确度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并降低其承担的风险。针对现有商业银行授信额度确定模型的不足,本文从最大化商业银行的风险调整资本收益(RAROC)出发,构建授信额度确定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上市公司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在一定贷款利率、银行资金成本率、经营费用率和违约损失率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股权市场价值与股权市场价值波动率构成商业银行的授信额度边界;商业银行应给予公司客户的授信额度随公司客户的股权市场价值及股权市场价值波动率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然而,商业银行应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华  陈中基  刘军  
授信额度的科学测算和裁定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富有艺术性的工作,对银行授信额度决策和信用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献查阅和银行业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就单一客户授信额度测算提供一套建模思路和方法,并选取中部地区Z银行为例进行说明。通过与实际授信额度的对比,研究所提供的模型构建方法在误差许可范围内,较好地反映了银行授信额度审查审批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银行授信额度决策时的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适  
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果,授信额度是其对外提供资金的基础。在追求规模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内部的授信额度管控体系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后门"被打开,对资金投放的约束作用被逐步削弱。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开展和信用风险的集中暴露,商业银行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授信额度管理体系,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商业银行授信额度测算、核定、使用的整体流程,从"去杠杆"角度研究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适  
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果,授信额度是其对外提供资金的基础。在追求规模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内部的授信额度管控体系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后门"被打开,对资金投放的约束作用被逐步削弱。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开展和信用风险的集中暴露,商业银行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授信额度管理体系,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商业银行授信额度测算、核定、使用的整体流程,从"去杠杆"角度研究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编辑同志: 我们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因向银行贷款,而与银行签订了授信额度,但在同一银行授信额度下,可能包括若干借款及承兑汇票,我不知是应在授信额度签定时缴纳印花税,还是在每笔借款合同或承兑协议签定时缴纳印花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兰珍  
本文提出企业未来现金流才是企业还贷能力的最终保障 ,因此银行在额度授信管理中应该从企业未来的现金偿贷能力 ,即其未来现金流获取能力出发来测算授信控制量 ,即用如未来现金流法来测算授信控制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兰珍  
本文提出额度授信实质对于银行与客户均是一种选择权 ,另外还就如何在额度借款合同中设置选择权提出自己的观点 ,抛砖引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婷  郭丽虹  
现有研究表明,银行授信等外部流动性因素会影响企业的投资,现金、财务杠杆等内部流动性状况也会影响投资行为。当内外部流动性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其对企业投资的共同影响又是怎样的呢?银行授信是企业的外部流动性来源,财务弹性是企业的内部流动性来源,本文将内外部流动性因素结合起来,考察银行授信与财务弹性对过度投资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获得银行授信会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而且,同时具有财务弹性和银行授信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时具有财务弹性和银行授信所引起的过度投资会导致企业业绩的下降。本文的研究既丰富了企业流动性与投资的文献,又深化了企业获得银行授信后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志敏  张筠  
一、政策环境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但由于长期实施数量扩张型引资战略,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在税收、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