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4)
- 2023(7286)
- 2022(6078)
- 2021(5579)
- 2020(4559)
- 2019(10140)
- 2018(9950)
- 2017(18467)
- 2016(10154)
- 2015(10953)
- 2014(10254)
- 2013(9987)
- 2012(9080)
- 2011(8053)
- 2010(7552)
- 2009(6771)
- 2008(6384)
- 2007(5200)
- 2006(4310)
- 2005(3488)
- 学科
- 济(34708)
- 经济(34664)
- 管理(25312)
- 业(24513)
- 企(18490)
- 企业(18490)
- 方法(14735)
- 数学(13093)
- 数学方法(12990)
- 农(11580)
- 财(9195)
- 地方(8899)
- 学(8816)
- 中国(8801)
- 业经(8409)
- 农业(8223)
- 贸(7999)
- 贸易(7996)
- 易(7744)
- 环境(6453)
- 技术(5987)
- 务(5707)
- 财务(5705)
- 财务管理(5696)
- 制(5656)
- 企业财务(5315)
- 和(4971)
- 划(4803)
- 理论(4800)
- 产业(4772)
- 机构
- 大学(133038)
- 学院(132704)
- 济(49430)
- 管理(48579)
- 经济(48450)
- 研究(45647)
- 理学(43288)
- 理学院(42672)
- 管理学(41884)
- 管理学院(41647)
- 中国(33316)
- 农(32223)
- 科学(32216)
- 京(27705)
- 业大(26601)
- 农业(26006)
- 所(23353)
- 研究所(21899)
- 中心(21462)
- 财(20988)
- 江(19065)
- 农业大学(17989)
- 范(17799)
- 师范(17464)
- 财经(17320)
- 院(16624)
- 北京(16407)
- 经(15833)
- 经济学(14952)
- 省(14948)
- 基金
- 项目(100773)
- 科学(78006)
- 基金(73410)
- 家(67242)
- 研究(66820)
- 国家(66643)
- 科学基金(55922)
- 社会(42906)
- 基金项目(40573)
- 社会科(40531)
- 社会科学(40520)
- 省(40276)
- 自然(38794)
- 自然科(37876)
- 自然科学(37863)
- 自然科学基金(37201)
- 划(34450)
- 教育(29702)
- 资助(27508)
- 编号(25415)
- 重点(22751)
- 发(21641)
- 创(21459)
- 计划(21137)
- 部(20827)
- 科研(20315)
- 创新(20063)
- 成果(18841)
- 科技(18635)
- 业(18503)
共检索到181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岳凯华
通过对捷克文学经典汉译的简要概括,审视捷克报告文学作家基希的经典作品《秘密的中国》的汉译情况,以及报告文学理论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自觉讨论和创作的特质,可以发现,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汉译基希报告文学创作和理论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基希 报告文学 汉译 传播与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克武
我试图向人们述说一个关于老“兵”的故事…… 六年的军旅生涯,他是威武雄壮的三军仪仗队队员;脱下戎装后,他进入银行的大门,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又是名符其实的金融老兵。他叫冯俊谦,灵寿县人民银行行长。 故事之一:回归老区 冯俊谦在北京度过了六个年头的部队生活后,1965年积极响应国家和部队“支持大西北建设”的号召,迈进了石嘴山市银行的大门。但是,在宁夏的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开发
20世纪30年代初,报告文学被视为国际无产阶级所发现的一种新式文艺武器而被引进,体现了左翼作家对这一文体意识形态化的期待,阿英、胡风、茅盾等人视之为有益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新兴文体,并围绕着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文学性与倾向性等基本问题评介其文体特性;50年代,由于受苏联“特写”的影响,“报告文学”的名称一度改变,与30、40年代注重批判性不同,50、60年代的报告文学主要强调从正面歌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80年代中后期,大批宏观全景、综合运用文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反映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出现,标志着报告文学体式的成熟,人们对“报告文学”概念的内涵、外延及文体归属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历史衍变 非虚构文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司新丽
跨文化传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跨文化传播素养的提升为核心。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程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课时数量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确立跨文化传播为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坚持以审美为基础适应跨文化传播的教学理念;编写适合跨文化传播的专业化文学教材;设置适合专业现状及跨文化传播的教学内容;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魏丽娜
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像重构实质上是影视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等运用特定的电影思维、视听语言、表演艺术等对其进行的崭新阐释。经典译制片则凭借"性格化"的声音表现和配音艺术、创造性地呈现与传达了外国文学经典原著的审美风貌,或精准或延伸或生发,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曾深深打动和影响着中国的亿万观众,甚至在某段时期成为某个社会阶层的身份标签和时尚趣味,并在启发民智、改变时俗、引领潮流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译制片兼具银幕记忆的书影与性格配音的魔力,既促成了跨文化语境中的经典流传又承受着经典阐释的现代性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涂常青
我国青少年有越来越注重物质和人生享乐的倾向,缺乏人文情怀和健全人格与坚强意志。因而积极探究情感和意志力教育理论,对培养我国青少年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坚强的意志力有着重要作用,情感与意志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艰巨的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情感与意志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从中国当前社会思想发展状况出发,研究各种思想问题根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邵斌 刘海涛
在考察作家作品的传播及其影响力时,之前研究多采用定性描写。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正逐渐成形。本文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文学声誉在20世纪的传播为例,提出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新范式。研究发现:(1)在大数据时代,远读和文化组学等宏观分析视角在文学传播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数据驱动的文学传播研究模型既包含基于远读和文化组学的定量考察,也包含基于文本细读和文学社会学理论的定性分析;(3)作家作品的传播通常会受到非文学因素的操控,这些因素会在传播数据上得以体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苗贵松
用量化方法研究古典文学由来已久,王兆鹏等著《宋词排行榜》以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指导博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将当代读者和"互联网页"纳入分析范围,其价值有计量历史学、文学文献学、文艺鉴赏学和网络传播学的四维空间,是回应国民阅读转型的学术关怀,既有信度和高度,又不失温度。但因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等限制,对于揭示宋词名篇在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和定量研究的学理基础尚需给予更多阐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德忠 张冰天
随着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和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传统文学的魅力开始重新绽放光彩,吸引世界各国人民加入到学习的队伍,只为一览东方文化的精髓,感受其万千风采。为满足世界各国学者的学习需求,国内各出版社适时出版了一批介绍相关文学作品的书籍,《中国文学常识》便是其中之一。由郑振铎编著,天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常识》一书,全书由十四章构成,以时间为轴、地域为线,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经典和大家著作串联起来,使读者能够以清晰的时间脉络了解文化发展,从不同风格的大家之作中品味其中的无穷韵味。该书内容集解析、评议于一体,不仅分析了作品内容,而且总结了发展得失,在解读的同时更容易引发读者思考,对初学者而言,有助于引导其深入学习,对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者来说,该书仍值得反复诵读品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田田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须要考虑译介主体模式的构建。《解密》从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是译介主体通力合作的结果,其主要包含三个因素:译者对文本翻译策略的理性选择、权威出版社的大力宣传和海外主流媒体的书评报道。可见提高作品国际意识,吸纳海外译者,建立出版商等赞助人合作体系,是实现译者主体最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
《解密》 译介主体模式 中国文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曦临 戴琦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国青少年读者经典名著浅阅读现状,以高中语文课标必读书目推荐作品《巴黎圣母院》为例,选取同名译者的原译本与简读本,选取同章节进行文本阅读比较分析;采用分词统计、情感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义语境层面比较经典原译本与简读版的差异。结果发现,简读本在词汇量、修辞句法、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等方面均与原著有显著差异,简读本一定程度破坏了经典的原生性和自洽性。由此提出对青少年经典阅读教育中原著与简本并行的质疑,认为应立足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经典推荐导读,青少年读者拥有选择符合自己兴趣,能够保证自主阅读流畅性的文学经典作品的权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家华
文学经典不仅彰显了"中国梦"的渊源,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依据,而且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转变管理者的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诸多途径,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与文学经典教学相结合,进而使大学生对"中国梦"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
文学经典 中国梦 意义 教学探索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平宇
北美新移民作家张翎的力作《劳燕》一经译介至英语世界,便稳居亚马逊网站华语文学畅销榜,销量可观,广受英语读者好评,堪称华语文学“走出去”且“走进去”的成功典范。文章基于拉图尔等人构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对《劳燕》英译传播全过程展开细致的考察,以期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借鉴。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旸
捷克央行行长伊日鲁斯诺克(Jiri Rusnok)、捷克央行副行长弗拉迪米尔·托姆希克(Vladimír Tomsík)5月9日做客"清华五道口全球名师大讲堂"期间,接受了《清华金融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的独家专访,对于捷克克朗与欧元脱钩、捷克何时加入欧元区、捷克如何参与"一带一路"等热门话题发表了看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尚巾斌 唐家扬
文章以《赤壁赋》3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层面比较了各译本对社会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以及语言文化缺省的补偿程度,总结了汉语典籍英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总体原则:译者应深刻理解和把握原语与目标语文化内涵;典籍英译意在传播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补偿并不意味着要消除文化异质性;译者要本着“不增不减”的翻译补偿原则,在准确传达原语信息的同时尽量保留原语文本中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文化缺省 典籍英译 翻译补偿 《赤壁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