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0)
2023(8664)
2022(7326)
2021(7009)
2020(6045)
2019(14062)
2018(13586)
2017(26806)
2016(13591)
2015(14974)
2014(14387)
2013(13879)
2012(12298)
2011(10734)
2010(10104)
2009(8810)
2008(8154)
2007(6487)
2006(5122)
2005(4128)
作者
(33780)
(28442)
(28100)
(26854)
(18026)
(13522)
(12843)
(11087)
(11009)
(9789)
(9713)
(9528)
(8851)
(8764)
(8475)
(8434)
(8432)
(8293)
(8182)
(8101)
(6753)
(6651)
(6612)
(6596)
(6386)
(6276)
(6090)
(5844)
(5611)
(5469)
学科
(58618)
经济(58564)
管理(39767)
(35464)
(30007)
企业(30007)
方法(28649)
数学(25874)
数学方法(25486)
(14088)
(12972)
中国(12465)
业经(10619)
(9378)
贸易(9374)
(9260)
财务(9220)
财务管理(9201)
(9145)
(9137)
地方(8871)
企业财务(8750)
农业(8571)
理论(8173)
技术(8166)
(7861)
(7462)
环境(7244)
(6862)
(6777)
机构
大学(175875)
学院(174525)
管理(73956)
(73951)
经济(72761)
理学(65367)
理学院(64791)
管理学(63625)
管理学院(63295)
研究(52364)
中国(39119)
(34463)
(33451)
科学(30431)
财经(27883)
中心(25981)
(25785)
业大(25477)
(24261)
经济学(23707)
(23543)
(23258)
经济学院(21624)
研究所(21423)
财经大学(21380)
(21122)
师范(20911)
北京(20477)
(20073)
商学(19831)
基金
项目(131030)
科学(105373)
基金(98553)
研究(95608)
(85584)
国家(84938)
科学基金(75012)
社会(63316)
社会科(60263)
社会科学(60248)
基金项目(52695)
(49970)
自然(48784)
自然科(47784)
自然科学(47771)
自然科学基金(46911)
教育(44672)
(42175)
资助(39422)
编号(37216)
(29889)
重点(29212)
成果(28319)
(28249)
(27253)
国家社会(27221)
教育部(26499)
创新(26368)
人文(26037)
科研(25964)
期刊
(69408)
经济(69408)
研究(46326)
中国(27431)
(26624)
管理(26536)
学报(25344)
科学(24012)
大学(20853)
(20433)
学学(19738)
技术(16290)
教育(15839)
农业(13980)
财经(13409)
(13317)
金融(13317)
经济研究(12055)
业经(11595)
(11568)
问题(9289)
理论(8733)
统计(8191)
技术经济(8153)
实践(8037)
(8037)
(7955)
财会(7935)
科技(7888)
(7662)
共检索到236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秀  
文章将对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探讨房价调控政策效应的潜在问题,进而对政策改进提出建议,已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旦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其价格决定除受一般的经济学规律影响外,购房者的心理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因素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的影响,在国内讨论的还不多。本文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购房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心理因素对购房者购房决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最近我国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一些典型性事实进行了解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永超  
尽管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价格屡屡出台严厉的调控措施,但中国楼市却陷入了"越调越涨"的怪圈。本文从房价上涨过程的简要回顾开始,分析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指出房地产名义价格下降有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而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提出房地产调控的新思路——稳定房价,提高收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培新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 Jr),以表彰他在创立理性预期学派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卢卡斯于1937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亚基马市,1959年毕业于艺加哥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历史),1964年获经济学博士。1970~1974年任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1974~1875任芝加哥大学福特基金会客座经济研究教授,197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副主任、经济学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约翰·杜威讲座杰出经济学教授。专著有:《经济周期理论研究》(MIT Press,1981),《理性预期与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高大伟  周剑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能够系统地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诸多重要问题,并提供一个对房地产价格的整体性认识。本文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模型化,并以马克思的原始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重要问题。分析表明,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最重要的措施在于金融政策和社会发展权利与住房的分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草  
中国房价已高得离谱,原因在于房地产商的炒作和地方政府的推动,背后是金融体制的缺陷和人们的市场迷思,需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引导公众把钱投资到更有效的领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颖刚  蒙莉娜  卢琪  
本文基于2014—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已经"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家庭是否"住下来",从个人层面研究房价如何影响劳动力家庭的居住决策,发现高房价会增强劳动力家庭的流动意愿,特别是挤出那些没有购房的、高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尽管公共服务对高房价有负向调节作用,挤出效应在大城市表现得尤为显著。进一步地,打算继续流动的劳动力选择流向已购房产所在地的概率更大,而住房的财富效应使得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向其他城市,特别是省会级及以上城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明星  石坚  
本文以解析高房价带来的困局为切入点,阐述了高房价的回归理性之道;提出了构建有利于房地产业科学发展的税制改革建议,以期对我国房地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近日,位于北京大兴的万科一楼盘,以低于预期近3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入市,引发业内对一线城市楼价崩盘的担忧。笔者认为,万科引发的楼市降价只是一种错觉。准确地说,当前房价大幅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个别区域或个别楼盘价格下跌苗头隐约浮现。但这不足以说明房价全面下降的势头已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农海沫  农晨  
税法上对不同销售"返点"方式所做的处理不同,计税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利润大不相同。"返点"是指商家为了激发下线销售商的积极性而常用的一种方法,即销售商销售数量或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后,商家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给销售商的返还。或者,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了鼓励购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丁俊峰  
本文经过论证分析认为,目前支撑我国各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快速上升的动因并非需求因素,而在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给和房地产业的巨额利润以及外力的保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飞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和相关利益集团对房价的影响发现,房地产公共政策失灵和制度变异是催生我国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主体、市场管理者、相关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执行者是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利益集团,其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寻租及寻利行为加大了房价上涨的速度。政策改进的主要思路是:提高政策及制度设计的科学化与常态化;在坚持住房制度市场化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和加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永刚  王凌伟  魏海瑞  
文章构建了包含人口年龄结构、预期房产收益率、利率的房价决定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在对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11个省份人口年龄结构"四分法"数据、7个省份人口年龄结构"五分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总抚养负担的下降是房价提升的重要推力,其中少年抚养负担对于房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而老人赡养负担对于房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预期房产收益率是推升房价的重要因素;利率对于房价的影响系数始终为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向峰  李智  颜涛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差异,以机会均等作为房价合理的判别准则。按照这一设想,本文提出了以"住房负担能力、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均等指数"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年江苏某市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其房价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