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7)
- 2023(5619)
- 2022(4422)
- 2021(3924)
- 2020(3193)
- 2019(7270)
- 2018(7234)
- 2017(14118)
- 2016(7189)
- 2015(8398)
- 2014(8545)
- 2013(8583)
- 2012(8098)
- 2011(7676)
- 2010(8180)
- 2009(7419)
- 2008(7112)
- 2007(6195)
- 2006(5950)
- 2005(5430)
- 学科
- 济(54121)
- 经济(54091)
- 管理(19854)
- 业(16178)
- 地方(15553)
- 方法(13661)
- 企(13209)
- 企业(13209)
- 数学(11897)
- 地方经济(11889)
- 数学方法(11837)
- 中国(10738)
- 业经(9441)
- 学(8578)
- 农(8359)
- 制(6926)
- 经济学(6570)
- 财(6535)
- 环境(6120)
- 融(6110)
- 金融(6109)
- 理论(5991)
- 体(5889)
- 和(5747)
- 发(5713)
- 农业(5666)
- 贸(5478)
- 贸易(5470)
- 产业(5463)
- 银(5403)
- 机构
- 学院(113778)
- 大学(111685)
- 济(57325)
- 经济(56279)
- 研究(41535)
- 管理(40194)
- 理学(33675)
- 理学院(33281)
- 管理学(32837)
- 管理学院(32621)
- 中国(31447)
- 财(24661)
- 京(23018)
- 科学(22136)
- 所(21369)
- 财经(19365)
- 经济学(18916)
- 研究所(18622)
- 江(17971)
- 中心(17762)
- 经(17417)
- 经济学院(16559)
- 北京(14909)
- 范(14489)
- 院(14437)
- 师范(14376)
- 农(14171)
- 财经大学(14090)
- 州(13939)
- 业大(12849)
- 基金
- 项目(66925)
- 科学(52319)
- 研究(51352)
- 基金(47122)
- 家(40145)
- 国家(39819)
- 科学基金(33952)
- 社会(33891)
- 社会科(32170)
- 社会科学(32157)
- 省(26472)
- 基金项目(24258)
- 教育(23743)
- 划(21503)
- 编号(20589)
- 资助(19696)
- 自然(19531)
- 自然科(19050)
- 自然科学(19045)
- 自然科学基金(18701)
- 成果(17290)
- 发(16292)
- 课题(15354)
- 重点(15344)
- 部(14735)
- 国家社会(14144)
- 创(13779)
- 发展(13743)
- 济(13666)
- 展(13554)
共检索到185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刘杨晖
基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流动的视角,探究客户追随签字注册会计师跳槽而引致的换"所"不换"师"式变更现象的潜在诱因,从客户资源控制权、人际关系驱动及审计意见需求等角度分析"客随师走"的行为动机,以及这一行为所承载的特殊增量信息及其蕴含的超工具性关系;然后,借鉴人际关系理论中的人情法则模式,剖析换"所"不换"师"式变更行为背后的"人情补偿"机制的权衡与选择,及其对审计质量、审计意见与审计定价等产生的特定影响;最后,就完善我国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执业行为的监管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
换“所”不换“师” 变更动因 经济后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盛纹 叶王春子
以签字注册会计师流动为视角,考察换"所"不换"师"式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换"所"不换"师"式变更当年的审计费用显著低于其他形式变更;进一步地,在换"所"不换"师"式变更形式下,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变更前的任期越长,审计费用越低。研究结果说明,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因素以及其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这层关系会对审计费用产生某些特定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盛纹 李晨睿
基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流动的视角,探析客户追随签字注册会计师跳槽而形成的换"所"不换"师"式变更现象产生的缘由。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获取"标准"审计意见是客户追随签字注册会计师跳槽的重要动机之一;进一步地,审计任期越长,客户与签字注册会计师之间的个人关系通常越为密切,越可能发生换"所"不换"师"。然而,当审计任期超过一定阀值时,审计意见对换"所"不换"师"的诱致作用有所削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谢盛纹 闫焕民
立足于签字注册会计师流动的视角,着重考察换"所"不换"师"式变更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显示:整体而言,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后审计意见并未得到改善;然而变更类型细分后,换"所"不换"师"式变更却有助于审计意见的改善;而且,在这种特殊变更形式下,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变更前的任期越长,越有可能出具标准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盛纹 闫焕民
针对我国审计市场上存在的换"所"不换"师"式变更现象,实证分析这种特殊形式的变更及其承载的超工具性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该变更形式下"人情补偿"机制的权衡与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审计质量的替代度量可操纵性应计额绝对值,在变更当年呈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后续年度却有较明显的上升,且变更当年更易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表明此时签字注册会计师采取了一种"延期补偿"或"变相补偿"的"人情补偿"策略;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特殊形式变更承载的超工具性关系越为密切,签字注册会计师回报客户"人情"的动机越强,审计质量越差;不过,执行签字注册会计师五年轮换制度对这种超工具性关系效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雳 朱学彬
研究审计师变更的动因及后果,有助于分析特定审计服务市场的特征,并为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审计职业界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文章分析了国内近期有关审计师变更文献的观点与结论,希望为进一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动因 后果 综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世君
按照财务管理学中的股票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理论的观点,不引起现金流量变化的会计政策的采用与变更,理应不影响公司股票的价值和市场参与者,如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关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准则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许多事件,资本市场中的诸多案例都从不同侧面有力证实会计政策的采用与变更具有强烈的经济后果。本文从经济后果的现象入手,进而剖析经济后果形成的原因,并最终讨论了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尤其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耿建新 朱友干
自1992年"两则"出台引入资本公积概念以来,资本公积的核算范畴已几经变更。1998年"股份制会计制度"在1992年资本公积规范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资本公积的明细核算,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在1998年股份制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资本公积的核算范畴调整为:资本(股本)溢价、股权投资准备、外币折算差额;接受捐赠资产、关联交易差价、国家拨款转入、债务重组收益等。《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再次调整了资本公积的核算范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明辉 刘笑霞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将会扩大事务所的规模,并将对整个审计市场、客户以及事务所自身产生影响。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学者已从审计市场集中度、客户股价的反应、审计效率、审计定价、审计质量等多个角度对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就我国大陆而言,从事务所合并的动因来看,行政力量驱动要超过单纯的市场化动机,这决定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后果可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我国大陆关于事务所合并后果的实证研究尚很缺乏。未来应当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尤其是要考虑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特殊动因,研究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市场、相关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合并 规模 动因 经济后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淑珍 王琳霏 苏芳弘
作为现代资本市场估值调整的一种制度安排,业绩补偿承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并购重组中,有关业绩补偿承诺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现有文献对业绩补偿承诺涵义、存在动因以及造成的经济后果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有关综述性研究仍存在空缺,同时在宏观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研究视角及实证检验时间范围等方面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基于此,文章对业绩补偿承诺的涵义、存在动因以及造成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展望,以期助力并购业务领域的研究发展,推动我国业绩补偿承诺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业绩补偿承诺 信息不对称 信号传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寿义 刘非菲
文章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进行定量衡量,使用不完全契约、委托代理、交易成本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发生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动因,及其发生后对企业盈余质量、财务绩效、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社会责任缺失会降低其盈余质量和财务绩效,提高其资本成本,应进一步提高相关信息披露及监管。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动因 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爱华 邓建平
金融关联作为关系和声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替代法律保护金融发展的制度性作用。基于我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结合不同金融关联形式(尤其是银行关联),深入探讨其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现金持有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金融关联的度量方法、建立动因和经济后果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回顾,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关联 银行关联 动因 经济后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丽斌
近年来,拟上市公司IPO前“清仓式”分红现象引发了资本市场各方的关注,证监会陆续发文规范拟上市企业上市前“清仓式”分红行为。文章基于案例研究法,以威邦运动为例,通过梳理威邦运动的IPO历程及其“清仓式”分红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发现威邦运动IPO前突击采取“清仓式”分红的主要动机是实际控制人为了避免分享前期收益和利润摊薄,反映出拟IPO企业“清仓式”分红具有分红与募资内在逻辑矛盾、红利分配不公平等特点,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企业分红需要综合考虑的主要因素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符合监管要求等,从理论层面强调了自由现金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国坚 吴立扬
本文在国内较早对审计师变更后上市公司对审计师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实证研究,并首次比较了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不同审计师变更的差异,运用1997-2001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强制性变更公司和自愿性变更公司在变更前后的财务状况、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且,这些审计师选择行为与审计意见的回归结果也存在重大差异,相比之下,自愿性变更公司表现出更明显的“意见购买”迹象,它们通过选择一贯对客户出具非标比例较低的“温和”审计师这种较为隐蔽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目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仲赛末 赵桂芹
补充资本是保险公司扩张规模、满足监管要求、降低经营风险的一项必要举措。本文基于2010~2017年寿险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系统地考察了我国寿险公司资本补充动因及其短期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按照融资偏好排序,寿险公司倾向采用增资扩股、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和签订财务再保险合同三种方式补充资本。公司在偿付能力不足、选择资产驱动型经营模式和股东变更三种情况下,具有显著的补充资本倾向。然而,寿险公司在补充资本后,暂时无法有效改善短期经营状况。此外,增资扩股和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两种资本补充方式对公司短期经营状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外部宏观环境和监管政策的调整,保险行业需不断健全和完善现有资本补充机制,提高公司资本使用效率,努力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健性。
关键词:
寿险公司 补充资本 动因 经济后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