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6)
2023(4752)
2022(4311)
2021(3976)
2020(3634)
2019(8873)
2018(8785)
2017(17693)
2016(9711)
2015(11280)
2014(11765)
2013(11867)
2012(11287)
2011(10249)
2010(10448)
2009(9969)
2008(10250)
2007(9468)
2006(8043)
2005(7280)
作者
(30098)
(25366)
(25309)
(24331)
(15999)
(12117)
(11739)
(9983)
(9467)
(8980)
(8534)
(8450)
(8156)
(8011)
(7952)
(7932)
(7931)
(7471)
(7332)
(7309)
(6325)
(6278)
(6219)
(5823)
(5755)
(5740)
(5666)
(5648)
(5132)
(5106)
学科
(43841)
经济(43804)
(26317)
管理(25955)
方法(23745)
数学(21355)
数学方法(21197)
(20826)
企业(20826)
(11627)
(11256)
(10523)
(10101)
贸易(10096)
(9930)
银行(9910)
(9623)
中国(9562)
(9094)
(9012)
业经(8017)
地方(7989)
农业(7547)
(7236)
财务(7223)
财务管理(7202)
(6878)
企业财务(6761)
(6593)
制度(6589)
机构
大学(148426)
学院(147348)
(61898)
经济(60564)
管理(56417)
研究(48339)
理学(48291)
理学院(47733)
管理学(46923)
管理学院(46644)
中国(39559)
(31340)
科学(30526)
(28746)
(28577)
(25637)
业大(23533)
研究所(23324)
中心(23196)
农业(23065)
财经(22942)
(22916)
(20669)
北京(19795)
经济学(19476)
(18460)
师范(18274)
(18231)
经济学院(17845)
财经大学(16949)
基金
项目(94051)
科学(72623)
基金(67594)
研究(67049)
(58730)
国家(58268)
科学基金(49003)
社会(41329)
社会科(39126)
社会科学(39109)
(37031)
基金项目(36276)
自然(32222)
自然科(31407)
自然科学(31395)
(31330)
教育(31151)
自然科学基金(30839)
资助(28469)
编号(27922)
成果(22768)
(21400)
重点(21252)
(20114)
(19125)
课题(18789)
科研(18709)
教育部(18048)
创新(17957)
计划(17771)
期刊
(65636)
经济(65636)
研究(41952)
中国(25405)
(25244)
学报(24473)
(23313)
科学(21581)
管理(18076)
(18052)
金融(18052)
大学(17850)
学学(16916)
农业(16127)
技术(12378)
教育(12206)
财经(11647)
业经(11120)
经济研究(10607)
(9878)
问题(9338)
(9108)
理论(8414)
(8307)
商业(8232)
技术经济(8159)
统计(7807)
实践(7716)
(7716)
(7596)
共检索到215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善琦  李文芳  
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是一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本文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对该罪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划清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该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的界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君  
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才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单纯捏造或单纯散布都不构成本罪,但应将单纯散布型损害商誉行为纳入本罪的规制范围。本罪的主观方面并不必然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方军雄  
独立审计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质量,而职业声誉是市场衡量审计质量的便捷标准,注册会计师职业声誉的损害是否会削弱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评价,进而影响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文章以2002年3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未通过年检的五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切入点,研究声誉受损对其主审上市公司累计异常回报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异常回报率显著为负,而且这种负面反应的程度与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成本相关,但与独立性不存在显著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军雄  
文章考察声誉受损对注册会计师的市场份额与审计收费的影响,以检验审计市场是否对声誉损害作出了惩罚。结果发现,声誉受损的注册会计师在处罚公告公布之后,其市场份额和审计收费明显低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这进一步说明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机制在新兴市场依然具有治理价值。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晓冉  
声誉机制对自然人的管理范畴包含且广于信誉机制。笼统地将公民违反公德的行为认定为失信并执行失信惩罚,不仅偏离了信誉机制主要规范经济活动的特性,也忽略了声誉机制维护公共秩序的功能。通过研究声誉和信誉的区别,明晰我国多部委对个人违反社会秩序行为实施的"联合惩戒"系对自然人的"声誉惩罚",而非失信惩罚。研究如何构建完善我国的个人声誉机制,将自然人实施的影响医疗秩序、扰乱公共秩序等,并不影响个人信誉却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纳入声誉惩罚体系,既能实现对公共秩序的有效管理,又能缓解我国当前的部分社会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洪东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中缺乏信誉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信誉是一种资本,一种商品。信誉这种商品本身的价值、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它的价格。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也就是信誉决定的因素。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信誉也会发生变迁,并且信誉演变有其本身的内在机制。只有把握了影响信誉的因素及其演变的内在机理,才能在加强信誉建设上做到有的放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鲁冠球  
企业管理,总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与实践的深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升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成本降至最低,作为企业管理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追求成本降至最低,逐步转化为追求价值增至最高。降低成本毕竟空间有限,而价值的提升,则是不可限量的。如何提升?我认为,首要的是以诚信树商德。富兰克林在《对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信中,曾说过两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金钱”,“信誉也是金钱”。对于前一句,熟悉的人很多,对于后一句,有人则不以为然,并且,不断地有企业因此受到处罚。瑞士的罗奇公司因参加一个以提高价格为目的的联盟,遭到美国方面的控告,被罚款5亿美元;美国惠而浦公司因被控在出售卫星天线时欺骗了用户,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玉镏  
汇率政策信誉是汇率导向的稳定政策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人民币汇率稳定是我国当前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文章从政策信誉理论出发,利用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模拟汇率政策信誉,并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信誉进行分析,量化出汇率政策信誉指标值,得出人民币汇率政策具有良好的信誉,公众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充满信心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媛  
本文考察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问题。研究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是以政府隐含担保为支撑的,较高的信誉与较低的偿债能力并存为特征的。国有商业银行较低的偿债能力是政府提供隐含担保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它削弱了政府的担保能力,进而危及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为了维护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必须进行改革,以银行的商业信誉取代政府担保的信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纪琬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经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于10月31日明令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作为当年恢复重建我国注册会汁师制度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之一,感到由衷的高兴。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西方国家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一方面要为对外开放服务,要在承办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验资、审计、纳税、清算等业务中担负法定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也要为国内企事业单位提供会计、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法律规定的职能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霁友  
本文认为,信誉资本是一种关系资本,是政府与市场之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力量。文章提出,在目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下,政府应考虑让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特别是企业界代表参与会计规范的制定,实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建立国家诚信指标体系,并设计公认的会计准则公信度指标系列,接受公众监督;企业应按照法定会计准则披露公正、公允的会计信息,并在企业诚(资)信体系下设计财务信息真实性指数,接受政府和民间独立组织的审计监督;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信誉资本在会计规范制定和会计制度执行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玉镏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当前中国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本文从政策信誉的角度,利用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分析汇率政策,并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信誉进行经验分析,量化出汇率政策信誉指标值。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政策具有很高的信誉,公众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充满信心。本文还从政策信誉的功能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信誉效应,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好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民选  
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社会资本,是社会性相互作用中人际合作所产生的资源。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有关于互动模式的共享知识(隐含知识)、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信誉和信任、合作的规范等。信誉之所以成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于(1)它是人际互动过程中彼此合作的产物;(2)其建立和维护需要投入资源,同时也能产生收益;(3)它同样是一种资源存量。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信誉缺失的严重后果可以反证信誉的重要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弋宇  
2008年金融风暴使得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受到了全球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声誉风险的产生途径和诱导原因入手,分析声誉风险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的不同后果,并给出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有关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聂桂平  
近年以来,服务收费问题令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声誉风险考验。随着银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转型和强化,实施服务收费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有关法律与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之间的衔接,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有偿金融服务理念;增强服务定价机制的科学性与收费行为的公信力,有效保证客户的事前知情权和交易选择权,促进服务收费过程的透明化和合理化;站在公共利益角度切实加强对银行服务收费的外部监督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将服务收费标准的提高建立在服务增值的基础之上,通过效率的改进实现银行与客户的互惠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