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2)
- 2023(14839)
- 2022(12910)
- 2021(12216)
- 2020(10148)
- 2019(23152)
- 2018(23140)
- 2017(45130)
- 2016(24463)
- 2015(27464)
- 2014(27413)
- 2013(26959)
- 2012(24930)
- 2011(22482)
- 2010(22735)
- 2009(21081)
- 2008(20603)
- 2007(18466)
- 2006(16555)
- 2005(14483)
- 学科
- 济(98058)
- 经济(97853)
- 业(76529)
- 管理(67452)
- 企(53375)
- 企业(53375)
- 农(51421)
- 方法(41997)
- 数学(35615)
- 数学方法(35197)
- 农业(34103)
- 中国(27972)
- 业经(27239)
- 财(25215)
- 制(20969)
- 地方(20297)
- 学(19454)
- 策(17747)
- 贸(16984)
- 贸易(16978)
- 银(16953)
- 银行(16914)
- 理论(16563)
- 易(16551)
- 行(16123)
- 和(15309)
- 技术(14924)
- 融(14802)
- 金融(14800)
- 务(14778)
- 机构
- 学院(345839)
- 大学(343758)
- 管理(140806)
- 济(139928)
- 经济(136826)
- 理学(121566)
- 理学院(120314)
- 管理学(118395)
- 管理学院(117758)
- 研究(114685)
- 中国(90563)
- 京(72620)
- 科学(69949)
- 农(69803)
- 财(65308)
- 所(56891)
- 业大(55861)
- 中心(53578)
- 农业(53161)
- 江(51549)
- 财经(51520)
- 研究所(51487)
- 经(47004)
- 北京(45851)
- 范(45207)
- 师范(44899)
- 州(41391)
- 院(41070)
- 经济学(40098)
- 经济管理(38109)
- 基金
- 项目(234005)
- 科学(184557)
- 研究(175226)
- 基金(169977)
- 家(146540)
- 国家(145165)
- 科学基金(125338)
- 社会(111337)
- 社会科(104454)
- 社会科学(104425)
- 省(91059)
- 基金项目(90179)
- 自然(80278)
- 教育(78829)
- 自然科(78381)
- 自然科学(78367)
- 自然科学基金(76983)
- 划(75739)
- 编号(73582)
- 资助(69363)
- 成果(60020)
- 部(51958)
- 重点(51251)
- 发(49823)
- 课题(49395)
- 创(47920)
- 国家社会(44771)
- 创新(44567)
- 教育部(44493)
- 科研(44232)
- 期刊
- 济(159839)
- 经济(159839)
- 研究(105039)
- 农(71378)
- 中国(67461)
- 学报(53037)
- 科学(50480)
- 农业(48288)
- 管理(47442)
- 财(47103)
- 大学(41808)
- 学学(39641)
- 融(38286)
- 金融(38286)
- 教育(37134)
- 业经(30847)
- 技术(28158)
- 财经(24248)
- 经济研究(22802)
- 业(22120)
- 问题(21491)
- 经(20491)
- 版(17947)
- 理论(17280)
- 图书(16671)
- 技术经济(16578)
- 科技(16529)
- 现代(16256)
- 实践(15915)
- 践(15915)
共检索到514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灏琪 马源聪 宁满秀
家庭"捆绑"是新农保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激励机制之一,而这一机制的"松绑"是否改变了农户的参保预期、促进其参保行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是决定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本文选取2015年CHARLS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考察新农保家庭"捆绑"机制"松绑"对农户参保行为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1)实施"松绑"政策对农户参保行为具有显著的逆向激励作用;(2)无论"松绑"与否,社交活动能改善农户对新农保制度各参数内涵的理解、有效缓解信息不完备问题,对农户参保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3)在不同收入群体中,农户参保的概率均随新农保制度实施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并且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这一时间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社会养老保险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促进农户连续参保、真正实现新农保广覆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小兵 吴玉锋
农民对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忠诚度对制度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效果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年全国5省的调查数据,运用忠诚度理论和代际差异理论分析不同世代农民对农居保制度忠诚度差异。结果表明因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的共同作用,农民农居保制度忠诚度代际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不同世代农民制度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青年农民对农居保制度忠诚度主要受到制度满意度的影响,中年农民的制度忠诚度主要受家庭保障能力和村域规范的影响,中老年农民制度忠诚度受制度知晓度、制度满意度以及村域规范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宁满秀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框架中的"家庭捆绑"机制对家庭代际经济转移的"挤出"效应及其程度,由此评价"家庭捆绑"制度安排对老人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在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不可观测异质性因素以后,研究发现: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初期,"家庭捆绑"机制并没有对传统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②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因素导致最有可能被"家庭捆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老人获得成年子女经济转移净额最少,相反,那些没多大积极性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人却能获得比较多的子女经济转移净额。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泽明 芮明杰
企业竞争优势决定于构成企业的生产要素和环境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由区域空间即地理空间、经济空间、人文空间单元,以及经济时段单元构成。在不同的区域空间,不同的经济时段单元中,同质生产要素有不同的使用价值量,在时和空单元组合变化时,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量也是动态变化的。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其进行逻辑论证,并经过实证验证,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源是企业生产要素构成优势和时空环境引致的企业优势的动态变化。使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从资源论、环境论和能力论的单一视角,扩展到了多维,从静态拓展到了动态,从总体的优势研究,逐步向比较优势、竞争力等研究方向细化,进入理论研究的国际前沿。
关键词:
企业优势 本源 同质要素 价值量动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毅 穆怀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肩负着解决农村居民养老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的政策目标,同时还承担着带动农村消费与扩大内需的战略任务。根据2011年截面数据消费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平均每增加1亿元,当年可以拉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8亿元左右。同时,农村居民上一年度消费水平对当年消费产生正的影响,影响系数为1.2倍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加大宣传和制度建设形成农民持久老年收入增加预期、稳定农村消费形成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预期等,减弱农民养老预防性储蓄,拉动农村消费与内需增长。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居民消费 乘数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锋 雷晓康 周明
基于甘肃省会宁县1 042个参保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社会资本包括归属感、互惠、信任、网络规模和乡村秩序5个因子。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搜寻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的主要渠道;社会资本诸因素中,归属感、互惠、信任和乡村秩序4个因子对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有正效应;除去乡村秩序因子外,社会资本其他因子对农村居民的忠诚度均有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强 张开云 周杨
养老担忧度是个体对养老所面临的预期困境的担心程度,是从精神生活方面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2023年全国8个省24个县3629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传统保障、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表明,72.6%的农村居民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较高。传统保障、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健康状况越差、子女数量越少、家庭储蓄越少、社区交通越不便捷的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越高;年龄越大、兄弟姐妹数量越少、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越低。在养老保险层面,参保群体的养老担忧度较低,制度的公平性越高、期望值越高、满意度越高,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越低。因此,需要重视传统保障和养老保险的协同作用,构筑更具韧性的双重保障体系来有效应对养老风险的扰动和冲击。
关键词:
传统保障 养老保险 养老风险担忧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高娜娜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来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控制了个人、家庭和地区变量后,企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对参保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要远高于新农保对参保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与此同时,本文发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低消费群组和高消费群组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的抑制效应更大。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养老保险制度 居民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高娜娜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来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控制了个人、家庭和地区变量后,企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对参保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要远高于新农保对参保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与此同时,本文发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低消费群组和高消费群组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的抑制效应更大。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养老保险制度 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玉锋
本文运用对1042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信任对农居保制度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有三大发现:第一,通过因子和均值分析发现,农民的信任可以分为特殊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农民的特殊信任水平最高,政治信任水平次之,社会信任水平最低;第二,基于回归分析发现,农民的特殊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对农居保制度满意度均有正效应;第三,农民的特殊信任和政治信任对忠诚度有正向影响,但社会信任对忠诚度没有影响。本文从信任视角对农居保制度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任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满意度 忠诚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桂宏 孙萍萍
本文从农村居民养老意愿选择的主观因素切入,分析影响居民社会化养老意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社会态度对社会化养老意愿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对自我生活状态评价越高,其社会化养老意愿越低。对政府及政府干部信任度越高,越倾向于社会化养老。因此,基层政府及乡村干部应以民生为己任,构建适合农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取得民众的社会信任,是社会化养老得以可能的保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晨
建立完善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文章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保险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蕾
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需求意愿,除了与相关制度安排有关,还受制于其养老观念,后者往往受到居民个人及家庭特征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社会养老保险需求意愿的Log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一方面,居民受教育程度、年龄以及性别等因素均会影响其需求意愿,另一方面,农村传统"养儿防老"观念依然存在,而耕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其芳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商业养老保险 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敏 李磊 李连友 刘中海
文章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与社会福利指数综合测算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水平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有效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具有正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未来40年间,财政补贴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指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东、中、西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度。但从目前的保障水平来看,财政补贴缩小地区福利不平衡的再分配效应发挥还不明显,加强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与其他社会福利政策的协同联动,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是避免地区间福利不平衡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