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2)
- 2023(11787)
- 2022(10014)
- 2021(9086)
- 2020(7411)
- 2019(16387)
- 2018(16306)
- 2017(29586)
- 2016(16493)
- 2015(18550)
- 2014(18332)
- 2013(17297)
- 2012(16121)
- 2011(14862)
- 2010(15211)
- 2009(14355)
- 2008(13875)
- 2007(12652)
- 2006(11419)
- 2005(10806)
- 学科
- 济(63011)
- 经济(62911)
- 管理(47267)
- 业(42506)
- 企(34170)
- 企业(34170)
- 中国(23774)
- 农(19493)
- 地方(19341)
- 制(17403)
- 业经(17304)
- 方法(16900)
- 财(16825)
- 数学(13630)
- 数学方法(13439)
- 银(13269)
- 银行(13255)
- 农业(12960)
- 融(12906)
- 金融(12903)
- 行(12883)
- 体(11922)
- 教育(11764)
- 贸(11630)
- 贸易(11618)
- 发(11604)
- 环境(11481)
- 学(11233)
- 易(11199)
- 理论(11066)
- 机构
- 大学(224601)
- 学院(224275)
- 济(89061)
- 经济(86882)
- 研究(80646)
- 管理(78845)
- 理学(65782)
- 理学院(64933)
- 管理学(63691)
- 管理学院(63254)
- 中国(60522)
- 京(48841)
- 科学(46571)
- 财(45303)
- 所(40047)
- 江(37303)
- 中心(36261)
- 范(35599)
- 研究所(35452)
- 师范(35310)
- 农(34241)
- 财经(33801)
- 北京(31542)
- 经(30353)
- 州(29793)
- 院(29373)
- 业大(29012)
- 师范大学(28025)
- 经济学(26924)
- 农业(26115)
- 基金
- 项目(139802)
- 研究(111307)
- 科学(110685)
- 基金(96968)
- 家(82087)
- 国家(81261)
- 社会(69931)
- 科学基金(69893)
- 社会科(66160)
- 社会科学(66150)
- 省(57597)
- 教育(53831)
- 基金项目(50040)
- 划(47868)
- 编号(47669)
- 成果(41593)
- 自然(40793)
- 自然科(39815)
- 自然科学(39807)
- 自然科学基金(39038)
- 资助(38588)
- 发(35728)
- 课题(35478)
- 重点(32331)
- 制(31489)
- 部(30860)
- 创(30268)
- 年(29972)
- 发展(29276)
- 项目编号(28994)
共检索到37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当前,我国学术治理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锦标赛制特征,并对学术人员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某研究型大学的个案研究,试图揭示作为学术人员主体的大学青年教师在这种特定模式下学术发展的真实状态,并进而发掘背后的因果机制。研究认为:学术锦标赛制采取利益捆绑机制,将国家目标、大学组织目标和大学青年教师个体目标三者统一起来,产生强激励并促进学术产量繁荣;但学术锦标赛制也给大学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带来深层危机,即卓越主义捆绑了大学青年教师的灵魂,使他们部分放弃了培养人才的使命和学术责任,学术行为趋于急功近利,从而妨碍了真正的学术创新。
关键词:
学术锦标赛制 大学青年教师 学术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陈先哲
我国大学学术治理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锦标赛制特征。在学术锦标赛制下,不同层类大学的学术制度供给具有明显的差异:偏研究型的大学建立了内部学术锦标赛制,放大了制度激励效果;偏教学型的大学的学术制度流于形式,消解了制度激励效果。但无论是在哪种层类的大学,以少数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学术锦标赛制设计与多数青年教师的利益偏好和价值信念并不吻合,青年教师的制度认同度普遍较低,其学术行动多属于制度压力下的应激行动,不利于长远的学术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由于国际学术劳动力市场日趋紧张,学术人的入职环节越来越具有锦标赛制特征。相对于美国和德国,我国大学教师不仅在入职聘用环节,而且在学术的业绩考核、晋升、薪酬发放等整个过程,都带有一定的锦标赛制特征。除此之外,国家、地方政府以及高校行政部门,还通过设置一个带有等级性的人才项目支持系统,对各类学术职业人群施予了更为强大的竞争压力。这种泛化的锦标赛制固然有其效率主义或让少数人尽快脱颖而出等方面的制度优势,但长远来看,未必有利于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以及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成长。
关键词:
学术等级系统 学术晋升 锦标赛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产量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何方?曾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有力解释的锦标赛制理论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视角。中国学术治理模式采用了多重"委托-代理"机制,符合锦标赛制的技术前提,因而具有典型的学术锦标赛制特征。中国学术锦标赛制的激励逻辑在于通过信念共识和利益联结,将国家宏观目标、大学组织中观目标和学术人员微观目标三者统一起来,产生强激励并推动学术高速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中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基金类投资机构的快速成长,进而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也逐渐成为行为金融学界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在比较标准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基金风险选择的因素,着重讨论了基金排名,即锦标赛制度对基金经理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文章基于Falk的效用模型分别讨论了在外生,内生的比较标准和混同均衡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如何改变自己的风险水平。经过研究发现,在不存在混同均衡博弈的情况下,前一期表现优异的基金会相对于表现较差的基金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在考虑混同博弈的情况下,前一期表现优异的基金会相对于表现较差的基金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2007年至2010年中国封闭基金的数据证明了前一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佳雯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其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为了实现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有效管理,在高职院校层面,需要完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推动高职院校人事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学术权力的保护,构建起互动治理体系;在青年教师层面,需要注重自身学术能力培养,高效利用时间,合理规划工作和个人生活,提高心理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学术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宝剑
在分析政治晋升锦标赛制度的内涵及其实施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地方官员的总效用函数,探讨了地方官员的综合利益。利用政治晋升负外部性模型,分析了中央政府主要以经济产出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制度,必然导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结果,最后有针对性总结了晋升锦标赛制度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
政治晋升锦标赛 地方官员激励 经济业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现实市场定价具有明显的锦标赛制特征,其价格主要或仅仅与劳务或产品所属等级相联系,在劳动市场上还表现为工资随职位提升而呈跳跃式增加;因此,它既不遵循生产成本原则或劳动投入原则,也不遵循客观功用原则或产出贡献原则,从而是不公平的。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基于抽象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将高管的高薪与高能力相联系,并以教育水平来说明其能力大小。但是,由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来解释市场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具有严重的逻辑缺陷,更无法得到经验事实的支持;相反,通过考察自由市场中的权力结构以及权力碎片化的衍生效应,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市场中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真正原因。同时,锦标赛制定价还会激发过度竞争,激发短期功利行为,激发各种打埋伏行为和非道德行为,并导致相互间的信任不足与合作不畅等,从而往往是无效率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琰
为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卓越教学,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著名大学纷纷遵循"教与学学术"思想开展了一流学科卓越教学探索。近年来,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为实现一流学科卓越教学,通过搭建虚拟+实体+基层的教与学学术共同体平台、实施项目制、培育支持性教学文化以及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源支持,形成了系统、全面、有效的卓越教学发展路径。
关键词:
都柏林大学 一流学科 教与学学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郭路 孔祥贞
当前我国学术界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的浮躁现象根源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实行的学术锦标赛制度。锦标赛作为一种"强激励"措施,能促使研究人员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但学术活动作为专业化行为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如果缺乏配套措施鉴定学术质量,学术锦标赛就变成单纯的数量比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职称竞争模型刻画了上述特征,发现中国学术界的真正繁荣有赖于同行评议、终身教职等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锦标赛 学术研究 同行评议 终身教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晋
就现实而言,仅凭职业良心并不能很好地促成教师专业发展。除却职业良心等普遍性知识,还有诸如出身师承、论资排辈以及在非正式结构中的地位一类的地方性知识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制度情境是晋升锦标赛,这项制度支撑起了庞大的教育系统的运作,保证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质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但是,晋升锦标赛制度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需要引入综合指标、利用第三方评估和加强竞争筹码等方式来规约晋升锦标赛赛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芸 杨冠琼
任何政策都是具有不同信念或政策偏好的博弈参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博弈均衡。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正是具有不同信念的博弈参与人之间博弈所形成的一种均衡。导致这种均衡的机制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锦标赛激励在目标具有可分离且任务单一的情形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在多目标或目标间具有相互影响的情形下,锦标赛激励在不同情形下会引发不同的严重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激励机制,由于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判准则,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外部效应,其中重要的包括激励的有偏性、短期行为及其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人为制造绩效以及退出竞赛等,造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要素被严重忽视,从而导致基础教育发展失衡。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有偏性 基础教育 发展失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雨
学术资本主义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与市场进行联姻的结果,作为高校主体的青年教师遭遇来自教师地位、教师角色、价值观、教师群体间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国家制定相关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政策、高校制定符合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制度和青年教师转变自身角色观念等是摆脱发展困境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务均
学术锦标赛内生于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及其绩效考核实践。政绩导向的绩效评价以及与之衔接的资源配置机制,迫使学术锦标赛异化成容易衡量政绩和进行指标排名的"科研竞赛",引导高校核心行动者走向追逐科研增长而漠视人才培养责任和使命的行动选择。大学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育人竞赛"才是学术锦标赛的核心内涵和大学发展的基本逻辑。为此,必须改进高校领导考评制度与体系,转变大学校长的任务环境和激励偏好,使大学及其办学活动回归人才培养的本质,从而真正实现育人中心地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力 杜芃蕊 于东红
一流学科成就一流大学。哈佛大学注重围绕内涵发展学科。哈佛以法治、民主和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保障,以形成卓越学术共同体作为理念先导,在尊重学术权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系的办学自主权,紧密围绕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教育等内涵推进学科发展。哈佛经验表明:构建卓越学术共同体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办学者需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围绕形成大学制度、办学理念和学科组织逐渐提升整体办学质量;作为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在运行机制;学科发展需要保持忧患和竞争意识;办学者应与时俱进地理性审视大学文化传统与学科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