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7)
- 2023(4389)
- 2022(3491)
- 2021(2917)
- 2020(2238)
- 2019(4915)
- 2018(4624)
- 2017(8302)
- 2016(4164)
- 2015(4757)
- 2014(4778)
- 2013(4866)
- 2012(4985)
- 2011(4805)
- 2010(5107)
- 2009(4934)
- 2008(4616)
- 2007(4214)
- 2006(4147)
- 2005(4028)
- 学科
- 济(49542)
- 经济(49520)
- 地方(14768)
- 管理(11737)
- 地方经济(11558)
- 方法(11243)
- 数学(10094)
- 数学方法(10073)
- 中国(8557)
- 业经(8514)
- 业(7833)
- 学(7549)
- 农(7454)
- 经济学(6145)
- 农业(5789)
- 发(5751)
- 企(5618)
- 企业(5618)
- 环境(5397)
- 融(5194)
- 金融(5194)
- 产业(4639)
- 制(4585)
- 体(4485)
- 发展(4299)
- 展(4293)
- 和(4171)
- 银(4152)
- 银行(4151)
- 行(4099)
- 机构
- 学院(75927)
- 大学(75669)
- 济(45989)
- 经济(45289)
- 研究(31060)
- 管理(25371)
- 中国(23170)
- 理学(21192)
- 理学院(20937)
- 管理学(20680)
- 管理学院(20534)
- 财(18267)
- 经济学(16401)
- 科学(15718)
- 所(15457)
- 京(15268)
- 财经(14486)
- 经济学院(14398)
- 研究所(13757)
- 经(13057)
- 中心(12856)
- 江(11425)
- 院(10726)
- 财经大学(10542)
- 北京(9969)
- 社会(9924)
- 科学院(9807)
- 范(9633)
- 师范(9587)
- 经济研究(9421)
- 基金
- 项目(43953)
- 科学(35147)
- 研究(33211)
- 基金(32712)
- 家(27640)
- 国家(27432)
- 社会(24592)
- 科学基金(23532)
- 社会科(23351)
- 社会科学(23345)
- 基金项目(16459)
- 省(16448)
- 教育(13977)
- 资助(13437)
- 划(12961)
- 自然(12492)
- 自然科(12177)
- 自然科学(12175)
- 自然科学基金(11955)
- 编号(11888)
- 济(11822)
- 经济(11731)
- 发(11377)
- 国家社会(10967)
- 发展(10074)
- 重点(10054)
- 展(9960)
- 部(9754)
- 成果(9709)
- 课题(8843)
共检索到127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朱戎
2009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外部环境恶化、国内周期性调整进一步深化等多重压力,但在宏观经济政策一揽子计划的强力刺激下,成功终止了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加速下滑的态势,开始步入"止跌触底→结构分化→底部振荡→前期复苏"的进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元春
中国宏观经济在政府强大的刺激政策作用下,于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止跌、触底",但这种局面并不坚实;在萧条和政策性救助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两面性——政策层面的反弹与市场层面的下滑并存,并没有进入"市场性反弹阶段",更没有步入稳定复苏的通道之中。在宏观经济两面性的作用下,很多传统的宏观经济传递机制和运行规律被打破,导致大量宏观变量出现"结构分化"、"相互冲突"的态势,全面复苏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分化与冲突的宏观变量在动态上的调整将导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底部振荡"的运行特征,并导致未来经济复苏将面临大量的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建伟
当前,我国金融数据与经济数据存在一定偏离,其原因何在?本文研究发现:新增社会融资主要由贷款贡献,新增贷款主要来自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占比有所下降;超预期信贷主要投向企业,国企是本轮信用扩张的主体;信贷行业投向中房地产占比下降,而普惠、绿色、制造业等具有政策导向的领域贡献增加;我国经济运行中没有“资金空转”,中国的货币乘数近年并未下降,资金也并未出现淤积于金融体系的现象,但新增信贷可能用于补缺债券融资和经营性现金流、偿还债务利息支出;当前中国经济虽然没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但也面临一些结构性压力;下一步我国宏观政策仍需继续发力稳增长,微观政策重在激发市场主体信心。
关键词:
货币信贷 经济复苏 资金空转 通货紧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东琪
2008年10月以来的"双松"政策和一揽子刺激计划已明显见效,经济在今年一季度触底后从二季度开始进入"V"型复苏,各项经济指标快速上行,救急任务基本完成,"短变量"目标基本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宏观调控要着力操作好"长变量",加快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控制短期政策放松的力度、方式和节奏,防范通货膨胀和大起大落,实现新一轮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全面复苏 稳健操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蒋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兴涛 张同健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主要呈现出:(1)与通胀预期不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晓光 刘元春 闫衍
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返扩张性增长轨道。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管控后,本轮中国经济复苏需要经历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常态化扩展三个不同阶段,而且在阶段转换上也可能会遭遇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这既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恢复性增长期,也是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本文对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对复苏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风险挑战进行了研判,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范剑平 祝宝良 牛犁 闫敏
稳增长政策以及换届效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将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今年年初以来,国际经济环境略有好转,我国稳增长政策支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7%,增幅低于预期。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以及换届效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将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温和复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于泽 刘元春 刘晓光 闫衍
2022年是中国经济面对“三重压力”、抵御超预期冲击的一年。一方面,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相关产业持续向好以及贸易顺差保持高位,为宏观经济企稳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大范围暴发、俄乌冲突扰动世界能源市场、高温干旱、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消费不足、信心减弱使得经济只实现了弱企稳,负向产出缺口持续,经济复苏进程较为缓慢。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红利窗口期,“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期,同时也是国际、国内发展动力结构性加速调整期,新发展格局进入加速落地期。一方面,“三重压力”,尤其是需求收缩问题在2023年将有所延续;另一方面,在疫情因素减弱、消费活力逐步恢复和系统性政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将得以全面修复,实现整体向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进一步稳定消费并构建与新发展格局激励相容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仍面临许多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段亚林
2012年前3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持续探底,但在消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渐趋平稳带来的外需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9月出现触底反弹,并在存货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强等因素的作用下,有可能出现2012年前3个季度回落超预期、第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亚行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4月4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23年亚洲发展展望(四月版)》显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回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提至5%。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9695.8亿元4月6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969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服务贸易逆差1449.2亿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8亿美元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8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209亿美元,升幅为0.66%。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2023年全国财政文化资金预算安排3933.7亿元1月3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财政文化资金预算安排3933.7亿元,比2022年增加3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96.6亿元,比2022年增加30.7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支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升至3.2万亿美元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12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报7187万盎司,较上月上升29万盎司。官方黄金储备已连续第14个月增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我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12月7日,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8.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CPI同比涨幅时隔7个月重回“1区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6%,PPI同比下降1.3%,连续两个月负增长。预计全年CPI同比增幅将在2%左右,明显低于3%的调控目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我国外贸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5月,我国进出口3.45万亿元,同比增长0.5%,月度进出口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4.7%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6.7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9.62万亿元,进口7.15万亿元,贸易顺差2.47万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