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9)
2023(10411)
2022(8067)
2021(7119)
2020(5642)
2019(12261)
2018(12019)
2017(21945)
2016(12357)
2015(13553)
2014(13100)
2013(12619)
2012(11352)
2011(10007)
2010(9764)
2009(9009)
2008(8727)
2007(7737)
2006(6891)
2005(6317)
作者
(40115)
(33468)
(33349)
(31438)
(21156)
(16167)
(14822)
(13127)
(12925)
(11622)
(11498)
(11039)
(10919)
(10643)
(10430)
(10362)
(10261)
(10005)
(9751)
(9624)
(8679)
(8377)
(8070)
(7776)
(7681)
(7382)
(7379)
(7297)
(6909)
(6843)
学科
(49880)
经济(49814)
管理(32649)
(32367)
(24238)
企业(24238)
方法(20144)
数学(17859)
数学方法(17715)
(17699)
中国(15709)
业经(13425)
农业(12374)
(12000)
(11620)
(10285)
贸易(10279)
(10040)
地方(9397)
(8779)
(8219)
产业(7706)
(7517)
银行(7461)
技术(7369)
(7363)
金融(7360)
环境(7286)
(7091)
发展(6968)
机构
大学(177797)
学院(176237)
(70461)
经济(69190)
研究(66843)
管理(61856)
理学(54398)
理学院(53730)
管理学(52474)
管理学院(52227)
中国(47978)
(46440)
科学(46028)
(37889)
农业(37348)
(36244)
业大(35830)
研究所(33704)
(29792)
中心(29291)
(26357)
农业大学(24632)
财经(24301)
(24013)
北京(23094)
(22512)
(22396)
经济学(22338)
科学院(21615)
(21569)
基金
项目(128806)
科学(100018)
基金(94845)
(88290)
国家(87589)
研究(83041)
科学基金(72653)
社会(54297)
社会科(51464)
社会科学(51448)
(50782)
基金项目(50129)
自然(50069)
自然科(48988)
自然科学(48966)
自然科学基金(48133)
(43703)
资助(37529)
教育(37226)
编号(30293)
重点(29986)
(27932)
计划(27572)
(27228)
(26970)
科研(25697)
创新(25379)
(24649)
科技(24549)
国家社会(23627)
期刊
(73167)
经济(73167)
研究(46653)
(43486)
学报(43379)
中国(36318)
科学(35107)
大学(30920)
学学(29834)
农业(29411)
管理(22430)
(21587)
(15751)
(14810)
金融(14810)
教育(14254)
业大(13232)
经济研究(13174)
业经(12995)
技术(12126)
财经(12027)
(11622)
农业大学(11425)
(10393)
问题(10311)
科技(9704)
中国农业(8127)
(7995)
林业(7993)
商业(7940)
共检索到25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时星  郜海燕  陈杭君  韩强  
【目的】研究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同振动时间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其采后物流运输提供参考。【方法】以‘园蓝’蓝莓为试材,将预冷处理后的果实挑拣、分装,按冰果比1.6∶1的比例装入泡沫包装箱中,密封。采用模拟运输的方法,将泡沫包装箱固定于运输振动试验台上,在2.5 Hz振动频率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长(12、24、36 h)的振动处理,以0 h处理为对照组。模拟运输振动试验结束后,立即测定不同振动时间条件下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将其余样品继续贮藏于(0±0.5)℃保鲜冰箱中,进行贮藏期试验,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莎  胡炜  李成林  朱夕波  赵斌  张少春  孙永军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在对照组(pH为8.4)、低pH胁迫组(pH为6.8、7.0、7.2、7.4、7.6和7.8)和高pH胁迫组(pH为8.6、8.8、9.0、9.2、9.4和9.6)的养殖水环境下,胁迫36 d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pH对刺参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pH 7.4~9.0范围内,刺参存活率为100%,随着pH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刺参存活率逐渐降低,当pH为6.8、7.0和9.6时,自第3天起,刺参处于过度应激状态,继而有死亡个体出现,至30 d时刺参死亡率为100%。不同pH显著影响刺参生长,刺参特定生长率随pH胁迫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当pH为9.0时,刺参出现负增长。各pH胁迫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pH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pH组中,以pH=7.4时刺参SOD和CAT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4.92±2.24)U/ml和(14.99±2.38)U/m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高pH组中,SOD和CAT活性分别以pH 8.8和9.0时最高,分别达到(72.90±1.10)U/ml和(15.68±0.89)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pH在7.4~9.0范围内是刺参存活与生长的适宜水环境,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刺参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刺参的死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冠初  张智猛  慈敦伟  丁红  杨吉顺  史晓龙  田家明  戴良香  
为明确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及衰老特性的影响,以花生品种花育2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究了开花期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D)、盐胁迫处理(S)和旱盐共同胁迫处理(DS)均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O_2~(-·)、MDA的含量。S处理和DS处理降低了叶片中SOD、POD、CAT活性,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降低;而D处理使叶片中SOD、CAT活性有所提高。复水10 d后,D处理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O_2~(-·)、MDA的含量较复水前下降,除可溶性蛋白外,D处理叶片SOD、POD活性和上述指标与CK差异不显著,但DS处理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O_2~(-·)、MDA含量与S处理均差异显著。收获期,D处理单株产量和出仁率与CK差异不显著,但DS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出仁率与S处理差异显著。分析DAT9的数据得出:干旱和盐胁迫对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SOD、POD、CAT活性和O_2~(-·)、MDA含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旱盐互作抑制了SOD、POD、CAT活性,加剧了对植物细胞膜的过氧化作用,MDA含量增加,最终降低了花生产量和出仁率。因此,盐胁迫下种植花生应及时补水,避免开花期干旱,减少盐胁迫、干旱胁迫和旱盐互作对花生的危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松恒  徐礼根  李雪芹  王俊刚  朱澜  贾晓琳  
In this study,the gas exchange,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all fescue cultivar,Houndog 5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ong-term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chlorophyll content,apparent quantum yield (AQY),the maximum carboxy...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聪  朱月林  杨立飞  刘正鲁  陈磊  
采用蛭石栽培,研究了100 mmol.L-1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膨大、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大小(长、宽、厚度)、重量及荚重在胁迫后期受到显著抑制,且种子干物质积累受抑制(15 d时)较豆荚(12 d时)晚;NaCl胁迫使各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升高的时期不同,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盐胁迫3~6和6 d时显著高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对照的时期分别在胁迫9~12和12 d,说明不同保护酶对NaCl胁迫的响应速度不同;NaCl胁迫下,O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春乐  郝丽珍  王萍  杨忠仁  李红艳  王六英  赵清岩  
为保护野生沙葱种质资源,探明其种子的耐盐能力及人工驯化栽培中适宜的土壤条件,以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沙葱种子,研究了盐胁迫对沙葱种子生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沙葱种子在20~500 mmol/L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除20 mmol/L处理外,其他处理均达到显著差异,其中各处理的盐害率较对照分别高13.7%~99.0%;在20和50 mmol/L的盐胁迫处理下,萌发的沙葱种子SOD、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大于100 mmol/L的处理活性均低于对照;CAT活性则随NaCl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在20和50 mmol/L浓度的NaC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胡承孝  甘巧巧  易长城  
目的揭示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施钼对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低温处理2、4和6d时施钼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施钼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呈下降或突降趋势,说明施钼能使冬小麦通过正常的低温锻炼过程,有利于植株在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时维持较高的抗寒力;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雨  陈爱华  曹奕  吴杨平  姚国兴  王超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胁迫下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稚贝的生理状态和存活情况,了解其在不同盐度环境下养殖的可能性,研究了在7个盐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大竹蛏稚贝存活率以及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盐度为10的试验组24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94.74±5.27)%,96 h全部死亡;盐度为16试验组96 h存活率为(86.67±3.34)%;盐度为22、28以及34试验组,96 h全部存活;盐度为40试验组96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76.67±8.81)%;盐度为46试验组12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80.95±10.91)%,24 h全部死亡。可见大竹蛏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2~34。2)大竹蛏不同组织中SOD和CAT活性以肝胰腺最高,外套膜次之,鳃最低。盐度为28的试验组CAT、SOD活性趋于平缓,变化起伏小;盐度为16试验组CAT活性在6 h出现峰值,SOD活性波动振幅大,96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盐度为40试验组,CAT、SOD活性在3 h时出现升高,至96 h时低于初始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颖  禹霖  柏文富  李建挥  严佳文  聂东伶  吴思政  
【目的】研究不同蓝莓品种果实的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多酚组成的区别,为蓝莓产品开发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灿烂’‘乡铃’‘园蓝’‘昂丝萝’‘顶峰’5个适宜湖南种植的兔眼蓝莓品种果实为材料,采用直接测量法对5个品种蓝莓的品质特征(单果质量、含水量、硬度、总酸、可溶固形物、固酸比)进行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实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HPLC对果实中多酚组成进行分析。【结果】5个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多酚组成均有显著性差异。‘灿烂’和‘园蓝’果实较大,单果质量分别为1.72±0.07和1.14±0.08 g,固酸比较高,分别为6.33±0.37和5.09±0.10,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品种,它们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8.80±1.87%和40.51±0.38%以及40.11±1.02%和40.93±0.96%,抗氧化能力明显较弱,因此适合鲜食。‘乡铃’和‘昂丝萝’固酸比分别为4.49±0.45和4.80±0.11,含水量较低,分别为81.74±0.16%和82.40±0.24%,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为4.12±0.06 mg GAE/g、0.61±0.03 mg RE/g和1.09±0.03 mg/g以及3.73±0.14 mg GAE/g、0.97±0.02 mg RE/g和0.92±0.02 mg/g,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在5个品种中均为中等,因此既适合鲜食也适合果干类食品加工。‘顶峰’固酸比适中但含水量高达83.20±0.15%,果实中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63±0.13 mg GAE/g、0.72±0.02 mg RE/g和1.15±0.11 mg/g,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0.39±0.37%和50.99±1.29%,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另外4个品种,因此‘顶峰’适合果汁类功能食品加工。HPLC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中至少含有12种多酚,其中绿原酸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2种多酚,含量分别在45.77%和4.22%以上。‘灿烂’果实中的多酚组成最为复杂,至少有12种,‘园蓝’果实中仅检测出绿原酸和表儿茶素。【结论】不同蓝莓品种的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多酚组成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种植,对于消费水平高、鲜食蓝莓需求量大的地域和旅游区附近可适量加大推广‘灿烂’和‘园蓝’蓝莓种植面积,对鲜食蓝莓需求量少、以深加工为主的地域可推广种植种‘乡铃’‘昂丝萝’和‘顶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霞  郑坚  陈秋夏  孔强  叶延龄  
以无柄小叶榕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处理对无柄小叶榕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l胁迫(50mmol/L)处理7d后,无柄小叶榕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下降24%、31%和30%。低浓度NaCl处理并没有引起光化学猝灭(qP)和开放PSII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的下降;低浓度NaCl胁迫下无柄小叶榕Pn的下降主要是气孔因素引起的;高浓度NaCl胁迫(200mmol/L)处理7d后,Pn、Gs、Ci、qP和F'v/F'm分别下降了81%、54%、51%、72.7%和87.6%。表明高浓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丽红  王德斌  王定康  陈善娜  
以玉米幼苗为材料,研究热激对玉米幼苗在冷胁迫过程中的存活率、质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提高了玉米幼苗在冷胁迫中的存活率,表明热激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抗冷性。同时热激也提高了冷胁迫过程中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而降低冷胁迫过程中的质膜透性。表明热激通过抗氧化酶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破坏或破坏程度受到削弱,从而提高植物抗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慧  王妙媛  彭立新  林木强  阎国荣  
以胡卢巴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胡卢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1.0%时达到峰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0.5%时达到峰值。在0.5%的NaCl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使MDA含量减少并控制在较稳定的阶段。可见,盐胁迫下胡卢幼苗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减缓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其耐盐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杭君  王翠红  郜海燕  毛金林  周拥军  
【目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包装方法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贮藏包装方式,为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灿烂’蓝莓品种为试材,在(5±0.5)℃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不打孔聚乙烯(PE)保鲜袋、打孔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和不包装处理。通过分析营养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包装方式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蓝莓果实在低温贮藏条件下,采用PE保鲜袋包装能有效防止果实失水、延缓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变化,并能较好维持果实抗氧化性能,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不同包装方式对蓝莓贮藏品质存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贾秀琪  张宏叶  王丽  于兴达  王佩佩  张国松  尹绍武  
研究了在急性低氧1.5 h、5 h和慢性低氧3 d下,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5种组织(心、脑、肝、鳃和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和ATP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急性低氧暴露1.5 h时,河川沙塘鳢SOD和GPX的活力在各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CAT活力在心、鳃和肝3种组织呈现显著升高(P<0.05),ATP酶活力在心和肝组织极显著升高(P<0.05),其它4种组织的CAT、GPX和AT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学锋  陈海刚  蔡文贵  秦洁芳  贾晓平  
为探讨鱼体抗氧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对水体中汞胁迫的响应机制,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汞离子对红鳍笛鲷幼鱼[体长为(4.95±0.79)cm,体重为(4.57±2.02)g]的急性毒性及对鱼体肝脏、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静水实验条件下,汞离子对红鳍笛鲷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040mg/L。汞离子暴露6h时,各浓度组的肝脏SOD酶活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随暴露时间的增加,低浓度组SOD的活性变化较小,而高浓度组鱼体肝脏SOD的活性出现被诱导或被抑制的现象,表明鱼体在高浓度汞胁迫下抗氧化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