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3)
- 2023(10005)
- 2022(7999)
- 2021(7307)
- 2020(6104)
- 2019(13218)
- 2018(13279)
- 2017(25103)
- 2016(13398)
- 2015(14875)
- 2014(14744)
- 2013(14789)
- 2012(13498)
- 2011(11821)
- 2010(12269)
- 2009(11652)
- 2008(11930)
- 2007(11232)
- 2006(10039)
- 2005(9190)
- 学科
- 业(83474)
- 企(66772)
- 企业(66772)
- 济(65761)
- 经济(65686)
- 管理(53137)
- 农(46244)
- 农业(31008)
- 业经(28816)
- 方法(28068)
- 数学(20523)
- 财(20383)
- 数学方法(20322)
- 技术(19647)
- 务(16271)
- 财务(16256)
- 财务管理(16246)
- 企业财务(15332)
- 中国(14305)
- 策(13895)
- 制(13583)
- 划(11951)
- 技术管理(11828)
- 理论(11775)
- 体(11398)
- 和(11315)
- 农业经济(10963)
- 贸(10963)
- 贸易(10959)
- 易(10732)
- 机构
- 学院(207201)
- 大学(194992)
- 济(92727)
- 经济(91228)
- 管理(87585)
- 理学(75640)
- 理学院(75036)
- 管理学(74083)
- 管理学院(73727)
- 研究(62076)
- 中国(52605)
- 农(50953)
- 京(40246)
- 财(39124)
- 农业(38705)
- 科学(36506)
- 业大(35462)
- 江(33000)
- 财经(31262)
- 所(31178)
- 中心(30287)
- 经(28295)
- 研究所(27942)
- 经济管理(27154)
- 经济学(26890)
- 州(25307)
- 经济学院(24544)
- 北京(24502)
- 商学(23819)
- 商学院(23628)
- 基金
- 项目(133531)
- 科学(107368)
- 研究(100961)
- 基金(98106)
- 家(84000)
- 国家(83056)
- 科学基金(73604)
- 社会(67074)
- 社会科(63406)
- 社会科学(63389)
- 省(55017)
- 基金项目(52093)
- 自然(45948)
- 自然科(45004)
- 自然科学(44996)
- 自然科学基金(44252)
- 教育(43598)
- 划(42712)
- 编号(41872)
- 资助(38644)
- 业(35156)
- 创(31822)
- 成果(30880)
- 发(29919)
- 部(29729)
- 农(29359)
- 创新(28886)
- 重点(28775)
- 国家社会(27986)
- 制(27685)
- 期刊
- 济(112526)
- 经济(112526)
- 农(55655)
- 研究(53751)
- 中国(42579)
- 农业(38036)
- 管理(34554)
- 财(32337)
- 科学(29359)
- 学报(27314)
- 业经(26375)
- 技术(23269)
- 大学(22451)
- 学学(22033)
- 融(19780)
- 金融(19780)
- 业(19733)
- 技术经济(15381)
- 经济研究(15220)
- 财经(15217)
- 问题(14903)
- 农业经济(13870)
- 农村(13751)
- 村(13751)
- 教育(13535)
- 经(13240)
- 世界(12522)
- 版(11178)
- 现代(10879)
- 经济问题(10726)
共检索到310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应彪 赵学观 徐丽明 侯兴杰
从振动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振动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从农作物播种、种子加工、果实收获、农业物料定向排序等方面,总结了振动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农业物料在振动作用下的排序及定向原理。研究认为,由于农业物料种类繁多,外观特征复杂,形状不规则,质地不均匀,物理参数难于测定,给振动力学和数学模型的建立增加了难度,应加大对农业物料的优化设计和物料力学特性的基础性研究,建立振动力学和数学模型。总之,振动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物料特性相互融合,可以实现作物播种、收获、种子定向排序、施肥、耕作等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彦平 白由路 高祥照 卢艳丽 王磊 王贺 杜君
该文从植物外部生长参数的测量、植物营养胁迫诊断、病虫害监测及杂草识别、果蔬采摘机器人、农产品品质监测与分级等几个方面,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农业生产 应用与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雷
本文通过农业生产中对蔬菜嫁接机器人嫁接幼苗接缝进行自动识别、检测技术的研究,为装配机器视觉系统的全自动嫁接机器人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机器视觉 嫁接机器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正波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特有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为农业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分析了GIS在国际国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和特点,探讨了其在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GIS在农业信息统计、资源管理、环境评估和灾害预测方面已得到充分应用。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GIS的功能、可视化程度、共享程度、推广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今后GIS将在智能化、三维化、网络化和便携化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正波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特有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为农业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分析了GIS在国际国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和特点,探讨了其在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GIS在农业信息统计、资源管理、环境评估和灾害预测方面已得到充分应用。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GIS的功能、可视化程度、共享程度、推广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今后GIS将在智能化、三维化、网络化和便携化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晶荣 鲍旺虎 徐刚
目前,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利益结合方式,即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作为赊方,将生产资料,如种苗、种畜(禽)等先赊给农户,并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户则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贵荣
农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服务于现代大农业生产发展战略的新兴领域,也是应用地质学研究领域发展方向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已为我国的大农业生产作出了一系列贡献,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了多年来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农业地质基本概念,国内外农业地质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并着重对农业地质环境背景,非传统新型矿物肥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地质灾害的研究在我国现代大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应用作了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
农业地质 现代大农业 开发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敬桂 齐栋梁
正确认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特征,是我们科学制定政策和合理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文章通过对湖北农业生产状况的调查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投入比例高于资本投入的小农经济的特征已经发生改变,资本投入已成为决定和影响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建锋
现货市场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强化了我国农业生产盲目性、分散化的特征。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弥补了现货市场的缺陷,有利于订单农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计划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农业生产 风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G.T.Roberson 崔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乃诠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地区以上的农牧渔业研究与开发机构1130个,职工12.8万人,其中科技人员9万人。1979-1988年共取得国家、部门奖励的科技成果2373项,其中受到国家奖励的310项。这些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栗云端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粮食的持续增产,粮食生产总量已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是由于过分依赖施用化肥、农药来增加产量,以及重金属污染等,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所以,在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相当严重的情况下,粮食质量安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特别是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粮食安全不容忽视。笔者提出国家的顶层设计应把"粮食质量安全"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农业生产者"健康农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监测,并通过立法手段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等。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粮食 质量安全 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秀路 武宵旭 葛鹏飞 王小腾
本文考虑到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使用2003—2013年农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三大农业区域的最优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指出,北方农业区应发展以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为主的节水灌溉;南方农业区应实施喷灌;随着北方和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土渠进行改良的渠道防渗已不再促进农业生产;西部农业区应优先发展渠道防渗和微灌,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农业区,利用渠道防渗改良传统土渠,可以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节水灌溉 农业区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