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2)
2023(5405)
2022(4485)
2021(4336)
2020(3371)
2019(7666)
2018(7291)
2017(13906)
2016(7771)
2015(8708)
2014(8636)
2013(8606)
2012(8129)
2011(7054)
2010(7537)
2009(6974)
2008(7372)
2007(6718)
2006(6144)
2005(5639)
作者
(20573)
(17126)
(17091)
(16519)
(11227)
(8027)
(7784)
(6573)
(6452)
(6369)
(5737)
(5718)
(5623)
(5555)
(5516)
(5153)
(5151)
(4997)
(4865)
(4843)
(4343)
(4177)
(4130)
(3990)
(3958)
(3899)
(3859)
(3761)
(3447)
(3390)
学科
管理(30538)
(29112)
经济(29084)
(29013)
(25043)
企业(25043)
(23718)
财政(12541)
(11858)
(10517)
财务(10502)
财务管理(10459)
中国(10450)
(10175)
(10012)
企业财务(9963)
(9586)
地方(8943)
方法(8851)
业经(8200)
农业(7658)
数学(7309)
数学方法(7172)
制度(6440)
(6440)
(6228)
(6216)
银行(6215)
及其(6200)
政策(6078)
机构
学院(107540)
大学(103985)
(46896)
经济(45824)
管理(42142)
研究(36948)
理学(35219)
理学院(34890)
管理学(34516)
管理学院(34279)
(32487)
中国(30230)
(21503)
财经(20880)
科学(19297)
(18699)
(18461)
(18171)
中心(16800)
研究所(15538)
财经大学(14791)
(13927)
北京(13925)
(13861)
(13613)
经济学(13435)
(13174)
师范(13116)
(12901)
经济学院(11967)
基金
项目(61597)
研究(50173)
科学(48637)
基金(43653)
(36118)
国家(35753)
社会(31276)
科学基金(31055)
社会科(29667)
社会科学(29660)
(24103)
教育(22814)
基金项目(21767)
编号(21658)
(19568)
成果(19360)
资助(18387)
自然(18293)
自然科(17836)
自然科学(17832)
自然科学基金(17515)
课题(15574)
(14484)
(13990)
(13823)
重点(13699)
项目编号(13394)
(13031)
(12918)
(12814)
期刊
(59698)
经济(59698)
研究(38822)
(29933)
中国(24868)
管理(17394)
(14305)
金融(14305)
(13655)
教育(12412)
科学(11676)
学报(10885)
财经(10688)
业经(9804)
经济研究(9632)
大学(9305)
农业(9129)
(9084)
技术(8988)
学学(8711)
(7648)
财政(7648)
会计(7268)
问题(7243)
(7199)
财会(6977)
国际(6013)
(5996)
现代(5693)
(5334)
共检索到182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当前,中央已明确提出了振兴财政的战略目标。然而在“九五”期间要实现这一目标依然相当艰巨。根据我们的预测,在现行税制体系下,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继续下滑。若要实现基本消灭赤字的目标,则总支出中的债务依存度,将从1994年的18.6%,上升到2000年的32.6%(以1994年支出占GDP比重为计算依据),或41%(以1991年支出占GDP比重为计算依据)。中央财政占国家财政的比重,能否在1994年、1995年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依然不容乐观。其主要理由是:第一,将一些同城市化与市场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税种划为地方税,会使中央财政所占比重下降。根据我们的测算,第三产业对财政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季   成丹   郭艳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陆续出台多份重磅文件,采取了包括财政支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东北振兴发展。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带动下,辽宁全面振兴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理清财政支持全面振兴的路径,找准财政政策发力点,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为此,本文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视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支持辽宁全面振兴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对辽宁全面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据此提出了财政支持辽宁全面振兴的前进路径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叶翠青  汪文志  杨思雅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大事,必须坚持把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我国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定位、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要保障和遵循,对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颂东  
乡镇财政自分设以来 ,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规范等原因 ,乡镇财政运行遇到了较大困难 ,严重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行使。因此 ,加快经济发展 ,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使乡镇财政重焕生机已迫在眉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钱袋子"的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意义与财政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提出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浩杰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为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在深刻认识其现实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进行阐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思路和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福  
本文首先从公共产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振兴东北中财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其次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优惠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政策支持东北振兴的工具选择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光熙   梁倩   周梦迪  
既有文献多关注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支持方式、存在的问题等,忽视了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评估。本文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研究期内,乡村振兴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发展不协调,空间差异较大的问题;第二,乡村振兴财政政策不仅促进了本地区乡村振兴,还带动了相邻地区的乡村振兴;第三,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主要通过产业带动、治理规范和减贫增收渠道实现,文明教化和生态改善的渠道效应不显著;第四,当人力资本大于11.77时,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显著增强。因此,建议在加大乡村振兴财政支出的同时,还须重视地区间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空间协调;调整乡村振兴财政支出结构,乡村振兴财政支出要更多倾向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远根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新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畅通国内大循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较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是推进乡村振兴,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而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可以而且能够从加大财政投入总量、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方面充分发挥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财政通过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完善支持土地要素流转和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机制,解决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增加农民收入,提振农村消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国内大循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畅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闫婷  
脱贫攻坚的如期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是乡村振兴财政政策发挥成效的有力体现,乡村振兴财政政策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支撑。本文选取63份中央级别财政政策文本为样本,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法,从基本政策工具和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涛  
财政税收政策,在经济调整中起到有效且积极的重要作用。同时,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更能有效的帮助实现农业积极的转型升级,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条件。文章从现行农业税收政策的问题入手,针对无偿投入、融资等方向进行分析,为财政税收在农业转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萍  韦宁卫  
乡村振兴战略与休闲农业具有耦合互动关系,并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广西休闲农业的审视和反思,结合实地调查,发现广西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制度体制及体系不完善,特色不够、精品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低,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广西要抓住机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财税制度改革,加大财政对休闲农业的投入力度,推进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鲍曙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就时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认识一脉相承且不断深化的过程;就空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多个层次和多个主体,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就整体发展战略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衔接。财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政策性和工具性层面、制度性和体制性层面、政治性和功能性层面而言,财政都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应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供给,通过财政引导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晶  杨德宁  
2017年以来,山东省东营市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山东省农村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为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有力推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017年,财政部门累计安排"三农"资金17.55亿元,同比增长8.6%。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2元,同比增长8.4%。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穆新军  
重塑新的利益格局——振兴财政的一种思路穆新军财政陷入困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如何走出当前困境,各方人士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对策和考虑。但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摆脱财政困境,振兴财政,目前的一条可行思路就是对现有利益主体进行果断的调整,重塑新的利益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