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0)
- 2023(6264)
- 2022(5222)
- 2021(5192)
- 2020(4153)
- 2019(9643)
- 2018(9565)
- 2017(17779)
- 2016(9993)
- 2015(10780)
- 2014(10838)
- 2013(10539)
- 2012(9728)
- 2011(8401)
- 2010(8917)
- 2009(8553)
- 2008(8995)
- 2007(7783)
- 2006(7405)
- 2005(6774)
- 学科
- 管理(33216)
- 济(31981)
- 经济(31933)
- 业(29053)
- 财(28491)
- 企(25053)
- 企业(25053)
- 税(21926)
- 税收(20484)
- 收(20308)
- 财政(15189)
- 制(13475)
- 农(12903)
- 政(12481)
- 务(12362)
- 财务(12349)
- 财务管理(12307)
- 中国(12036)
- 企业财务(11723)
- 体(9251)
- 方法(9104)
- 业经(9082)
- 策(8817)
- 地方(8654)
- 体制(8064)
- 银(8048)
- 银行(8047)
- 农业(8016)
- 数学(7956)
- 数学方法(7798)
- 机构
- 学院(126092)
- 大学(122760)
- 济(53939)
- 经济(52712)
- 管理(45806)
- 研究(45205)
- 财(42413)
- 中国(37749)
- 理学(37643)
- 理学院(37287)
- 管理学(36829)
- 管理学院(36563)
- 财经(26881)
- 京(25541)
- 经(24110)
- 科学(24032)
- 所(23061)
- 江(22449)
- 中心(20420)
- 研究所(19449)
- 财经大学(19182)
- 省(17831)
- 农(17427)
- 州(17223)
- 北京(17108)
- 经济学(16209)
- 院(16197)
- 范(15938)
- 师范(15851)
- 财政(14685)
- 基金
- 项目(70238)
- 研究(57670)
- 科学(54695)
- 基金(49123)
- 家(41032)
- 国家(40616)
- 社会(35282)
- 科学基金(34742)
- 社会科(33425)
- 社会科学(33418)
- 省(27248)
- 教育(26205)
- 编号(25332)
- 基金项目(24236)
- 成果(23488)
- 划(22484)
- 资助(20714)
- 自然(19970)
- 自然科(19466)
- 自然科学(19459)
- 自然科学基金(19092)
- 课题(18055)
- 性(17613)
- 项目编号(15894)
- 部(15808)
- 重点(15592)
- 制(15431)
- 发(15247)
- 年(15242)
- 创(14594)
共检索到225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兴文 张效忠
甘肃革命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贫困面广、贫困度深,而且自我"造血"能力较差,财政自给率非常低,财政保运转、促发展任务严峻,迫切需要中央和省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和发展能力创造条件。笔者认为,振兴甘肃革命老区的财税政策应当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用力,分别是扶贫攻坚、生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明
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切实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甘肃革命老区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农民收入低",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同时",三农"问题也是甘肃革命老区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对甘肃革命老区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甘肃革命老区三农现状和制约解决革命老区三农问题的突出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肃 革命老区 三农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崇明 罗元义 王勇群 李水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本文通过对四川境内的川陕革命老区①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制约老区发展的主要财税问题,并从完善发展机制、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角度给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艳荣 朱洪革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是重振重工业传统优势,同时培育接续产业。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及重工业投资需求规模巨大,因而需要国家提供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本文认为,我国应实行宏观与区域有别的财税政策,即总体上实施稳健的财税政策,而区域上选择性地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
振兴东北 区域性 积极财税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叶生英
革命老区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地区,也是国家的重点扶持地区。赣南苏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这片为共和国创建和成长作出巨大贡献的红土地还处于"后发展、欠发达"的状态。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系统描绘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路线图",为赣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体富 王海勇
公共产品理论为中央财政介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坚持市场导向和比较优势的原则下,我们需要找准财税政策的切入点。对于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我们应明确其各自的作用范围和作用力度,适时适度地加以选择。
关键词:
振兴东北 比较优势 财政支出 税收优惠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开
本期高培勇先生以他学者的敏锐,从1-9月份我国GDP增长较快的现状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孙开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政策思考》一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以上是两个热点问题,也是对国家宏观经济问题问沿性的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海星 谷成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合理布局和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选择。东北老工业企业以装备制造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面临着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企业重组,资源开采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职工安置,以及解决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财税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因地制宜地给予东北地区一定的财税政策支持,将有利于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为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希宁
陕甘宁革命老区拥有储量丰富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是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重要地区。目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1—2020》已编制完毕并即将获得国家批复。基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思考,在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过程中应当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大力推进该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斌磊 张启正 袁菱苒 刘晓光
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系统回顾革命老区发展历程,总结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总体上呈现出体系化、全面化、层次化的特征。在党的坚强领导和老区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下,老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等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重点革命老区实施振兴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发展政策的创新举措,本文利用2000~2018年县、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老区振兴规划进行政策评估。研究发现,以5个重点革命老区国家级振兴规划为代表的支持政策,通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与旅游业发展以及城镇化,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加快增长,并通过促进三农事业、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等途径全面提高民生福祉。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规划的内涵,为下一阶段全面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国更大范围内针对欠发达地区赶超发展的政策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柳靖 李玲
左右江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地处桂黔滇三省区交界处,为左江、右江、红水河三江汇聚之地,处华南、西南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的中心地带,更是我国西南地区通边达海的重要通道和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地带。虽然老区具备优势的区域地理位置,但仍属于老、少、边、山、穷的欠发达地区。如何用好各项税收政策,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桂黔滇三省区税务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调研课题之一。本文以百色市为例,提出振兴老区的政策建议。一、老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启正 袁菱苒 胡沛楠 龚斌磊
本文基于1999-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赣闽粤、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五大重点革命老区的振兴规划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当地农业带来了4.33%的额外增长,这一额外增长主要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次,财政支农强度的提升是革命老区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它显著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增加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促进了农业内部特色与中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最终提升了农业生产率。再次,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后,受覆盖地区所获得的转移支付增加以及当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效应的显现,以“输血”和“造血”两条路径构成了当地财政支农强度提升的直接原因。最后,党的十九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发挥了协同效应,使得上述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文认为,对于以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实现农业赶超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启正 袁菱苒 胡沛楠 龚斌磊
本文基于1999—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赣闽粤、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五大重点革命老区的振兴规划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当地农业带来了4.33%的额外增长,这一额外增长主要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次,财政支农强度的提升是革命老区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它显著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增加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促进了农业内部特色与中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最终提升了农业生产率。再次,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后,受覆盖地区所获得的转移支付增加以及当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效应的显现,以“输血”和“造血”两条路径构成了当地财政支农强度提升的直接原因。最后,党的十九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发挥了协同效应,使得上述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文认为,对于以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实现农业赶超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绍英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以及有效的政府引导,发展边贸坚果加工产业正成为崇左市振兴左江革命老区、实现固边富民的又一经济发展亮点。本文从财税角度对崇左市发展边贸坚果加工产业作出可行性分析,并就如何促进坚果加工产业稳固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崇左市边贸坚果加工产业的发展背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进鹏 贾晋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见证了中国各族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着全国各族人民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牢固根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民族成分多元的革命老区,而且有别于一般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乡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族特质显著、发展依赖政策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掘丰厚的红色资源和革命元素。具体到实践,亟待在审视均衡性治理与国家化整合、政策衔接与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深入探析历史牵绊与现实挑战,把握政策联动、社会巨变、生态治理、文化集成的“后发”优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叠加区域乡村振兴行动的开展,需要加快产业融合振兴,积极培育“红色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就地盘活党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发挥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浸润功能,防止返贫文化惯性并防范民俗异化;有效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扭转民主治理的“少-边-穷”困局。
关键词:
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