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3)
- 2023(10198)
- 2022(9029)
- 2021(8427)
- 2020(6993)
- 2019(16365)
- 2018(16357)
- 2017(31326)
- 2016(17101)
- 2015(19206)
- 2014(19217)
- 2013(19198)
- 2012(17576)
- 2011(15702)
- 2010(15540)
- 2009(14007)
- 2008(13387)
- 2007(11498)
- 2006(9981)
- 2005(8385)
- 学科
- 济(72798)
- 经济(72729)
- 管理(47301)
- 业(46415)
- 企(38389)
- 企业(38389)
- 方法(32766)
- 数学(28265)
- 数学方法(27980)
- 农(20360)
- 地方(18597)
- 业经(17769)
- 中国(16821)
- 学(15527)
- 财(14842)
- 农业(13921)
- 技术(12039)
- 产业(11723)
- 和(11508)
- 贸(11429)
- 贸易(11423)
- 环境(11405)
- 理论(11317)
- 易(11009)
- 制(10644)
- 地方经济(9915)
- 划(9520)
- 务(9463)
- 财务(9406)
- 财务管理(9391)
- 机构
- 大学(240011)
- 学院(239985)
- 管理(100776)
- 济(93694)
- 经济(91703)
- 理学(88353)
- 理学院(87398)
- 管理学(85994)
- 管理学院(85583)
- 研究(78539)
- 中国(55461)
- 京(51890)
- 科学(50501)
- 财(39418)
- 所(38656)
- 江(38583)
- 农(37885)
- 业大(37819)
- 研究所(35695)
- 中心(35428)
- 财经(32473)
- 范(31977)
- 北京(31814)
- 师范(31683)
- 农业(29568)
- 经(29437)
- 院(29020)
- 州(28035)
- 经济学(26650)
- 经济管理(26060)
- 基金
- 项目(172922)
- 科学(136057)
- 研究(127372)
- 基金(124520)
- 家(107720)
- 国家(106841)
- 科学基金(92438)
- 社会(79021)
- 社会科(74883)
- 社会科学(74863)
- 省(69380)
- 基金项目(67632)
- 自然(60746)
- 自然科(59241)
- 自然科学(59230)
- 自然科学基金(58143)
- 划(56937)
- 教育(56915)
- 编号(52496)
- 资助(50633)
- 成果(41230)
- 重点(38296)
- 发(37572)
- 部(37390)
- 创(36254)
- 课题(35657)
- 创新(33685)
- 科研(32796)
- 项目编号(32062)
- 教育部(31782)
- 期刊
- 济(101787)
- 经济(101787)
- 研究(67494)
- 中国(41004)
- 学报(37438)
- 管理(35731)
- 科学(35257)
- 农(34048)
- 大学(28022)
- 财(27452)
- 学学(26405)
- 教育(25376)
- 农业(24476)
- 技术(20854)
- 业经(19098)
- 融(16430)
- 金融(16430)
- 经济研究(15187)
- 财经(14686)
- 图书(13707)
- 问题(13674)
- 科技(13019)
- 经(12433)
- 理论(12352)
- 技术经济(11978)
- 业(11880)
- 资源(11863)
- 实践(11551)
- 践(11551)
- 现代(11497)
共检索到335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宋城英
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江西省林业产业基础良好,但是整体发展阶段仍然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初期阶段,制造业和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提出了振兴江西林业产业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变革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观,树立竞争意识和产品品牌意识,确定林产工业优先发展思路,大力调整林产工业结构,创新所有制结构,实施林产工业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关键词:
林业产业 振兴策略 江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黎 曹建华 朱惟豪
在明确林业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上,以江西林业产业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得出了江西林业产业的产业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了优化江西林业产业结构应按照“主攻二产,促进一产,带动三产”的林业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应采用的对策。
关键词:
林业产业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华 廖文梅 陈飞平 曹建华
文章通过对林权改革背景下江西林业产权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江西林业产权流转存在的林农法律意识不强,流转行为不够规范;林权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林权流转相关配套政策相对滞后等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加快山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交易制度和健全森林资源评估机构等措施解决江西林业产权流转问题。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林业产权流转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杰 姚愉芳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中国产业振兴中生产率变化的经济影响。主要结论:各产业的TFP的长期增长能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增长效应都很高。振兴规划中的机电、电力、物流、化学、交通运输产业的TFP增长的乘数效应很大。技术进步对产业振兴规划中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物质要素资本投入替代作用明显。走依靠技术进步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产业振兴规划,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低炭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冰 高雪萍 廖文梅 张广来
以全国为参照区,采用SSM方法,对2000~2010年江西省林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结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江西林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快于全国;营林投资增长速度大于森工投资且快于全国,竞争优势由强变弱;森工投资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竞争优势由弱变强;营林、森工投资中的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最大且快于全国,更新改造和其它投资是发展潜力股。因此,提出继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提高林农林业经营的积极性;调整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在保持营林投资现有的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加大森工投资力度;夯实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服务,注重多种林业投入方式...
关键词:
林业固定资产 投资结构 比较分析 江西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学英 邓瑞林
随着江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使江西农村由原本的人多地少变为人少地多,导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农村土地抛荒撂荒现象屡见不鲜。文章通过分析江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江西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快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步伐,满足土地流转所需资金。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乡村振兴战略 江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超龙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区域振兴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中部地区22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在评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之上,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对江西省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显著提升了新余、赣州、吉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三市所倚重的政策机制有所差异,新余的政策机制为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赣州、吉安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大转移支付、放宽信贷约束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磷 张秀茹 姜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监测和评价县域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研究县域空间结构对乡村振兴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县域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和空间分析方法,测算2018—2020年黑龙江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后,模拟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3个县(市)乡村振兴系统评价值逐年提升,子系统评价值具有明显差异性;县(市)发展存在全局空间正向相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四个子系统呈局部正相关,相邻县具有相似特征。据此结合实际将黑龙江西部地区县(市)划分为推进发展、协调发展和提升发展三种类型,提出突出特色发展、协调地域发展和巩固总体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指标体系 水平评价 莫兰指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有为
财源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支持经济发展,培植综合财源,以确保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推动四化建设长足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连樟寿
以绿色大自然为特色:江西旅游业振兴之路连樟寿一、江西旅游业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当前,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令人振奋。多年来,世界旅游业一直以超越经济增长的速度持续稳步发展,保持着4—69%的发展速度。东亚太平洋地区旅游业更是如日中天,保持着9....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园 徐威威 朱天义
本文基于资源行动观,以革命老区江西瑞金红色产业为例,依据“资源情境—行动—结果”的分析框架,探讨革命老区地方政府在资源情境约束下,发展乡村产业的行为逻辑。研究发现:(1)政府行动目标及采取的行动策略受资源情境约束,即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资源情境不同,地方政府资源行动也不同。(2)随着乡村产业从形成、发展到产业集聚,再到数字化转型各时序阶段演进,资源情境分别创造偶发机会、制度机会、战略机会和技术机会等,通过产业发展信念中介变量影响资源行动,使其行动策略呈现资源依赖、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演变。(3)地方政府突破资源情境约束,促进产业发展的行动逻辑为:一是干预产业发展的边界因产业发展阶段而异,产业形成阶段以政府主导为主,产业发展阶段政府主导地位需弱化,产业集聚阶段以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产业转型阶段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二是政府可基于产业发展阶段确定资源情境的创建重点,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三是及时准确地捕捉机会窗口,不断增强产业发展信念,并实施相应的行动策略。本研究探究地方政府促进乡村优特色产业发展行为背后的逻辑,丰富了政府与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责任与边界研究,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松睿 曹迎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生态宜居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四川都江堰精华灌区103个林盘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川西林盘生态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和模型,通过构建由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标因子组成的判断矩阵,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振兴"视角下,在农村生态宜居性评价要素中,生态价值(0.3945)>居住条件(0.3671)>美学价值(0.1354)>社会价值(0.1029)。具体而言,植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川西林盘生态宜居评价中占据首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从新型乡村功能拓展、乡村多元功能协同和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生活垃圾和生活燃料污染治理、防止水体质量恶化、保持景观的自然性以及林盘民居的乡土特色、发展庭园经济、推进林盘旅游产业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鹏 富潇睿 陈语春 王淑芬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也对乡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乡村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的就业量进行测度,构建衡量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个体与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林业劳动者就业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区域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分析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就业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会削弱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会减少77.26%。(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就业量存在明显的负向作用,且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影响最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低技能劳动者会减少69.97%;对于中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量影响最小,为38.80%。(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会减少90.40%,中部地区的中技能劳动者就业量会减少254.76%,对西部地区则无显著影响。文章丰富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效应理论的相关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林业劳动者的深入剖析,能够缓解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乡村林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文章指出我国应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林业劳动者就业产生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积极寻求数字经济助推林业劳动者就业的路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晔
在科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系统架构中,数字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其相关的技术、业态、模式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势必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基于此背景,由蒋辉、吴永清编著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状况,阐明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与意义,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微观的村级层面探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较为清晰地构建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架构,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性研究专著,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成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