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0)
- 2023(4984)
- 2022(4130)
- 2021(3813)
- 2020(3251)
- 2019(7198)
- 2018(7337)
- 2017(14489)
- 2016(7997)
- 2015(9296)
- 2014(9686)
- 2013(9895)
- 2012(9815)
- 2011(9056)
- 2010(9596)
- 2009(9613)
- 2008(9389)
- 2007(8933)
- 2006(8409)
- 2005(7619)
- 学科
- 济(36200)
- 经济(36148)
- 农(25347)
- 业(22609)
- 管理(18324)
- 农业(16466)
- 中国(14844)
- 企(13123)
- 企业(13123)
- 方法(12854)
- 业经(12140)
- 制(12038)
- 数学(10642)
- 数学方法(10527)
- 财(9414)
- 银(8861)
- 银行(8857)
- 地方(8678)
- 行(8582)
- 发(7514)
- 农业经济(7306)
- 贸(6874)
- 贸易(6865)
- 度(6816)
- 制度(6815)
- 体(6779)
- 融(6751)
- 金融(6750)
- 易(6727)
- 发展(6501)
- 机构
- 学院(126100)
- 大学(124893)
- 济(52404)
- 经济(50976)
- 管理(44775)
- 研究(42276)
- 理学(36669)
- 理学院(36252)
- 中国(35864)
- 管理学(35682)
- 管理学院(35425)
- 财(28790)
- 京(26872)
- 农(23778)
- 科学(22611)
- 江(22006)
- 财经(21283)
- 所(21012)
- 中心(20596)
- 经(18892)
- 范(18846)
- 师范(18755)
- 研究所(18102)
- 北京(17672)
- 州(17642)
- 农业(17134)
- 业大(16405)
- 经济学(16128)
- 省(15352)
- 财经大学(15155)
- 基金
- 项目(68471)
- 研究(56129)
- 科学(53032)
- 基金(47742)
- 家(39330)
- 国家(38837)
- 社会(36341)
- 社会科(34003)
- 社会科学(33999)
- 科学基金(32304)
- 省(27303)
- 教育(25418)
- 编号(25390)
- 基金项目(24701)
- 成果(23216)
- 划(22091)
- 资助(19396)
- 课题(17636)
- 自然(16923)
- 自然科(16447)
- 自然科学(16442)
- 自然科学基金(16118)
- 发(15993)
- 部(15769)
- 性(15286)
- 年(14867)
- 重点(14819)
- 国家社会(14268)
- 社科(14199)
- 项目编号(14099)
共检索到21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良山 柯福艳 徐知渊 龙文军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改变对乡村发展的认知理念,重塑乡村文化形式、丰富乡土文化内容、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弘扬乡土文化精神。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挖掘乡土文化、扶持文化主体、加强文化嫁接等振兴乡村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乡村文化 传承主体 文化空间 产业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丹
乡村文化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使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文章立足濮阳市文化发展现状,总结成效、分析问题,提出来未来实现文化振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希望对于今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濮阳市 发展思路 重点任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青平 王敬斌 蔡炜炜
乡村产业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前提,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城乡要素循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当前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产业融合发展失衡、要素与科技支撑乏力、经营体系急需优化和市场作用发挥失灵等问题。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从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加强要素流动与科技装备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发力,同时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城乡融合和国内外循环四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经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思路和战略部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今年中央1号文件具体部署,数月之内迅速得到贯彻落实。近期,江苏等一些地方已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拿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的确,乡村振兴不是一个喊喊而已的口号,对于一个农业人口仍占主体、城乡总体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乡村振兴的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从某种角度来说,乡村的振兴也意味着我国城乡发展格局的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城市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经济状态。随着现阶段国家对农村的不断重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断开展。乡村经济复兴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结合现阶段农村经济层面发展趋势,并且对乡村经济振兴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关于乡村经济振兴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乡村振兴 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强
在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出,给乡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振兴必须将人才振兴置于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之中,让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和流回乡村,为此需要以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为前提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以构建风险防控机制为重点加强对下乡返乡创业的支持,以创新有效激励机制为动力推动人才智力服务乡村,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为关键促进乡村人才培养,以激发主体积极性为保障强化乡村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动力,引导更多的人才智力汇聚到乡村振兴的洪流中来。
关键词:
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利萍
党的二十大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出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支撑和基础工程,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讲,乡村文化振兴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桂林乡村文化建设富有自身的禀赋优势,但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要破解困境,需要从加大乡村文化投入、着力培养各类文化人才、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桂林 乡村文化建设 可行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珈 马晋文 朱莉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农业产业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较快,但也暴露出建设模式单一、产品定位不准、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困境。本文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价值特征,并从加强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和发挥政府组织决策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旅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伦闰琪 杨亚东 马力阳 刘子萱 高明杰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问题、规划落地问题进行综合系统探究,对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和学术研究前沿,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系统探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结果]目前,我国乡村振兴理论准备不足,概念、标准、动力等尚不明晰;乡村振兴路径谋划不足,地区功能定位、主导产业配置、发展模式趋同;县域镇域村域的乡村振兴系统规划不足,存在对上位或其他地区规划文件的简单模仿;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广价值不足,"锦上添花"式布局建设较为普遍;乡村振兴制度保障不足,人、地、资本等资源要素潜能亟待激活释放。[结论]乡村振兴是魅力上与城市无差距的等值发展状态,动力是城市田园化和乡村城镇化"双轮"驱动,突破口是"两园一体",标准是"六大魅力指数"全面提升;科学确立乡村振兴优先序,优化城乡布局结构;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系统谋划乡村振兴落地方案;分区分类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动力 标准 路径 规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冰 刘清恩 崔雅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佐
本文认为,物流管理活动渗透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基础性产业之一。物流业振兴规划的出台确立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战略产业地位,指明了物流业振兴的发展道路,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起点,但物流业仍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范畴。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降低我国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就是要放开市场、解除管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物流企业的使命就是帮助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物流业 振兴规划 管理服务 竞争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树荣
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资金与用地难题,四川泸县谭坝村与邛崃仁和社区探索开展了全国首例跨市流转指标的"村村挂钩",但由于操作不规范而流产。从制度层面分析,"村村挂钩"蕴含着积极的创新价值。它是对城乡挂钩制度的超越与扬弃,有利于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的用地矛盾,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投资的特点与需求,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顶层设计与指导,规范有序开展"村村挂钩"试点,并注意处理好尊重产权与规划管控、地方保护与市场开放、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关键词:
村村挂钩 城乡挂钩 乡村振兴 土地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并通过立法手段将这些政策法制化、规范化、长期化。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应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法进程,并确保法律满足与制度供给相统一、与政策体系相衔接、与战略规划相呼应、与党内规章相协调等四点要求。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还需要合理选择立法时机与模式,科学设定法律调整内容,健全完善其他涉农法律,推进法律政策规划统筹整合,以法律形式压实主体责任,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志晋 董佳
本文论述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如何走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路子,为彻底完成这一战略性的转变,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