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3)
2023(4069)
2022(3298)
2021(3114)
2020(2406)
2019(5698)
2018(5384)
2017(10725)
2016(5922)
2015(6072)
2014(6165)
2013(5962)
2012(5625)
2011(5193)
2010(5367)
2009(4948)
2008(4385)
2007(4271)
2006(3858)
2005(3068)
作者
(14109)
(11959)
(11875)
(11527)
(7353)
(5747)
(5316)
(4701)
(4590)
(4409)
(4160)
(3974)
(3853)
(3824)
(3795)
(3778)
(3398)
(3303)
(3261)
(3221)
(3111)
(2888)
(2874)
(2873)
(2783)
(2654)
(2653)
(2590)
(2518)
(2487)
学科
(26823)
经济(26802)
(22534)
农业(15409)
(13125)
地方(9771)
中国(8835)
方法(8719)
管理(8663)
业经(8388)
数学(8364)
数学方法(8343)
(7070)
农业经济(6892)
收入(6434)
(6068)
(5888)
发展(5583)
(5582)
(4847)
农村(4830)
建设(4330)
财政(4323)
分配(4315)
地方经济(4174)
工作(4164)
(3924)
(3893)
企业(3893)
及其(3883)
机构
学院(77738)
大学(69222)
(33825)
经济(33086)
研究(25811)
管理(25291)
理学(21705)
理学院(21481)
管理学(21092)
管理学院(20951)
中国(19561)
(18000)
(16343)
科学(13898)
(13524)
(12731)
中心(12597)
农业(12472)
(12140)
财经(12065)
经济学(11545)
业大(11391)
(10962)
(10951)
师范(10906)
研究所(10699)
经济学院(10609)
职业(10572)
(10143)
技术(10060)
基金
项目(49730)
研究(41917)
科学(39520)
基金(34384)
(28552)
国家(28193)
社会(27655)
社会科(25839)
社会科学(25836)
科学基金(24121)
(22097)
教育(20132)
编号(18907)
基金项目(18132)
(16814)
成果(15420)
课题(13946)
资助(13398)
(12663)
(12264)
自然(12120)
(12016)
自然科(11827)
自然科学(11826)
(11677)
自然科学基金(11601)
重点(11484)
国家社会(11470)
(11088)
(10995)
期刊
(44462)
经济(44462)
(24232)
研究(23805)
中国(19747)
农业(15552)
教育(12649)
(11991)
业经(10605)
学报(10515)
科学(10421)
大学(9118)
(9084)
金融(9084)
学学(8824)
技术(7925)
农业经济(7702)
农村(7352)
(7352)
管理(6982)
经济研究(6491)
职业(6478)
问题(6165)
财经(6053)
(5263)
(5082)
农村经济(5029)
社会(4876)
(4739)
经济问题(4707)
共检索到119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剑萍  
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振兴乡村教育离不开优质师资。全面振兴地方高师院校,是增强乡村优质师资供给的当务之急,也是战略之举。我国现有师范院校192所,全部是公立院校。除了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之外,其余均为地方高师院校,其中师范大学49所、师范学院73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70所。另有397所非师范院校也培养师范生。2017年,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近39万人,其中师范院校培养21.2万人,占54.3%;非师范院校培养17.8万人,占45.7%。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陕西渭南分行余向阳2018年8月23日来稿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金融机构有必要从安全视角深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在支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顺势而为发挥作用,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是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必须将发展农业作为各项工作的
关键词: 安全视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红梅  肖泽平  杨素丹  
增强涉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对于全面推进“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涉农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存在“浅嵌”与“脱嵌”的适应性偏差困境,表现为教育前“冷农”、教育中“去农”和教育后“离农”。由于人的适应性是主客互作共同发展的过程,故涉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在于以技术为基础、以“人—业—地”为载体而实现自身与乡村的协同发展,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达至与乡村共兴。基于此,结合“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分析框架构建涉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软硬相兼、融通嵌合的适应性增强机制。为实现构建这一机制,涉农职业教育需立足适应性而超越适应性,采取“修技+立德”“在地+去地”“二元+多元”的服务路径,在锻造技能人才中厚植“三农”情怀,在适应“三农”中引领乡村发展,在深耕村教关系中开拓外部要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红志  
主持人语: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本期的专题聚焦于山东省淄博市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共有5篇文章。《以联村党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分析了淄博市如何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从而实现农村内部相邻村庄之间抱团发展、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5月29日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乡村教育振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乡村教育振兴要抓住师资建设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提高认识,积极谋划,扎实推进。第一,深刻认识师资建设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重要性,提高师资建设自觉性。2017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明  
<正>主持人语: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国再出发,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向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2023年7月29~30日,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庆酉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酉阳)”。本届大会既是学术大会也是乡村振兴实践大会。大会邀请研究机构学者专家、企业家、社会组织、乡村干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参加,共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晓山  
本文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利用经验分析的方法,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需结构入手,着力分析了各类农产品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解决主要农产品阶段性和局部性过剩是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其次,农产品因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收购无法顺价出售,导致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创下历史新高,因此,调结构的关键是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再次,通过配套政策措施使农业生产经营者利益不受损或少受损,是今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利用价格信号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的市场化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要继续推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云南  王春飞  
本文基于中国1986-2008年30个省份347个村庄调查数据,考察村庄选举制度和姓氏血缘网络的互补关系对村庄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在前两大姓氏都有祠堂或家谱的村庄中,选举引入增加了公共品投资水平,而在其他姓氏网络类型的村庄中,选举的作用并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在选举引入后,具有祠堂或家谱的前两大姓氏更愿意在公共事务上进行合作与沟通,发动村民为公共品投资项目缴费。换言之,这种具有组织性的前两大姓氏网络发挥的协调功能对正式选举制度的治理效果起到了补充作用。本文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公共品供给协作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梦"的成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未来"三农"领域理论创新、决策制定、政策实施、政府工作的基本方位。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未来农村图景,2018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2020、2035、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树新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进入乡村振兴时代。乡村振兴金融所具有的政策义务和政治责任,赋予其很强的公共品特性。公共品特性造成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不足、供给失衡、供给失效,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治理方式的变革,建立符合我国乡村金融实际的供给模式。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金融的内涵、公共品属性及其影响,然后从近年兴起的公共事务治理"多中心"理论出发对其进行探析,提出了构建我国乡村振兴金融供给"多中心"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欣星  王新利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打造优质农业区域品牌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打造优质农业区域品牌既能够优化整合农村特色资源,又是对农村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的呈现与传承,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对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虹  
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高职院校要整合专业资源,优化涉农专业,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放各种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安排“双师型”教师传授新思想、促进新技术进村入户,助力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产业致富帮扶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文化、组织振兴;开展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扎根于乡村、实践乡村振兴的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秀萍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村民生活富裕;推进乡村生态宜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引领乡风文明,提高乡村精神文明水平;提升乡村管理水平,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此外,还要建立校内外领导管理机制、校地互通机制、宣传引导机制和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服务的顺利开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涵  
地方开放大学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具有诸多的逻辑依据,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可以开展系统化研究。以益阳开放大学为案例,调研发现,地方开放大学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服务内容与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平台和方式等方面都获得很多的经验和成就,但在服务主体的建设、服务项目的精细优化、服务的保障和督导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鉴于此,地方开放大学应集中抓好服务队伍建设、服务项目与对象的扩大与细化、服务保障与督导等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解决,力求建构自身服务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人才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杰  
主持人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印发,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入落地和实施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