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9)
2023(9705)
2022(8138)
2021(7599)
2020(6188)
2019(13705)
2018(13222)
2017(24900)
2016(13587)
2015(15187)
2014(15204)
2013(14725)
2012(13731)
2011(12061)
2010(12598)
2009(12024)
2008(12275)
2007(11138)
2006(10142)
2005(9357)
作者
(36793)
(30976)
(30342)
(29370)
(19861)
(14547)
(13928)
(11498)
(11463)
(11302)
(10466)
(10223)
(10035)
(9977)
(9786)
(9293)
(9065)
(8969)
(8871)
(8781)
(7789)
(7541)
(7347)
(7081)
(6983)
(6976)
(6946)
(6781)
(6071)
(6067)
学科
管理(50899)
(49090)
经济(48938)
(46123)
(39179)
企业(39179)
(30539)
(18443)
(18412)
中国(16790)
方法(15904)
(15133)
财务(15075)
财务管理(15026)
企业财务(14302)
财政(14225)
业经(13547)
数学(13441)
数学方法(13228)
(12109)
(11545)
农业(11362)
(11312)
(11269)
银行(11261)
(10640)
地方(10314)
体制(10255)
(9885)
金融(9883)
机构
学院(190455)
大学(189136)
(82401)
经济(80561)
管理(72836)
研究(64640)
理学(61311)
理学院(60697)
管理学(59868)
管理学院(59494)
(51764)
中国(51458)
(38951)
财经(35888)
科学(34140)
(32325)
(31362)
(31349)
中心(29762)
研究所(27181)
财经大学(26086)
(25992)
经济学(25578)
北京(24809)
(23766)
师范(23613)
(23603)
(23507)
经济学院(22846)
业大(22608)
基金
项目(117426)
科学(93554)
研究(92807)
基金(85537)
(72721)
国家(71651)
科学基金(62005)
社会(60416)
社会科(57162)
社会科学(57149)
(45136)
基金项目(43577)
教育(42655)
编号(38309)
(37186)
自然(36716)
自然科(35821)
自然科学(35812)
自然科学基金(35166)
资助(34882)
成果(33897)
(29451)
课题(27277)
(27249)
重点(26294)
(25872)
国家社会(25097)
(24863)
(24609)
教育部(24180)
期刊
(100910)
经济(100910)
研究(65426)
(45813)
中国(45298)
管理(29571)
(25943)
学报(23510)
(23350)
金融(23350)
科学(22929)
教育(22649)
大学(19724)
财经(18786)
学学(18487)
农业(17080)
(16049)
业经(15817)
经济研究(15750)
技术(15523)
问题(12517)
(11100)
会计(11095)
财会(10923)
(9784)
(9460)
财政(9460)
国际(9416)
世界(9337)
(9080)
共检索到312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伟  阎华  赵洪亮  王丙  刘锡田  
目前国家财政面临的问题不是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低的问题,而是财政立法滞后,体制活力不足,财政政策体系缺乏完整性以及支出渠道不畅、监督职能弱化等的问题。为此振兴财政的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而应从市场经济赋予财政的职能和要求,从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财政新的期望出发,重新定位财政的作用,使之尽快到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地位区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财政 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92年,初步实行了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度,从财力分配的角度反映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993年,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部门和行业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提高两个比重振兴国家财政的基本思路财政部科研所贾康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目标,这是实现"两个转变"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战略性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拟从人们已讨论多年的"提高两个比重"的角度,探讨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路。一、目前我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振兴国家财政李元江一、新时期财政法制建设的社会效应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法制建设发生社会功能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财政是国家实现职能的工具和财政法所调整的主要经济关系这两个特点所决定,财政法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家林  
虽然财政从它产生的那一天就跟法制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要真正做到完全按财政法制办事却很难。因为财政分配涉及到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财政又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各个地方、各个方面都打财政的主意。过去是如此,现在仍然是如此,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对振兴国家财政问题的再认识黄可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我在今年《财政研究》第4期已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又把振兴国家财政作为专题进行了研究,这表明振兴财政确实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应从战略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本立  
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考童本立一、对振兴财政的认识振兴财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的是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使政府承担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担的历史任务。第一,振兴财政不是简单的增收节支,而是财政,乃至政府职能的一次再调整,或者说是国家财政收支结构适应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江龙  王哲晖  
理顺分配关系振兴国家财政杜江龙,王哲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振兴国家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把握改革机遇振兴国家财政黄可华“振兴财政”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探讨。一、振兴财政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一)要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振兴财政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统筹安排国债的举借、使用和归还。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全会上的讲话也都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努力开源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善学  
加强支出管理振兴国家财政杜善学“八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激励功能的作用,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一年一个新台阶,为扭转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降的局面,保证地方各级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各项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鲁年友  
振兴国家财政的六大问题杨灿明,鲁年友一、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管理振兴国家财政,不应只简单地强调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而是应以财政制度、管理模式的创新为根本目标。就财政收入而言,数量与规模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收入分配关系的理顺和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实现振兴国家财政这一目标,必须深刻认识振兴国家财政的实质,正确判断我国财政能力的现状,从而寻求振兴我国财政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振兴国家财政的实质是振兴国家与政府;国家财政能力的下降,导致财政支出满足不了正常的政府职能需要,政府不能提供足额的公共产品,则是政府的最大失职;集中财力不仅体现在增量上,还应在调整存量上下功夫;财力分散的背后是财权分散,因此必须标本兼治,集中财力与集中财权并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恩奉  
振兴国家财政必须强化财政职能王恩奉振兴国家财政不是一项单纯的财政工作,更不是财政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统一意志,通力合作,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强化财政职能入手,统一政府财权,理顺分配关系,健全财政职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兴益  
论振兴国家财政的意义、目标和途径汪兴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这是今后十几年财政工作的重心所在。对此,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振兴国家财政的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