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6)
2023(14872)
2022(12395)
2021(11046)
2020(8765)
2019(19920)
2018(19144)
2017(35378)
2016(19361)
2015(21367)
2014(21025)
2013(20726)
2012(19375)
2011(17749)
2010(17857)
2009(16567)
2008(16310)
2007(14557)
2006(13214)
2005(12207)
作者
(59942)
(50316)
(50206)
(47122)
(31735)
(24226)
(22445)
(19463)
(19187)
(17894)
(17286)
(16797)
(16522)
(15934)
(15895)
(15385)
(14957)
(14912)
(14439)
(14385)
(12784)
(12464)
(12054)
(11426)
(11338)
(11207)
(11166)
(11126)
(10140)
(9951)
学科
(83918)
经济(83796)
管理(57581)
(54417)
(41960)
企业(41960)
方法(27783)
(26563)
中国(26231)
地方(24519)
数学(23996)
数学方法(23769)
业经(21549)
(21203)
(19657)
农业(18449)
(17356)
环境(16268)
(15979)
贸易(15961)
(15440)
(15227)
银行(15174)
(14976)
金融(14972)
(14628)
(14157)
技术(13598)
(13464)
地方经济(13049)
机构
学院(282109)
大学(279988)
(116326)
经济(113962)
研究(105012)
管理(101989)
理学(87148)
理学院(86042)
管理学(84519)
管理学院(84003)
中国(78396)
科学(65960)
(60211)
(57680)
(54750)
(54578)
研究所(49511)
中心(46888)
业大(46692)
农业(45219)
(44511)
财经(42157)
(38166)
(38151)
北京(38025)
(37742)
师范(37248)
经济学(35398)
(35311)
(34750)
基金
项目(191089)
科学(150066)
基金(137981)
研究(134756)
(123486)
国家(122443)
科学基金(103361)
社会(87691)
社会科(83201)
社会科学(83184)
(76340)
基金项目(73298)
自然(66964)
自然科(65319)
自然科学(65298)
(64502)
自然科学基金(64130)
教育(60372)
资助(54532)
编号(52001)
(46540)
重点(44265)
成果(41544)
(41020)
(40372)
创新(37991)
课题(37947)
(37763)
国家社会(36966)
科研(36580)
期刊
(136285)
经济(136285)
研究(84847)
中国(63670)
(54063)
学报(51243)
科学(46117)
(41584)
管理(38665)
大学(38186)
农业(36597)
学学(36432)
教育(29527)
(28861)
金融(28861)
业经(23944)
技术(22239)
经济研究(21620)
财经(20998)
(19086)
(18072)
问题(18062)
(14777)
科技(14520)
业大(13866)
(13762)
资源(13741)
技术经济(12930)
商业(12886)
世界(12522)
共检索到436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付友  侯爱玲  佟连军  马振秀  
综合运用PSR模型、熵权TOPSIS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东北限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5—2015年东北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2005—2015年东北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较高水平与高水平地级市数量稍有增加,但低水平与中水平地级市占比稳定在50%左右,折射出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嵌入式"与"刚性化"特征相对突出,绿色发展质量提升之路漫长而艰巨;(2)东北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状态贴近度南北空间分异现象明显,绿色发展压力程度自南向北不断升高,而绿色发展响应水平呈现中部高、两边低的特点;(3)东北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呈现中部高、南北两翼低的格局,且绿色发展水平相似地区集聚现象较为明显;(4)经济发展仍是东北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模式依赖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拉动,相对具有自上而下"指令性"发展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江彪  王亚娟  马静  
文章通过构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考察2010—2018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总量增长与规模扩张仍是流域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方面;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其变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环境治理水平是影响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方面,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和财政科技支出占比是影响流域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瑒焱   徐昔保   王维  
绿色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有助于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绿色经济、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生态、绿色创新和绿色生活6个维度遴选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熵值-Critic法、Kernel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显著,且整体差异逐渐扩大;(2)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存在空间依存和空间外溢性,且具有相对明显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H-H集聚区主要位于下游地区的江浙沪一带,L-L集聚区分散分布于云贵川地区,带内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3)经济发展、环境规制、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政府支持力度、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条件对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绿色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钰  王小梅  
基于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根据P-S-R模型构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兰西城市群17个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进行测算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8年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兰州市、西宁市的开发区绿色发展示范引领效果明显,以兰州市为核心的开发区绿色发展高水平线状空间布局逐渐形成,开发区绿色发展压力对其状态、响应的关联影响明显,呈现出初始绿色发展压力制约效应明显向趋于减小的方向演进。限制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限制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的主导因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是重要的瓶颈因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梦婷  刘军  黄丽  
以绿色技术支撑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但其创新效率对生态文明的作用尚未得到验证。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度中国31个省份2007—2016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文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省际差距明显,在空间上长期保持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状态。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不断增大,创新效率呈现低纬度地区高于高纬度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环境规制将有效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人口增长对本地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梦婷  刘军  黄丽  
以绿色技术支撑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但其创新效率对生态文明的作用尚未得到验证。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度中国31个省份2007—2016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文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省际差距明显,在空间上长期保持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状态。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不断增大,创新效率呈现低纬度地区高于高纬度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环境规制将有效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人口增长对本地生态文明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鹿晨昱  成薇  黄萍  刘小莞  唐相龙  
工业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寻求适合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2005—2019年中国工业数据,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杜宾模型(SDM)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综合测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空间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发展格局。(2)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且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不断递减的变化趋势。(3)能源使用效率、工业化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技术供给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鹿晨昱  成薇  黄萍  刘小莞  唐相龙  
工业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寻求适合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2005—2019年中国工业数据,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杜宾模型(SDM)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综合测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空间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发展格局。(2)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且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不断递减的变化趋势。(3)能源使用效率、工业化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技术供给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菲菲  周玉玺  周霞  
[目的]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分析该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差异,识别各地市农业绿色发展障碍因素,对于实现农业减排固氮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选取山东5大区域16地市,运用熵权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障碍因素,利用Dagum基尼系数解析其区域异质性。[结果]2012—2020年山东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自2015年提升速度显著加快。研究时期内资源节约最为稳定,环境友好先稳定后增长,产出高效显著增长。从区域特征分析,山东绿色发展水平具有区域差异性,呈现“西高东低”分布格局,总体基尼系数处于略微下降趋势,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分区域看,鲁中和鲁东属于资源高耗型,鲁中南和鲁西北属于产出低效型,鲁西南属于投入产出双制约型,障碍因素集中在耕地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农民可支配收入、土地生产率、农业产值占比。[结论]新发展阶段下,山东需警惕环境友好障碍度增长态势,加大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力度,聚焦于精准方向与科学治理。基于障碍因素分析,针对地市面临不同短板提出拓宽农业电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活力、发挥“潍坊模式”示范作用、制定最低流转年限等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永杰  米文宝  赵莹  
基于2013年统计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改进TOPSIS模型与障碍度模型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绿色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明显,其中北部的西夏区、兴庆区、金凤区以及原州区的绿色水平贴近度远优于其他地区;中部的红寺堡区、盐池县和同心县的贴近度最差,绿色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制约宁夏县域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地域差异性,黄河沿岸各县(区)、宁夏中部干旱各县(区)、南部六盘山各县(区)的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各有不同,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策,为研究区的绿色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肖华茂  刘红峰  
【目的】研究并构建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综合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研判基于绿色视域的乡村振兴发展趋势,探索其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为乡村振兴路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态文明与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为切入点,构筑农业绿色发展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水平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测度指标体系,体系包括5大子系统(即乡村振兴5个主旨内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3个评价维度,34个测度指标。采用熵权与灰色关联法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出我国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下乡村振兴综合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接续在13个评价维度中遴选出与“绿色”“发展”两大主题相关的6个驱动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整体较低,乡村振兴水平地区间差异显著,乡村振兴综合水平自2013—2021年以来呈稳定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上升速率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从驱动因素分析得出,中西部地区、农业大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从业人员收入较低,乡村生态保护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据此提出激活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驱动因素、制订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差异化发展策略、构筑绿色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综合水平监测体系与预警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绍洪  魏媛  刘明显  
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选取西部12省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指标,综合运用计量方法及GIS技术方法对2014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进行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凤娇  刘家明  姜丽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探究东北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经济及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助天眼查软件获取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2009、2014、2019年3个时间节点的A股、新三板上市企业数据,利用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研究发现:(1)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增长速度放缓;东北地区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均实现等级跨越式发展,达到高水平的产业则平稳发展。(2)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中部“极区”、南部“S型极带”现象加强,集聚特征减弱,省域空间分异逐渐增强;各类产业发展水平空间重心南移,扩散与集聚效应并存。(3)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格局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彭保发  董明辉  王亚力  
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4个方面构建洞庭湖区两型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两型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2005—2012年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年均增幅分别达2.46%、4.46%;环境可持续度则呈波动性下降态势,年均降幅达0.74%。两型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的同时,内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性较差。2从空间上来看,17个县域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的变化幅度均呈正向变化,环境可持续度处于负向变化,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3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要比其它14个县域的高,环境可持续度则下降幅度最为明显。2个时段的对比,可以看出17个县域两型社会发展水平均处于上升态势,县域差异性变化明显。3预测显示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两型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大体上处于中等状态,并且呈现差异性上升,既表明湖区两型社会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建设效果日趋明显,又说明湖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没有得以稳妥解决,并且将成为制约湖区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证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两型社会发展水平时空预测切实可行可靠,模型运行结果可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淑双  朱喜安  
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已经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探讨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区域差异性,可以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绿色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6—2014年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结构变迁、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特别地,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 FDI仅对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工业比重提高不仅对本地区绿色发展有显著制约作用,且对临近地区绿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仅对东部绿色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