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2)
2023(2090)
2022(1686)
2021(1426)
2020(1091)
2019(2363)
2018(2181)
2017(3972)
2016(1914)
2015(2155)
2014(2185)
2013(2381)
2012(2281)
2011(2035)
2010(2024)
2009(1807)
2008(1716)
2007(1606)
2006(1385)
2005(1201)
作者
(6084)
(5182)
(5030)
(4882)
(3072)
(2310)
(2292)
(1981)
(1862)
(1837)
(1689)
(1592)
(1591)
(1575)
(1563)
(1510)
(1505)
(1400)
(1393)
(1356)
(1289)
(1276)
(1218)
(1185)
(1124)
(1102)
(1042)
(1038)
(1020)
(1020)
学科
(16806)
经济(16801)
产业(7588)
(6859)
业经(6254)
地方(5865)
(5818)
(5186)
企业(5186)
结构(4810)
管理(4524)
方法(4421)
农业(4261)
地方经济(3850)
产业结构(3668)
数学(3624)
数学方法(3622)
技术(3538)
中国(3000)
农业经济(2963)
(2849)
发展(2366)
(2366)
新技术(2226)
高新(2226)
高新技术(2226)
建设(1894)
信息(1802)
总论(1757)
信息产业(1750)
机构
学院(33619)
大学(31260)
(18013)
经济(17807)
管理(13872)
理学(12156)
理学院(12064)
管理学(11962)
管理学院(11907)
研究(11229)
中国(7526)
(6176)
科学(5990)
(5978)
经济学(5756)
经济学院(5297)
(5113)
(5022)
中心(4984)
财经(4935)
(4738)
研究所(4645)
业大(4543)
(4369)
经济管理(4341)
(4062)
(3959)
(3838)
商学(3789)
北京(3776)
基金
项目(23511)
科学(19222)
研究(18670)
基金(16565)
(13717)
国家(13623)
社会(13102)
社会科(12645)
社会科学(12645)
科学基金(12127)
(10545)
基金项目(8992)
(7739)
(7196)
编号(7159)
产业(7097)
教育(7052)
发展(6455)
(6359)
自然(6315)
自然科(6142)
自然科学(6142)
自然科学基金(6052)
资助(5956)
(5706)
国家社会(5558)
重点(5316)
创新(5271)
课题(5061)
成果(4883)
期刊
(21642)
经济(21642)
研究(9237)
中国(5680)
管理(5647)
(5539)
业经(5228)
科学(4276)
农业(4191)
(3735)
经济研究(3463)
技术(3373)
学报(3256)
问题(3160)
学学(2846)
大学(2844)
商业(2559)
技术经济(2545)
财经(2431)
(2347)
科技(2330)
经济问题(2264)
现代(2001)
(1977)
农业经济(1953)
经济管理(1866)
统计(1842)
(1801)
金融(1801)
改革(1790)
共检索到4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宋城英  
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江西省林业产业基础良好,但是整体发展阶段仍然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初期阶段,制造业和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提出了振兴江西林业产业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变革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观,树立竞争意识和产品品牌意识,确定林产工业优先发展思路,大力调整林产工业结构,创新所有制结构,实施林产工业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杰  姚愉芳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中国产业振兴中生产率变化的经济影响。主要结论:各产业的TFP的长期增长能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增长效应都很高。振兴规划中的机电、电力、物流、化学、交通运输产业的TFP增长的乘数效应很大。技术进步对产业振兴规划中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物质要素资本投入替代作用明显。走依靠技术进步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产业振兴规划,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低炭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晔  
在科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系统架构中,数字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其相关的技术、业态、模式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势必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基于此背景,由蒋辉、吴永清编著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状况,阐明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与意义,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微观的村级层面探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较为清晰地构建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架构,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性研究专著,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世潋  
以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为代表的产业学院可为乡村振兴集聚涉农产业人才、提供人才支撑和整合各类资源。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把“内生动力—外部支持—效能提升”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从而让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产业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聚合效应;构建乡村振兴人力资本开发共同体,提升人力资本治理效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钟  
加快产业化步伐振兴开化名茶产业陈钟一、开化茶业实施名牌战略势在必行浙江省开化县是传统茶叶产区,历史上就是中国三大著名出口绿茶之一“遂绿”的主产区,由于品质优异,开化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民国初年,开化精制箱装茶叶即运往上海、温州等洋行出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先先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振兴始终是政策着力的重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处于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原有的产业扶贫政策面临"进退去留"的抉择。产业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整体看,安徽省产业扶贫为促进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政策实施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仍需重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颂东  陈鑫强  韩明友  
20世纪90年代前,东北地区一直是共和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粮食基地,经济相对发达,对国家贡献巨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过度依赖工业化的传统思维、"重物流"工业发展区位优势的丧失、工业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导致东北地区经济日显疲态。应以系统思维和全域视野制定振兴策略,对标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目标,规划建设若干覆盖全区域、涵盖全产业和惠及全人口的产业区、经济带、城市群等功能区带,以国家战略需求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轻物流"产业和"零物流"后工业产业的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永君  钟楚原  罗剑朝  
通过构建“产权-经营-治理”的关联性分析框架,本文以闽北、川西、鄂南典型村庄实践为例,研究农地规模经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地权整合性塑造乡村产业振兴的产权基础,经营嵌入性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社会基础,地权整合性、经营嵌入性与乡村产业振兴成效密切关联;第二,从历史变迁来看,合作化时期、大包干时期以及市场化时期的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呈现不同的地权整合性和经营嵌入性,且市场化背景下的农地入股模式最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第三,提升不同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地权整合性和经营嵌入性,是实现经营主体有效性、规模经营有效性以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上述结论表明,夯实农地规模经营的产权基础及社会基础,能够在实现“主体有效”的基础上让“经营有效”成为可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兆胜  
山东胶南职教中心根据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灵活设置专业,形成了"办好一个专业、助力一个企业、振兴一个产业"的良性办学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2009年"中消协"的年主题是"消费与发展"。这一年主题体现了消费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消费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3月7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辽   刘成飞  
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金融服务体系薄弱与日益增长的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现有文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现代化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鲜有将其与乡村产业振兴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本文从乡村产业生产、乡村产业延伸、乡村产业功能和乡村产业支撑四个维度构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和乡村产业振兴速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边际效应呈现明显差异;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缓解经营主体约束和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融合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接影响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广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五大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金融是投资的重要来源,如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拓展乡村振兴特别是三农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3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山区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当地变化了的比较优势出发,紧紧抓住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山区资源价值在发生重大变化,原先的比较劣势正在向比较优势转化。山区农业资源价值的变化,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农业多种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新空间。山区非农产业资源价值的变化,为乡村休闲旅游康养产业、传统工艺、亲生态环境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应在土地和产权制度、人才引进、业态重塑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山区资源潜在价值的充分释放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嘉奇   李晓华   王德才  
数字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不仅能为乡村产业技术革新提供平台支撑,还有助于乡村产业生产力的提升。但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科创体系发展滞后,农业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成熟等因素制约了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因此要通过改善乡村数字技术应用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数据要素流动共享效率,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更好驱动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