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7)
2023(11605)
2022(9350)
2021(8346)
2020(6626)
2019(14826)
2018(14371)
2017(27427)
2016(14633)
2015(16255)
2014(16176)
2013(16140)
2012(15031)
2011(13480)
2010(13970)
2009(13080)
2008(13264)
2007(12252)
2006(11231)
2005(10603)
作者
(43204)
(35962)
(35955)
(33392)
(22906)
(17027)
(16034)
(13983)
(13479)
(12901)
(12174)
(11787)
(11752)
(11466)
(11166)
(10835)
(10676)
(10398)
(10281)
(10139)
(9015)
(8870)
(8701)
(8256)
(8174)
(8111)
(8028)
(7917)
(7166)
(7101)
学科
(75584)
(75400)
经济(75321)
(68722)
企业(68722)
管理(58600)
业经(29158)
(26475)
方法(23574)
中国(22033)
(21944)
地方(21530)
农业(19835)
技术(17539)
(16937)
财务(16899)
财务管理(16882)
企业财务(15920)
数学(15658)
数学方法(15540)
(14814)
(14342)
(14303)
(13252)
(13029)
理论(12786)
(12659)
贸易(12644)
(12222)
(11550)
机构
学院(219137)
大学(209340)
(95229)
经济(93377)
管理(87650)
研究(73881)
理学(73618)
理学院(72865)
管理学(72064)
管理学院(71640)
中国(59848)
(45008)
(44140)
科学(42230)
(37308)
(36282)
(35849)
财经(33688)
中心(33096)
研究所(33052)
(30278)
(29225)
北京(29024)
业大(28705)
农业(27916)
(27348)
经济学(27128)
师范(27110)
(26903)
商学(25255)
基金
项目(134347)
科学(107803)
研究(102985)
基金(95998)
(81631)
国家(80750)
科学基金(71293)
社会(66564)
社会科(63212)
社会科学(63197)
(55677)
基金项目(50434)
教育(44905)
(44376)
自然(44050)
自然科(43036)
自然科学(43028)
自然科学基金(42302)
编号(42143)
资助(37861)
(35582)
(32907)
成果(32904)
(31479)
重点(30064)
课题(29772)
发展(29571)
(29064)
(28410)
创新(28374)
期刊
(122085)
经济(122085)
研究(68206)
中国(48883)
管理(40420)
(36785)
(36669)
科学(28465)
学报(26006)
农业(25413)
业经(24048)
(23971)
金融(23971)
技术(22579)
教育(22512)
大学(20774)
学学(19699)
经济研究(18287)
财经(16868)
(15364)
问题(15338)
(14692)
技术经济(13643)
(12549)
现代(12497)
商业(12234)
世界(11989)
经济管理(11334)
国际(11029)
财会(10362)
共检索到354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坤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十几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同其它产业相比较则发展缓慢,至今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在总体上继续扩大交通运输建设规模,另一方面,要在建立合理的运输结构上下功夫。这点对于我国目前来讲更加重要。我国的运输业目前结构很不合理。从我国交通运输业总体来看,运输能力不足,运输需求旺盛,客货运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从各种运输方式来看,情况并不完全相同。铁路、民航和海运紧张,尤以铁路最为突出,而内河航运的潜在优势和运输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志  周愉峰  
重庆水运条件优越,水路货运周转量位于多种运输方式之首。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物流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提出,战略选择作为战略实施及战略控制与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重庆内河航运物流发展需要一个明确可行的战略规划,其中战略方案选择处于优先的位置。本文综合SWOT分析与GE矩阵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重庆内河航运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研究表明,扭转型、择优重点发展的战略是现阶段较为适合重庆内河航运物流发展的战略。其基本战略要求是,把握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弱点,扭转不利状况;分配更多资源,加大投入,扩展市场地位;突出重点,改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增强内部协调与管理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彪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充分研究的课题。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有三种可选方案:一是滞后型发展战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运输需求没有弹性。长期以来,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战略,不能再采用了。二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摆在超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正  
汉淮运河基本轮廓构思 1、汉淮运河沟通汉江水系和淮河水系,是南水北运,北煤南运的最大通道,是京广运河和全国河网化的关键,从而成为振兴长江和内河航运以及振兴中华的战略突破口。 2、汉淮运河自河南省丹江水库的陶岔闸引水,经汉淮分水岭垭口至平顶山和淮河支流沙颖河连通,全长258公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顺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本身创造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保证着整个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因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步进行,使交通运输的能力不能储存和调拨,因而必须以能力“闲置”的形式超前发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静  
交通运输状况是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特别在山区 ,是农村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 ,交通运输通过影响市场、分工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交通运输架起了连接农产品与市场的桥梁 ,促进了资源和产品开发利用。为此 ,应制定优先发展山区农村交通的特殊政策 ,进一步广开筹资渠道 ,加大投资力度 ,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状况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甲雄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与它一贯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发展分不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日本国内已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几种运输方式组成的能够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国民旅行需求的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989年,日本拥有铁路2712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14.8公里,客运量为212.89亿人,货运量为8283万吨;拥有公路11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61公里,客运量为558.28亿人.货运量为58.88亿吨;拥有港口1028个,其中特定重要港口20个,重要港口113个,地方港口895个,避风港35个,港口吞吐量31.66亿吨;拥有机场82个,其中国际机场3个,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发展战略课题组  
三、对策选择加快以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是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重大产业发展战略任务。西南实现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也主要在于是否能超前建设成一个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水运、航空综合发展的运输体系。从现在起,走向2000年仅有13年时间,要实现前述交通运输发展的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系统研究了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对交通运输业需求影响最大的部门是原材料型重工业。在数量上影响货物运输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总量;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是结构因素,其中城镇化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影响更大。预计未来20年内,我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和国际集装箱运输量年均增速将达10%以上,这对加大沿海港口的建设力度,并将集装箱运输由沿海区域向内陆地区推广提出了要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  高敏雪  
本文首先着眼于交通运输业的规模与结构,井深入到企业层面,获得了对当前交通运输业整体状况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旨在进一步反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为:一是近10余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大体一致;二是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明显。在产业关联方面,其后向联系较弱,前向联系较强。在能耗方面,虽然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但能源消耗强度有明显下降;三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在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天恩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现有交通运输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发展中借鉴国外经验,显得十分重要。一、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国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落后于欧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仇韪  李金叶  
中亚与我国地缘毗邻,是东亚和西欧进行货物贸易、人文交流、信息互通的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对"一带一路"战略互联互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在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交通运输领域合作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战略目标相差甚远。在"一带一路"战略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合作仍面临交通设施技术标准不统一,技术障碍突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滞后,有效运力不足;跨境交通管理政策协调困难,交通运输不畅;跨境道路运输收费不规范,运输成本过高等诸多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应对之策,助推"一带一路"战略互联互通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涛  刘劲  
基于沿江产业与内河运输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对来宾市适合水路运输的产业进行遴选,制定了沿江产业布局的战略重点,提出了沿江产业布局的框架及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