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60)
- 2023(2792)
- 2022(2322)
- 2021(2093)
- 2020(1473)
- 2019(3434)
- 2018(3297)
- 2017(5739)
- 2016(2874)
- 2015(2937)
- 2014(2916)
- 2013(2707)
- 2012(2209)
- 2011(1993)
- 2010(2014)
- 2009(2005)
- 2008(1843)
- 2007(1590)
- 2006(1509)
- 2005(1386)
- 学科
- 管理(12576)
- 济(12238)
- 经济(12232)
- 业(9074)
- 环境(8074)
- 企(7902)
- 企业(7902)
- 农(5217)
- 划(4563)
- 业经(4023)
- 方法(3942)
- 规划(3871)
- 贸(3758)
- 贸易(3757)
- 环境规划(3729)
- 易(3707)
- 地方(3632)
- 农业(3606)
- 数学(3410)
- 数学方法(3292)
- 发(3229)
- 财(3042)
- 中国(2711)
- 学(2636)
- 电子(2607)
- 资源(2595)
- 发展(2591)
- 展(2590)
- 网上(2500)
- 网上贸易(2500)
- 机构
- 学院(41743)
- 大学(39952)
- 管理(16368)
- 济(15727)
- 经济(15401)
- 理学(14358)
- 理学院(14239)
- 管理学(13969)
- 管理学院(13925)
- 研究(12733)
- 中国(9383)
- 科学(8319)
- 京(7646)
- 财(7133)
- 农(6385)
- 业大(6309)
- 中心(6030)
- 江(6027)
- 所(6024)
- 财经(5693)
- 研究所(5555)
- 范(5194)
- 师范(5146)
- 经(5106)
- 州(4943)
- 农业(4941)
- 院(4823)
- 北京(4712)
- 经济学(4532)
- 经济管理(4479)
共检索到58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靖州
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营商环境不佳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入少、流出多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缓慢是根本性因素之一。营商环境本质上是政府管制环境,政府的越位、缺位与错位都会影响到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治本之道。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友好型政府管制环境,既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也是企业的普遍呼声。
关键词:
东北 营商环境 政府职能 成本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靖州
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营商环境不佳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入少、流出多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缓慢是根本性因素之一。营商环境本质上是政府管制环境,政府的越位、缺位与错位都会影响到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治本之道。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友好型政府管制环境,既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也是企业的普遍呼声。
关键词:
东北 营商环境 政府职能 成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至8日在辽宁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辽宁省有关部门、部分市县和企业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把握新机遇,找准发力点,把长板拉长、短板补齐。他强调,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李强 东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润羊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基本内容。新时代的乡村高质量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理论和思想认识层面需要深入辨析十对基本关系,而乡村高质量振兴是创新动力、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区域合作和共享发展等五个基本构成因素互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在全面理解乡村高质量振兴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将要素自由流动、营商环境优化与乡村高质量振兴统合为一个整体性的“三重论域”框架,不断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促进形成要素集聚效应,进而寻求有效实施乡村高质量振兴的基本路径和实践方略,从而积极应对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伟 陈艺桐 张晓琪 宋思根
按照“遵循主流指标、尊重行业特色”原则,以政策资源、文旅支持、社会组织、新媒体、技术知识、人才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指标为维度,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和比较老字号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并非构成引致老字号振兴的必要条件;四种营商环境组态引致老字号振兴工程第一阶段经济效益层面的振兴,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科技助力下的文旅驱动型、政策资源主导下的技术驱动和人口分布型、科技创新缺失下的社会组织驱动型四种组态;在老字号振兴工程完整阶段,引致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政府主导逻辑、市场主导逻辑两种形式,引致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市场经济主导下文旅支持和技术知识联合驱动型、人口分布主导下新媒体驱动型两种形式。另外,两阶段差异和振兴效果差异的进一步比较与分析表明,省域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与制度机会窗口的匹配程度在各阶段均显著影响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效果;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实现从以外生性助力为主导向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协同作用发展的重要逻辑变迁;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完整振兴阶段中成为契合老字号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的重点;技术知识在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中的作用突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北亚 环境合作 东北振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真 李升 谭云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优化税务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将对我国税务营商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未来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税务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述彭 陈秋晓
从剖析东北地区的发展历史入手,指出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着眼于全球化经济和东北所具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出应重新评估东北地区的国际战略地位,适时把握信息业发展和产业现代化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的振兴,并及时制订东北地区的总体规划,谋求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工业基地 振兴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春颖
声誉管理是被我国企业长期忽视的一个管理领域。本文在国家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阐述了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在企业声誉和声誉管理方面的必要性,指出了企业声誉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如何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对实现声誉管理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宏春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十多年来,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新一轮东北振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既有"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多年来,东北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缘于人员外流、产业失衡、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创新不足。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应深化改革、聚集人气、优化产业、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保护生态、改善民生、营造氛围、扩大开放。
关键词:
东北振兴 改革 体制 产业 创新 民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宏春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十多年来,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新一轮东北振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既有"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多年来,东北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缘于人员外流、产业失衡、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创新不足。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应深化改革、聚集人气、优化产业、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保护生态、改善民生、营造氛围、扩大开放。
关键词:
东北振兴 改革 体制 产业 创新 民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明哲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因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过去在环境观念和环境管理制度上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提高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М.Л.季塔连科,许金秋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而俄罗斯在普京总统连任后 ,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 ,支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与亚太的经贸关系 ,特别是对华合作。俄中两国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这两个地区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的有利条件 ,大力推动地区的合作。虽然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经与中国东北地区建立起了紧密的生产、经贸、科技和学术等联系 ,双方的合作已具备相当的基础 ,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领域。今后双方应该注重开拓高新技术合作方面的潜力。
关键词:
地缘优势 历史机遇 加强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