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8)
2023(5711)
2022(4596)
2021(4477)
2020(3425)
2019(8061)
2018(8160)
2017(12974)
2016(8683)
2015(9562)
2014(9811)
2013(8467)
2012(7854)
2011(7140)
2010(7511)
2009(6476)
2008(6511)
2007(5849)
2006(5485)
2005(5201)
作者
(20346)
(16990)
(16650)
(16582)
(10800)
(8179)
(7917)
(6738)
(6433)
(6224)
(5766)
(5743)
(5547)
(5488)
(5414)
(5343)
(5343)
(4991)
(4991)
(4869)
(4656)
(4318)
(4022)
(4014)
(3959)
(3951)
(3785)
(3770)
(3553)
(3434)
学科
(19910)
教育(19908)
经济(19797)
管理(17171)
中国(14318)
(14148)
(11417)
企业(11417)
(8632)
(8612)
教学(7875)
理论(7788)
(7673)
(6296)
(6027)
方法(5776)
业经(5548)
体制(5349)
(5342)
数学(4957)
数学方法(4847)
发展(4724)
(4602)
(4596)
银行(4591)
农业(4514)
(4492)
金融(4491)
(4490)
研究(4390)
机构
大学(105242)
学院(100891)
研究(42382)
(33801)
经济(32717)
教育(30100)
管理(29831)
中国(25993)
(25073)
师范(24955)
理学(24744)
(24615)
理学院(24326)
管理学(23728)
管理学院(23506)
科学(23196)
(21506)
师范大学(20757)
(19814)
研究所(19266)
(17768)
中心(17680)
北京(16996)
技术(15424)
(15366)
(15206)
职业(15101)
财经(14103)
(13637)
(12880)
基金
项目(61353)
研究(55174)
科学(48919)
基金(39140)
教育(34295)
(33285)
国家(32768)
社会(31619)
社会科(29431)
社会科学(29425)
科学基金(26736)
编号(25428)
(25420)
成果(24865)
(23465)
课题(22049)
基金项目(18982)
(18680)
资助(15820)
(15820)
重点(15755)
规划(15744)
(15716)
项目编号(15143)
(14938)
教育部(14204)
(14122)
自然(14049)
自然科(13651)
自然科学(13645)
期刊
教育(52629)
研究(45459)
(41052)
经济(41052)
中国(36528)
(15477)
(14464)
学报(13462)
职业(13086)
技术(12329)
大学(11687)
科学(11000)
管理(10967)
农业(10021)
(9496)
金融(9496)
学学(8849)
技术教育(8514)
职业技术(8514)
职业技术教育(8514)
财经(7313)
(6856)
论坛(6856)
高等(6545)
(6379)
经济研究(6252)
业经(6021)
(5765)
(5633)
高等教育(5622)
共检索到177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水云  
斯普林格出版社2016年出版本书描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对大学变革的影响。它首先描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分别详细讨论了在机构和学科层面进行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QAUE)和学科评估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外部质量评估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苏永建  
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既是一种具有强烈问责取向的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技术手段,同时,它在日益理性化和专业化的同时也逐渐演化为一种权力机制。对于遵从的倡导,对于技术的迷思,以及权力和责任的失衡,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所固有的弊端。要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一项可持续的事业,须从质量保障走向质量文化。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行反思和革新;另一方面,需要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基于相互信任的,以社会契约关系为核心的整体性质量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质量保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话语。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不完善、理论欠缺、实践偏倚等问题的分析,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路向进行再认识,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平  田联进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与财政投入挂钩等方面。而对这些问题的化解,有待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多样性和差异性质量标准为评价尺度、与财政拨款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丹凤  
2009年3月30日至4月2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INQAAHE)在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运超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与保障直接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本研究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特征主要包括生成过程的非连续性、生成要素的主体间性、生成规格的不确定性、生成结果的难检测性。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机制包括价值、链接、评价三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须防止工业化生产模式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成系统的过度影响,应更加突出人员素质及其培育的特殊重要性,充分发挥基层的自主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尚华  
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文章针对湖南高职教育在质量监控与保障方面存在的省级监控行政化色彩明显、院校监控自主性缺乏、社会监控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必须从政府、高职院校、社会三方采取积极有效的监控与保障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永建  
在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中,以问责为基础的质量保障和以发展为基础的质量提高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冲突乃至对立的关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并非截然对立,两者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只有在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发挥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的优势,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佳策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润森  
挪威是一个典型的“福利国家”,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挪威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它的普遍性与法律性。它属于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传统,它强调保障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又是以国家立法为基础,因此,各种社会福利都是根据各种立法的规定和标准而进行的。兹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战后,挪威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①、确保疾病患者的医疗护理,确保老、弱、病、残者的生活。②、使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获得必要的保障。③、向社会贫困者提供帮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小波  刘潇华  张亮亮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指政府、社会和高校等相关主体运用质量监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审计、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估等手段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经历了质量保障初始时期、质量失控时期、质量保障恢复重建时期、质量保障制度建立时期、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时期五个阶段。总体而言,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研究的理论深度有限;政府的质量保障作用突出,但社会和高校的作用发挥不够;本科质量保障的重点地位已经确立,但实施成效不容乐观;高度重视评估评价的作用,但缺乏多种质量保障手段的综合运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李芬  
监测评估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而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信息,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四大特征:常态监测教育教学过程;用数据说话呈现教育质量;及时反馈与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多元主体对质量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同时从制度建设、遵循原则、制定指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实施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伟  
博洛尼亚进程有力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英国积极参与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在质量保障方面与其保持高度一致,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趋同发展。本文通过历史分析发现,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包含科研评估、教学评估和机构审核,兼具质量改进与问责的双重功能,且表现出竞争导向、风险为本的市场问责发展趋势。在脱欧背景下,英格兰新成立的学生办公室也是高等教育国家干预与市场问责的进一步结合,并非英国的"求异"发展。英国乃至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机制面临着机构多样性与标准相似性的张力,并将受到消费者"众口难调"质量观的挑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晓昌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快速发展中的质量问题,更不可有丝毫松懈。江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步较早。1996年在全国率先扩招,提前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0所,在校生156.8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结合省情特点,我们积极推进内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苏永建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带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型特征。行政动员和项目制是政府应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经过长期实践,政府的行政动员和项目制互为表里,相互作用,逐渐定型为一种以政府行政权力为核心,以频繁的指令性要求为驱动力量,以繁杂的质量保障项目为载体,以评估作为合法化路径的一元化的技术治理格局。这种质量保障方式内生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和行政体制,是为"体制化的技术治理"。社会转型期的大学制度是体制化的技术治理得以产生和运作的制度根源。从大学制度入手进行深层次和整体性变革是持续提高高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