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8)
2023(10685)
2022(8750)
2021(8157)
2020(7161)
2019(16258)
2018(16248)
2017(32261)
2016(17313)
2015(19482)
2014(19466)
2013(19675)
2012(17834)
2011(15633)
2010(16227)
2009(15666)
2008(16501)
2007(15076)
2006(13718)
2005(12940)
作者
(48910)
(40680)
(40457)
(38171)
(25878)
(18902)
(18579)
(15731)
(15148)
(14719)
(13685)
(13353)
(13264)
(12703)
(12578)
(12355)
(12165)
(11880)
(11747)
(11523)
(10037)
(9962)
(9851)
(9122)
(9104)
(9090)
(9033)
(9018)
(7969)
(7802)
学科
(86916)
(80187)
企业(80187)
(77127)
经济(77035)
管理(74618)
方法(36125)
(30660)
业经(27770)
数学(27180)
数学方法(26995)
(24158)
(23713)
贸易(23701)
(23625)
财务(23584)
财务管理(23545)
(23092)
企业财务(22309)
(21464)
中国(20569)
技术(16823)
农业(16567)
(16271)
(16243)
银行(16228)
(15309)
(14902)
(14816)
理论(14470)
机构
学院(256288)
大学(250596)
(116521)
经济(114331)
管理(108024)
理学(89718)
理学院(88969)
管理学(88131)
管理学院(87636)
研究(75072)
中国(68746)
(61375)
(52032)
财经(46946)
(42387)
(40280)
科学(39712)
(37012)
(36686)
经济学(35260)
中心(35223)
财经大学(34509)
北京(33338)
研究所(32167)
(32146)
经济学院(32070)
商学(31745)
业大(31545)
商学院(31472)
农业(28693)
基金
项目(150381)
科学(119565)
研究(114200)
基金(110716)
(93092)
国家(92212)
科学基金(81334)
社会(74551)
社会科(70924)
社会科学(70904)
(58431)
基金项目(57835)
教育(50906)
自然(50851)
自然科(49606)
自然科学(49595)
自然科学基金(48829)
(47111)
资助(46529)
编号(46174)
成果(36854)
(35487)
(34428)
(34158)
重点(32742)
(31806)
创新(31100)
课题(30808)
(30753)
国家社会(30704)
期刊
(135968)
经济(135968)
研究(80696)
(52661)
管理(48269)
中国(47622)
(33848)
金融(33848)
(33788)
科学(29197)
学报(28299)
技术(24242)
财经(24018)
业经(23483)
大学(23348)
农业(22889)
学学(22349)
经济研究(21678)
(20712)
(19787)
问题(18830)
国际(17470)
教育(16646)
技术经济(15988)
(15970)
财会(15715)
商业(14477)
现代(14156)
会计(13932)
世界(13583)
共检索到40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幼喜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一场金融风暴席卷整个东南亚地区。危机影响波及香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乃至对全球经济,都有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虽然有内外各种因素,但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这些国家的一部分企业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均存在体制性的缺陷,为危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并对危机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经验教训对促进我国外经贸企业改革和健康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启明  孙维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外经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对外经贸事业中来。与此同时,如何进行外经贸企业的风险防范已经成为管理层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资料表明,世界每年度受国际海事欺诈的影响,损失贸易额达130亿美元以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方志斌  薛伟  刘海洋  
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下简称“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对外投资合作的新模式和海外投资的重要落脚点。但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面临税收营商环境方面以及双边税收协定方面的税收风险。“走出去”企业如何应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税收风险,需由中国税务部门和“走出去”企业共同努力。税务部门应强化“走出去”企业的涉外税收服务、健全双边税收协定体系、深化同东道国政府的税收合作;“走出去”企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前作好税务规划、搭建涉税事务沟通平台、建立税收风险防范机制,多方努力共同促进“走出去”企业在境外投资行稳致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文达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在明晰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和产权的基础上,通过法规和契约,使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既真正分离又有机地协调起来。 对外经贸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毋庸置疑,这些国有企业的资产全部属于国家。但是,作为经营者,对外经贸企业对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具有经营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产权关系,我们对外贸企业在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上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和哪些方面应予加强呢?下面拟就此做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春顶  
2006年下半年,商务部决定筹资200亿元在多个国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作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共分两批批准了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而近期来自商务部的消息称,第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德连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外经贸企业更是如此。所谓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熊彼特,1912),企业家的创新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外经贸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通过企业家的创新,使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合适应市场需求,在满足市场需求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韩世隆  
试论建立我国外经贸企业创新体系韩世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经贸发展很快,商品进出口每年平均增幅达16.6%,其中出口年平均增幅是17.4%,进口为15.8%。1995年进出口贸易额达2808亿美元,增长18.6%;出口1487亿美元,增长了22.9%...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丽娜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个国家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增至25个国家,这是欧盟有史以来实现的最大规模的扩张。此举会给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外经贸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外经贸企业应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意识,提高产品档次;认真研究欧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迂回进入欧盟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2011年10月23日,商务部建设的"中国外经贸企业服务网"在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正式开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在开通仪式上致辞时指出,建设"中国外经贸企业服务网",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晓东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重要工具,大大促进了国际经贸往来和发展。但是鉴于贸易双方商业资信风险和操作能力的限制,以及信用证规则漏洞等原因,防范信用证业务风险始终是外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企业托管——外经贸企业资产重组和规模经营的可行途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王子先企业托管一般是指将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部分或全部让渡。委托双方以契约形式约定,在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内,实现委托资产的保值、增值。它具有以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为基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洪联英  张云  
文章通过总体评估和案例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微观企业问题凸显,产业定位不明确,以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区位选择扎堆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合作区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激发企业"走出去"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合理调整产业定位、构建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和强化政府主体的导向、服务及保障功能,是合作区建设应该着力调整的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燕平  
一、实现国有外经贸企业资产重组的意义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确定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具有长远意义的制度性建设,实现国有企业机制的转换。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官胜  范朋真  龙文  
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要维持快速增长又要保障利益安全,这需要在理论上探明东道国风险和投资速度之间的关系。为规避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东道国,我国企业倾向于以集群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在宏观上体现为我国对该国具有较快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基于此,本文在宏观上度量了我国对各东道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出于集群规避风险的目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倾向于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而在建有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东道国,风险则不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速度,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风险规避功能。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本身也能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