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
2023(374)
2022(331)
2021(276)
2020(169)
2019(403)
2018(378)
2017(559)
2016(356)
2015(389)
2014(404)
2013(396)
2012(403)
2011(379)
2010(412)
2009(322)
2008(265)
2007(249)
2006(201)
2005(165)
作者
(1094)
(934)
(880)
(858)
(570)
(528)
(390)
(368)
(360)
(333)
(326)
(312)
(285)
(285)
(280)
(274)
(264)
(256)
(248)
(246)
(226)
(218)
(217)
(214)
(204)
(204)
(197)
(194)
(194)
(193)
学科
(1728)
经济(1728)
(1456)
地方(1235)
农业(1124)
业经(849)
农业经济(793)
中国(689)
教育(599)
管理(599)
(527)
(513)
资源(448)
发展(363)
(363)
(323)
环境(323)
地方经济(321)
(312)
教学(305)
工作(304)
建设(286)
土地(285)
(283)
农民(242)
方法(240)
计算(222)
机化(217)
算机(217)
计算机(217)
机构
学院(5163)
大学(5080)
研究(1911)
管理(1676)
理学(1442)
科学(1439)
理学院(1407)
(1389)
(1369)
师范(1367)
管理学(1362)
管理学院(1348)
经济(1332)
中国(1263)
师范大学(1132)
(1110)
(1055)
(946)
中心(915)
教育(902)
研究所(884)
(847)
业大(815)
(811)
农业(807)
(777)
资源(744)
(720)
北京(667)
(661)
基金
项目(4034)
研究(3307)
科学(3183)
基金(2657)
(2301)
国家(2266)
社会(1960)
科学基金(1883)
社会科(1807)
社会科学(1807)
(1790)
教育(1702)
(1535)
编号(1531)
基金项目(1516)
成果(1278)
(1164)
课题(1164)
自然(1149)
自然科(1087)
自然科学(1087)
自然科学基金(1066)
(1006)
重点(974)
资助(950)
发展(938)
规划(935)
(921)
(881)
(796)
期刊
(2129)
经济(2129)
中国(1612)
教育(1475)
研究(1369)
(1299)
农业(934)
学报(920)
科学(891)
资源(853)
大学(675)
学学(586)
(539)
图书(481)
技术(417)
(404)
业经(400)
(394)
职业(379)
社会(364)
书馆(359)
图书馆(359)
(355)
地理(343)
社会科(333)
社会科学(333)
农村(309)
(309)
管理(302)
业大(295)
共检索到7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苏秀  
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地方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综合地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撷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发学生的真实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激活课堂教学。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齐晓峰  田彩虹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城市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记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借助口述历史的手段,深入挖掘皖南山区婺源县地方记忆,探索出一套适应地方口述历史的流程,并提出利用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雷  李晓东  
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精髓,其发掘程度及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及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系统调研,对农耕文化的特征及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探讨了沂源县三岔乡乡村旅游中以农家乐、休闲娱乐和民俗表演为住的3种农耕文化的发展模式,同时指出在文化挖掘过程中存在的农耕文化产业链不完善、乡土特色缺乏及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最后从挖掘农耕资源,打造农耕文化产品;拓展农耕观光体验,加快农耕旅游发展;加强农耕文化宣传,创建优势文化品牌;转变农耕文化发掘模式,创新农耕文化运营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沂源县三岔乡农耕文化的发掘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奇钊   陈有志   陈丹丹  
从提出到成为热点现象,到获得立法保护,再到被写入二十大报告,红色资源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词。文章探索了红色资源的起源与演变,以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与“大思政课”研究与实践,进而分析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征编融入“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切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唱响公平与正义的时代强音、锁定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方向。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苏卉君  
实现以传统村落为基础单元的乡土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文章认为,应深入分析乡土文化和传统村落特色,以乡土文化复兴激发人们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兴趣,以活化乡土文化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乡土文化复兴中充分利用设计手段,有助于展示新时代乡土文化的新面貌,有助于将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进而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月华  
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主要方法、数据挖掘的流程等。在回顾远程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远程教育的不足 ,并提出了在远程教育中使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步骤。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万红  
历史上广泛分布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土司文化,不仅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司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多样性、中华文明认同、国家认同、民族精神、乡土知识等诸多丰富内涵,为开展乡土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当今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加大乡土教育力度的新形势下,合理利用土司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其乡土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各民族整体素质、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曦  段佳龙  李璐  肖俊  郭洁萍  
培育农林生态特色产品品牌是挖掘农业发展潜力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湘南地区具有这方面的独到优势,如农林生态特色产品品质好,有一些区域性公共品牌的基础,但也存在著名品牌缺少与企业主体较弱等现实问题,发展新阶段,大湘南地区农林生态特色产品品牌培育,要站在新的发展高度,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基地、重点企业,从多方面发力,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农林生态特色产品品牌,为大湘南地区农林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大力支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方李莉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一个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乡村是富足的。80年前,费孝通先生到他家乡的开弦弓村做考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历史上,江村的农民并不是全靠农田来维系生计的,他们有很发达的手工业,他们所生产的生丝和生丝原料,并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用来做外贸商品的。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海运畅通,江村的土丝可以一直运到海外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方李莉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一个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乡村是富足的。80年前,费孝通先生到他家乡的开弦弓村做考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历史上,江村的农民并不是全靠农田来维系生计的,他们有很发达的手工业,他们所生产的生丝和生丝原料,并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用来做外贸商品的。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海运畅通,江村的土丝可以一直运到海外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方李莉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一个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乡村是富足的。80年前,费孝通先生到他家乡的开弦弓村做考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历史上,江村的农民并不是全靠农田来维系生计的,他们有很发达的手工业,他们所生产的生丝和生丝原料,并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用来做外贸商品的。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海运畅通,江村的土丝可以一直运到海外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德峰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加速,因大型工程兴建导致的移民迁移安置成为缠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解之题,如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移民。在对江苏省三峡外迁农村移民安置点大丰市的个案调研基础上,着力探讨工程外迁农村移民社区安置过程中的资源挖掘问题,主要是(安置地)已有闲置住房、土地资源的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重建,技能培训资源的开发,以及投资性资源的启动等。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挖掘和合理搭配,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最终实现工程外迁农村移民的“落户生根”,缓解人类安居和大坝建设彼此间的紧张矛盾,为今后的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积累宝贵经验和提供某些先导示范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解保华  李彬联  
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海啸"的本质是资源金融炒作与次债CDO精巧设计"碰撞"的结果,是国际金融资本因贪婪给自己挖掘的坟墓。由此,我国应高度重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监测和对策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来限制资源金融的炒作,注重金融创新风险濡染机制的研究,完善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战略决策和运筹帷幄下,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建成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