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0)
2023(10339)
2022(8990)
2021(8262)
2020(7278)
2019(16497)
2018(16324)
2017(30875)
2016(16514)
2015(18773)
2014(18564)
2013(18417)
2012(17362)
2011(15778)
2010(16095)
2009(15223)
2008(15354)
2007(14171)
2006(12169)
2005(10910)
作者
(48519)
(40834)
(40694)
(38767)
(26009)
(19595)
(18495)
(15847)
(15115)
(14527)
(13732)
(13664)
(12970)
(12910)
(12705)
(12654)
(12429)
(11973)
(11874)
(11780)
(10146)
(9990)
(9864)
(9287)
(9198)
(9158)
(9076)
(9023)
(8227)
(8180)
学科
(70705)
经济(70639)
(56190)
管理(54368)
(48565)
企业(48565)
方法(33666)
数学(28179)
数学方法(27916)
技术(20961)
中国(18625)
(18346)
(17530)
业经(16180)
(15043)
(14088)
贸易(14082)
理论(13743)
(13648)
技术管理(13473)
(13257)
地方(12544)
农业(12385)
(11712)
银行(11679)
(11455)
(11148)
(11126)
金融(11124)
(11009)
机构
大学(245917)
学院(244454)
(103325)
经济(101182)
管理(97522)
理学(84118)
理学院(83219)
管理学(81922)
研究(81755)
管理学院(81424)
中国(62154)
(51737)
科学(48811)
(46246)
(41538)
(39202)
中心(37920)
研究所(37564)
(37404)
财经(36736)
业大(35052)
(33247)
北京(33018)
(31877)
师范(31589)
经济学(31300)
农业(30930)
(29667)
(28992)
经济学院(28198)
基金
项目(158088)
科学(125481)
研究(116957)
基金(114138)
(98969)
国家(98108)
科学基金(84580)
社会(74294)
社会科(70430)
社会科学(70410)
(62812)
基金项目(60587)
教育(55039)
自然(54207)
自然科(53034)
自然科学(53019)
(52594)
自然科学基金(52145)
编号(47541)
资助(45856)
成果(38781)
(38651)
重点(35711)
(35612)
创新(35155)
(34037)
课题(33016)
教育部(30762)
国家社会(30173)
大学(30077)
期刊
(113725)
经济(113725)
研究(71822)
中国(50988)
管理(38153)
(36910)
学报(35799)
(34707)
科学(34632)
教育(30222)
大学(27198)
学学(25310)
技术(24586)
农业(23361)
(21604)
金融(21604)
财经(18540)
经济研究(18363)
业经(18202)
(16064)
技术经济(15176)
问题(14456)
科技(14149)
(14128)
(12524)
商业(12353)
图书(11985)
(11715)
(11599)
论坛(11599)
共检索到366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远  冯玲  
一个相对成熟工业的结构改变,往往会伴随着挑战者而崛起;而该工业中原有企业凭借以往竞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组织学习发展出来的能力,往往会显得比新进入者更为强大。那么如何解释不断变化的工业结构呢?本文回顾了过去的研究,分析了用来解释这种结果的枝术突破、结构创新、核心僵化和价值网络等概念,指出这些概念往往只能提供能够给新进入者带来机会的因素,或者仅仅关注于创新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而很少观察创新的整个竞争过程。基于这些分析和批评,作者提出一个理解创新竞争过程的框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俊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清辉  王建品  
科学合理地评价技术创新效率,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而且对于政府合理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总体来看,技术创新效率的学术研究已有形成概念、实证研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成果。拓宽视角的技术创新效率学术研究将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运行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文华  
乌拉圭回合通过的《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对 WTO成员国产业R D所允许补贴的范围、强度和合法成本类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加入 WTO,我国支持技术创新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必须遵循该协议的有关规则。我国产业 R D投资相对不足是不争的事实。除了经济发展阶段和企业研发能力等因素外 ,多数支持技术创新财政金融 (刺激 )政策主要集中于商业化阶段 ,是导致产业 R D激励机制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入 WTO,我国技术创新财政金融 (刺激 )政策 ,一方面 ,面临着全面调整以及取消支持进口替代为目的的技术开发的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 ,也迎来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定位和完善技术创新财政金融 (刺激 )政策以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冬梅  王俐珍  陈安霓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强调企业与环境动态匹配的学科,战略管理自然面临着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理论对变化环境的理论映射。然而,学界对于以全新的理论解释与指导数字化情境中的企业实践,还是通过修正现有理论使其适应新环境变化,还是完全可以依靠以往理论作为"认知地图"指导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对立的观点。在回顾战略管理核心理论、讨论数字化环境的主要特点、以及梳理现有文献对于数字化和战略管理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总结数字化对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讨论数字化拓展战略管理理论的可能、以及展望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以期为开展基于数字化情境的战略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 ,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优势。中小企业要发挥技术创新优势 ,需选准目标产业 ,实施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 ,选准合适的技术创新方式 ;还要注意选择技术创新策略 ,包括适用策略、反求策略、敏捷策略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家骥,程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知识已经被认识到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建南,李怀祖,孙海鹰  
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我国该如何迎接挑战?“打科技牌、吃科技饭”,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建立技术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在体制转变背景下,这就需要建设一个完善发达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系统,以促进各类经济主体主动和高效地进行技术创新的机制。一、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汲剑磊  
作为挑战者品牌,把有限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一个较主流品牌更为狭窄与集中的范畴,看似是舍弃,其实是为了更大的获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涛  
银行,作为古老的金融机构已存世数百年,这一从中世纪的意大利"长板凳"上诞生的组织,历经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和信息时代,逐渐成长为当今世界金融的重要主体,可以说,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史。在这部从"板凳"银行到网点银行,再到移动银行和数字银行演进史中,往往是最具创新活力、率先顺势革新的银行能够脱颖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莉  
文章阐述了作为市场挑战者,出于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行业地位的需要,往往会采取各种进攻策略以对抗市场领导者,其绝大部分进攻策略都具有相同的本质特征——创造一种市场领导者所不具备的新价值传递于消费者。在普遍意义之外,价值网络与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具有更多的特定联系值得关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涛  
银行,作为古老的金融机构已存世数百年,这一从中世纪的意大利“长板凳”上诞生的组织,历经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和信息时代,逐渐成长为当今世界金融的重要主体,可以说,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史。在这部从“板凳”银行到网点银行,再到移动银行和数字银行演进史中,往往是最具创新活力、率先顺势革新的银行能够脱颖而
关键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金中坤  
基于中国590家上市公司1891项海外投资项目的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中国上市公司偏向于到东道国市场规模较大、产业技术水平较高、文化距离较近、制度距离较大、双边关系良好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但不同行业、不同所有权属性的企业间存在差异,进入成本已不再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考虑因素,地理距离的影响也逐渐被削弱,从时间上看,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已发生结构性改变,资源导向、市场导向更加明显,成本导向削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萍萍  王毅  
回顾了经济长波理论,阐述了学者们提出的4种技术创新驱动经济长波的机理——主导产业更迭机理、投资周期作用机理、范式转变作用机理和综合作用机理。基于此,提出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长波的整合模型。最后,总结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长波机理研究的未来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