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0)
2023(6985)
2022(5821)
2021(5339)
2020(4591)
2019(10005)
2018(9660)
2017(18405)
2016(10076)
2015(11065)
2014(10923)
2013(10947)
2012(10399)
2011(9452)
2010(9498)
2009(8623)
2008(8514)
2007(7745)
2006(6721)
2005(6256)
作者
(32201)
(26907)
(26642)
(25511)
(17072)
(13006)
(12065)
(10533)
(10282)
(9672)
(9295)
(9041)
(8985)
(8701)
(8636)
(8246)
(8088)
(8084)
(7784)
(7556)
(6925)
(6653)
(6577)
(6213)
(6192)
(6125)
(5957)
(5903)
(5658)
(5530)
学科
(40431)
经济(40371)
管理(29379)
(28250)
(23582)
企业(23582)
方法(18979)
数学(16342)
数学方法(16152)
中国(12106)
(11512)
(11404)
(9500)
(8954)
业经(8527)
地方(7877)
(7386)
银行(7353)
(7242)
金融(7242)
(7108)
贸易(7099)
(7083)
技术(6940)
(6850)
理论(6649)
(6597)
财务(6588)
财务管理(6569)
农业(6483)
机构
大学(146667)
学院(142616)
(56070)
经济(54818)
研究(54803)
管理(50901)
理学(44221)
理学院(43559)
管理学(42528)
管理学院(42277)
中国(41126)
科学(36390)
(32162)
(31405)
(29604)
(27977)
研究所(27064)
农业(25161)
业大(25001)
中心(24162)
(22553)
财经(21529)
北京(20188)
(20113)
(19794)
(19037)
(18672)
师范(18321)
(17785)
经济学(17540)
基金
项目(99414)
科学(78210)
基金(74130)
(68502)
国家(67962)
研究(65119)
科学基金(56711)
社会(42276)
社会科(39951)
社会科学(39938)
自然(39538)
自然科(38738)
自然科学(38722)
基金项目(38533)
自然科学基金(38100)
(37719)
(33439)
资助(30876)
教育(30401)
重点(23292)
编号(23045)
(22038)
(20699)
(20654)
计划(20470)
科研(19836)
创新(19334)
成果(19208)
教育部(18440)
国家社会(18139)
期刊
(61113)
经济(61113)
研究(43071)
中国(34859)
学报(32307)
(27709)
科学(27098)
大学(23682)
学学(22355)
(21598)
管理(21323)
农业(18600)
教育(16275)
(14422)
金融(14422)
财经(11353)
经济研究(10668)
技术(10600)
(10357)
(9826)
业大(9014)
业经(8911)
(8346)
问题(7649)
农业大学(7538)
科技(7523)
(6734)
图书(6696)
技术经济(6464)
统计(6427)
共检索到223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博  赵金金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家制造企业中338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以及人—工作匹配的调节效应和促进聚焦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挑战性压力与工作重塑具有倒U型曲线关系,促进聚焦对上述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人—工作匹配在挑战性压力与工作重塑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而且挑战性压力与人—工作匹配的交互效应通过促进聚焦的完全中介效应作用于工作重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晓  张兴贵  张志杰  
关于挑战性要求对员工的影响,以往研究存在争议。本研究引入工作要求-资源匹配视角,探究挑战性工作要求(工作复杂性与工作效率要求)与工作资源(社会支持、技能发挥与工作自主性)的匹配度如何影响人岗匹配。本研究搜集了317份员工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和曲面响应分析,发现挑战性工作要求-资源匹配总体上能够提升人岗匹配(员工的要求-能力匹配)。具体而言,发现挑战性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社会支持与技能发挥)的匹配度可以促进员工的要求-能力匹配,而挑战性工作要求与工作自主性的匹配未能显著预测员工的要求-能力匹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培林  
工作重塑作为一种员工主动性行为,正日益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分别探讨了工作重塑对人-工作匹配、工作意义、工作投入的影响,而未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性研究。对26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一个串联中介模型。研究表明:人-工作匹配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意义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在人-工作匹配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人-工作匹配、工作意义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串联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益南  欧阳晨慧  朱永跃  
构建产业工人工作重塑与离职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272份产业工人数据,用SPSS22.0对调查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作重塑中的认知、任务和关系重塑能显著降低产业工人的离职意愿,人-工作匹配部分中介工作重塑三个维度对离职意愿的负向影响;授权型领导在认知重塑和关系重塑影响产业工人离职意愿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任务重塑与离职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则不显著。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维娜  樊耘  张克勤  
本文以已婚职业女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工作—家庭促进为切人点,探索它对积极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且针对职业女性的角色特征,揭示心理资本和人—工作匹配在该机制中的作用。基于307位已婚职业女性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家庭促进对职业女性的积极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工作—家庭促进与积极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人—工作匹配对积极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对工作—家庭促进和积极行为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人—工作匹配越高,两者的正向相关关系越强。本文研究结论为管理职业女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西超  胡婧  王亮  陈萌萌  
本研究旨在探讨挑战性和阻断性两种性质的压力源对工作满意度的不同作用效果和过程,以及组织支持感受(POS)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对361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阻断性压力源对一般、内部和外部工作满意度有负向预测作用;(2)挑战性压力源对内部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外部及一般工作满意度无显著预测作用;(3)POS在挑战性压力源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调节作用,表现为在高POS下,挑战性压力源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更大;(4)POS在阻断性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卢艳秋  赵彬  阳卓君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通过对267份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揭示挑战性压力源、二元工作激情、员工失败学习(单环与双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源对单环失败学习产生正向影响,对双环失败学习产生倒U型影响;挑战性压力源对和谐型激情产生倒U型影响,对强迫型激情产生正向影响;和谐型激情、强迫型激情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单环失败学习、双环失败学习的关系中均发挥中介作用,且和谐型激情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双环失败学习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强迫型激情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单环失败学习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宗波  彭翠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54名企业员工为对象,探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对员工情绪衰竭与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下属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与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与负向影响;阻碍性压力对员工情绪衰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挑战性压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则不显著;上下属关系对挑战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阻碍性压力与情绪衰竭之间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强化了挑战性压力的积极作用,缓解了阻碍性压力的消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宁  张莉  张振铎  王伊芹  
文章通过对233名科研院所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挑战性工作压力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并采用层级回归法检验了职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挑战性工作压力对员工的职业成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员工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挑战性工作压力与职业成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得格  时勘  王永丽  龚会  
工作压力一直受到实践者和研究者关注,是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以中国企业员工为样本,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的二维结构观点进行检验,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这两类压力源与员工工作投入和整体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源的二维结构同样适合于中国企业员工样本,并不是所有的压力源都会带来消极影响,挑战性压力源与员工的工作投入和整体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阻碍性压力源与员工工作投入和整体满意度显著负相关。最后对研究结果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和说明,该结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压力管理研究内容,也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指导思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桂平  朱宇溦  
基于压力认知交互理论和工作需求—资源模型,探究了挑战性评价在挑战性压力影响员工创造力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服务型领导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能够积极影响员工的创造力;挑战性评价在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作为组织层面的重要资源,服务型领导强化了挑战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之间的关系,服务型领导水平越高,挑战性压力越能显著预测挑战性评价;服务型领导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挑战性评价在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连瑞瑞  陈松林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本文探讨了师徒关系对徒弟周边绩效的影响,以及工作敬业度的中介作用和人-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对国内386份在职员工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表明:师徒关系对徒弟工作敬业度及其周边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徒弟工作敬业度在师徒关系与徒弟周边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徒弟人-组织匹配正向调节师徒关系对徒弟周边绩效的直接效应,同时正向调节师徒关系通过徒弟工作敬业度对其周边绩效产生的间接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彦梅  刘洪  王三银  
弱的工作边界可以实现非工作向工作的渗透,从而有助于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降低工作压力,但是过弱的工作边界因为非工作向工作渗透过多,反而会引起他们工作压力增加,因此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然而,在什么条件下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发生方向性变化,尚无定论。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提出员工个人对工作边界强度的偏好与实际工作边界强度的匹配程度在这两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验证了假设,即伴随着工作边界强度的减弱,员工工作压力先减少后增加,拐点处工作边界强度为5.3988(以7点量表来测),偏向于较强的工作边界;当员工的工作边界强度趋近于其偏好时其工作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艳霞   周珊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在运营管理中引入机器人完成工作,企业在获得技术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处理人机协作带来的挑战。本研究以个人-工作匹配理论为基础,从员工角度构建了人机协作情境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模型。具体来说,本研究探讨了人机协作模式下员工体验到的身份威胁通过个人-工作匹配影响其工作重塑的作用机制,并且通过引入员工对人机协作情境的情感反刍,揭示了上述效应的边界条件。本研究招募了来自不同行业的176名员工,收集了三期数据,经过分析,大部分模型假设得到支持。结果显示,人机协作身份威胁削弱了员工感知到的个人-工作匹配,进而降低了认知重塑,这一效应在员工保持对人机协作情境低水平的情感反刍时表现显著。本研究从微观视角探索了员工对人机协作场景的反应路径,理论上丰富了人机协作的影响机制研究,实践上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人机协作挑战,进而采取更科学的管理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伟  张鹏  
基于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效能在研发员工挑战性压力和主观职涯成功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阻碍性压力和主观职涯成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组织职涯管理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员工对职业自我效能和主观职涯成功的感知,还能够显著的降低阻碍性压力源的消极影响,并且增强挑战性压力源对研发员工职业自我效能的积极作用。因此组织应识别和分类管理研发员工面临的不同压力,合理设置挑战性压力,减少组织内政治行为、官僚行为以及工作——非工作冲突等消极压力源的影响;重视对研发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完善对研发员工的职业指导和职业支持体系,面向不同员工设计和实施职涯支持方案;通过宽容失败、个性化支持和无边界学习等强化员工感知来自组织的支持;从而助其职业效能和职业生涯的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