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7)
- 2023(7461)
- 2022(6309)
- 2021(5472)
- 2020(4603)
- 2019(10432)
- 2018(9967)
- 2017(19438)
- 2016(10289)
- 2015(11887)
- 2014(11753)
- 2013(11941)
- 2012(11504)
- 2011(10799)
- 2010(11045)
- 2009(10297)
- 2008(9906)
- 2007(9124)
- 2006(8568)
- 2005(7946)
- 学科
- 济(71408)
- 经济(71359)
- 管理(27698)
- 方法(24490)
- 业(23104)
- 数学(22209)
- 数学方法(22069)
- 企(17825)
- 企业(17825)
- 地方(16598)
- 中国(13809)
- 学(13691)
- 地方经济(12325)
- 农(12256)
- 业经(11646)
- 财(10582)
- 融(9804)
- 金融(9804)
- 制(9613)
- 贸(8760)
- 贸易(8752)
- 环境(8739)
- 易(8353)
- 农业(8143)
- 银(8039)
- 银行(8004)
- 经济学(7923)
- 行(7828)
- 体(7461)
- 发(6992)
- 机构
- 大学(168776)
- 学院(166163)
- 济(82391)
- 经济(80983)
- 研究(65465)
- 管理(58552)
- 中国(50071)
- 理学(49543)
- 理学院(48946)
- 管理学(48148)
- 管理学院(47847)
- 科学(38325)
- 京(35634)
- 财(34900)
- 所(34675)
- 农(31826)
- 研究所(31179)
- 中心(28219)
- 财经(27781)
- 经济学(27310)
- 江(25640)
- 业大(25347)
- 农业(25247)
- 经(25246)
- 经济学院(24192)
- 院(22902)
- 北京(22840)
- 财经大学(20633)
- 科学院(20163)
- 范(19794)
- 基金
- 项目(104944)
- 科学(82014)
- 基金(77866)
- 研究(71936)
- 家(69860)
- 国家(69327)
- 科学基金(57845)
- 社会(48405)
- 社会科(46047)
- 社会科学(46031)
- 基金项目(40136)
- 省(39501)
- 自然(37231)
- 自然科(36356)
- 自然科学(36340)
- 自然科学基金(35745)
- 划(33854)
- 资助(33275)
- 教育(31892)
- 编号(25892)
- 重点(24124)
- 发(23858)
- 部(23439)
- 成果(21299)
- 国家社会(21074)
- 创(20973)
- 科研(20091)
- 教育部(19952)
- 创新(19833)
- 计划(19752)
共检索到265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临男
作者认为,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和分配规律,并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分配原则和基本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要素分配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并行不掉,二者相互有机地结合,共同形成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分配的格局。
关键词:
分配方式 市场经济 按要素分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广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方面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只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一)有关分配概念的序列、层次关系 “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是两个序列和层次。分配原则主要是指社会产品应该向谁分配,原因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在原始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课题组
文章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传统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原则在过去的实践中从未真正实现过,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此,我们既不能盲目堵杀,也不能视而不见,而必须通过完善市场体系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开征个人收入所得税等措施,将两极分化尽可能地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振铎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按劳分配不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许和鼓励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参与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一次把按生产要素分配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市场经济 分配方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希敏 白永秀
传统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是一个价值分割的问题。这种认识无法对十六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为 ,按照“价值创造一元论” ,在价值创造中除劳动要素之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 ;如果运用“价值创造多元论”加以解释 ,又会落入马克思曾经批判的“庸俗共创论”。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收入分配的本质 ,确认收入分配在本质上不是对价值的分配 ,而是对财富及其支配权的分配 ,财富由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 ,各要素按贡献共同参与财富分配 ,才能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瑞新
一、东西方财政分配原则的内容差别 财政分配原则总体上可分为财政收入原则与财政支出原则。从财政收入原则来看,我国财政分配理论把它归纳为四点,即要求财政收入的组织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即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资金的内部积累,以国外资金的筹集作为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坚持降低成本,广开财源,提高效率的原则(即使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率的提高的基础之上);坚持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所谓区别地待就是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而区别对待,对于不同收入的经济单位与个人实行区别对待。区别对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素芳
市场经济中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通过支配商品价格的形成调节着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的分配 ,并且通过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展开的平等、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云峰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改革我们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条,也就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一提起公有制,人们总要联想到按劳分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已经写入了所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而“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的实现”也已成为大多数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者的思维定式。但是,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看,按劳分配都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唯一分配原则,它的存在也不是直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本文所要着力阐明的就是这样一种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观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玉秋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资本主义分配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逻辑起点。只是以往我们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最本质的含义理解不够透彻。实质上,应该说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最本质的内容包括三点,即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劳动量的大小为依据,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承认能力本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仍然没有偏离这三点本质的含义,但已经有了新的特点和形式。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价值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忠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志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五学
按知识分配规律是知识经济时代诸多经济规律的一个重要规律,分配规律是一个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源。只有当分配规律适应所处社会的客观要求时,这个社会才能正常快速地前进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分配规律,同时,按知识分配的内涵,概念、形式、量化、作用与影响,对目前的理论界与现实社会来讲都是一个陌生的内容,也使得这一规律的研究更显必要。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分配 规律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兆贵
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已获得共识。然而,认识到解放思想的必要,并不等于在实践中思想已经解放.主观上希望解放思想,并不等于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已经跳出了传统办法的巢臼。衡量经济工作中思想是否解放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努力学会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去处理经济问题和发展经济。在此,笔者以经济发展中常见的若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