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5)
2023(13335)
2022(11174)
2021(10168)
2020(8270)
2019(18719)
2018(18885)
2017(35072)
2016(19254)
2015(21404)
2014(21851)
2013(21253)
2012(20085)
2011(18546)
2010(19107)
2009(18156)
2008(17999)
2007(16272)
2006(15086)
2005(14439)
作者
(56081)
(46773)
(46451)
(44516)
(29943)
(22052)
(21129)
(17968)
(17938)
(16903)
(16211)
(15652)
(15476)
(15137)
(15064)
(14366)
(13841)
(13542)
(13407)
(13246)
(12292)
(11499)
(11393)
(10884)
(10518)
(10494)
(10488)
(10448)
(9487)
(9234)
学科
(94641)
经济(94522)
管理(55453)
(48210)
(39519)
企业(39519)
中国(28092)
地方(26794)
方法(25477)
(24863)
(22504)
业经(21998)
数学(21244)
数学方法(21031)
(20925)
(20020)
银行(19998)
(19107)
(18017)
(17388)
金融(17381)
(17057)
地方经济(16135)
农业(14832)
环境(13996)
(13774)
理论(13417)
(12985)
贸易(12970)
体制(12647)
机构
学院(275822)
大学(274067)
(121111)
经济(118356)
研究(104914)
管理(96622)
中国(83139)
理学(79532)
理学院(78555)
管理学(77372)
管理学院(76841)
(60552)
(60518)
科学(59477)
(53767)
研究所(47587)
中心(46483)
(46196)
财经(44993)
(44377)
(40396)
北京(39484)
(38191)
(38060)
经济学(38011)
师范(37790)
(36489)
业大(35490)
农业(33996)
(33637)
基金
项目(166970)
科学(130584)
研究(127837)
基金(117454)
(101113)
国家(100199)
科学基金(84940)
社会(81559)
社会科(77204)
社会科学(77191)
(66812)
基金项目(60509)
教育(58753)
(55581)
编号(52143)
自然(50411)
自然科(49118)
自然科学(49104)
自然科学基金(48199)
资助(48062)
成果(45005)
(41796)
课题(39094)
重点(38446)
(36727)
(35352)
(34608)
发展(34299)
国家社会(33752)
(33751)
期刊
(156533)
经济(156533)
研究(98199)
中国(70521)
(48097)
(42902)
管理(41506)
学报(39181)
教育(38345)
科学(36961)
(36729)
金融(36729)
大学(30722)
学学(28595)
农业(28063)
技术(26114)
经济研究(25502)
业经(24292)
财经(23942)
(20782)
问题(19433)
(14726)
(14476)
世界(14299)
技术经济(13992)
国际(13654)
(13232)
论坛(13232)
现代(13123)
商业(12955)
共检索到466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新中  
一、商业促成了经济区的形成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劳动地域分工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商品交换为前提条件的。人类社会生产第一次大分工,创造了商品交换的条件。第二次大分工,各种生产劳动日益专门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劳动地域分工,它使生产和消费不完全在同一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使产销出现矛盾,商品交换得到发展,打破了以往的自给自足,冲破了地方市场的界限,社会生产各部门和各经济单位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空前加深了,于是有可能出现具有严格地域分工的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第三次大分工,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于生产之外的专门行业。商品流通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以后,就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过程,一方面它与各经济部门有密切联系并依赖于周围经济条件而存在,另方面又必然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而发展着,同时又反作用于生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具有决定性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树珍  
1981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提出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是针对着过去我国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管基本建设项目,而对整个国土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与保护缺乏总体规划的问题;又是为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的特点出发,合理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国土资源,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从而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喻玲  殷洁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规划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О.А.基巴尔奇契  М.Н.斯捷潘諾夫  章良(?)  
一地理学界对于经济区划问题之所以经常感到兴趣,这从经济区划在地理科学上、在苏联生产力的计划和研究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应当可以得到解释。经验表明:如果不去分析各经济区经济的地域结构,如果没有考虑各经济区的经济联系,那么,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任何一个稍为重要一点的问题便不可能得到解决。在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前的讨论中,在该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的发言中,特别是在代表大会以后出版的刊物上,对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了不少批评性的意见。这种批评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定的要求。如果把代表大会上和期刊上所发表的意见归纳起来,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本盛  
本文基于对中国经济区划变迁的回顾,经验的总结和学术界目前比较欣赏的方案分析,提出了以行政区归类取代经济区划,重新划分我国行政区域,组建国务院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合理布局"增长极"体系等综合方案,从而淡化、弱化乃至消解我国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所导致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等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К.雅宗斯基  杨郁华  
列宁的著作,特别是他的天才著作"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是为经济地理学者奠定了基础的一部著作。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指明了一切不同方式的资本主义底发展中的统一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他指出,这种统一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怎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中表现出来,在各种不同的农业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以及在各种不同的区域中表现出来。为了要科学地进行分析,必须要按区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四保  
通过分析经济区划工作在以往的局限性 ,针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发展形势 ,认为经济区划是政府必须坚持的工作 ,而且对于解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 ,经济区划有其特别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认识经济区划工作的新观点和大致的工作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辉 ,林宏兰 ,邵正嘉 ,李早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乜堪雄  
文章通过对重庆经济区划的分析评价,提出经济区划的原则及标准,对重庆经济区划体系提出了新观点,并对经济区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江丽  谢正观  
汇集郡阳潮生态经济区2008年社会、经济、生态三类23个指标,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进行区划研究,同时结合湖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特点,最终将湖区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在分析各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各区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史汉明  王长友  黄淑佳  
江苏国有批发商业体制改革实践的启示史汉明,王长友,黄淑佳(一)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及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近两年江苏经济出现强劲发展势头。国有商业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下,也出现了转机。特别是多年来困扰人们的国有批发商业呈现走出低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丽娜  朱舜  颜姜慧  
经济区划作为区域经济空间管治的重要战略工具,应与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区域城市化、城市集群化发展趋势,而且借助现代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城市间、城市群间空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城市群协同发展为战略思路,将我国国民经济区划分为泛长三角、泛珠三角与泛渤海等"三大泛经济区",拓展横向经济联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政策应着力于解决外部性与协调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甲金  
经济区划是依据各地区历史形成的经济联系,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及资源条件的相互关系,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区划。其目的是指导各地区经济的定向发展,使生产力得到合理的空间配置。因此,新疆的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应该和地区经济开发这个主题结合起来,并服从于经济开发这个主题。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新疆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的设想,必须在遵循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的一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杰  
目前,中国经济区划已脱离了经济区划的初衷,东中西部已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代名词,已不能因地制宜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有必要重新界定我国经济区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丽  田松美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