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3)
- 2023(9025)
- 2022(8184)
- 2021(7850)
- 2020(6570)
- 2019(15324)
- 2018(15552)
- 2017(29849)
- 2016(16342)
- 2015(18576)
- 2014(18439)
- 2013(18219)
- 2012(16501)
- 2011(14797)
- 2010(14622)
- 2009(13106)
- 2008(12625)
- 2007(10681)
- 2006(9051)
- 2005(7688)
- 学科
- 济(61813)
- 经济(61745)
- 管理(45567)
- 业(42334)
- 企(36052)
- 企业(36052)
- 方法(30954)
- 数学(26741)
- 数学方法(26400)
- 学(15687)
- 农(15306)
- 中国(14830)
- 财(14660)
- 业经(13592)
- 地方(12332)
- 理论(11279)
- 和(10955)
- 教育(10666)
- 农业(10319)
- 贸(10285)
- 贸易(10280)
- 易(9962)
- 技术(9912)
- 环境(9867)
- 务(9733)
- 财务(9676)
- 财务管理(9662)
- 制(9346)
- 企业财务(9071)
- 划(8676)
- 机构
- 大学(228585)
- 学院(225730)
- 管理(92215)
- 济(83142)
- 经济(81184)
- 理学(80895)
- 理学院(79997)
- 管理学(78493)
- 管理学院(78109)
- 研究(72158)
- 中国(51584)
- 京(48631)
- 科学(48035)
- 财(36753)
- 所(36124)
- 农(35658)
- 业大(35569)
- 研究所(33327)
- 中心(32161)
- 江(30886)
- 范(30788)
- 北京(30628)
- 师范(30507)
- 财经(30445)
- 农业(28158)
- 经(27701)
- 院(26451)
- 州(25782)
- 师范大学(24725)
- 技术(24324)
- 基金
- 项目(161580)
- 科学(125929)
- 研究(117649)
- 基金(116432)
- 家(101158)
- 国家(100306)
- 科学基金(86071)
- 社会(71627)
- 社会科(67661)
- 社会科学(67642)
- 省(63346)
- 基金项目(62926)
- 自然(57577)
- 自然科(56196)
- 自然科学(56184)
- 自然科学基金(55141)
- 教育(53798)
- 划(53507)
- 编号(48613)
- 资助(47746)
- 成果(39299)
- 重点(35435)
- 部(34930)
- 创(33616)
- 发(33434)
- 课题(32810)
- 科研(31292)
- 创新(31274)
- 大学(30430)
- 项目编号(30401)
共检索到313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丁堡骏
斯蒂德曼虽一直标榜自己重视物质生产条件和实际工资的决定作用 ,但斯蒂德曼在确定实物关系方程式时却丝毫也不顾及什么物质生产条件。事实上 ,在实物关系方程的建立过程中 ,斯蒂德曼可以随意让铁和劳动在生产中结合 ,可以随意让它生产出任何量的不同的任何物质。根据这样随意选出的产品品种和任意选择的产品数量所列出的实物方程也是任意的 ,它和现实经济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由于斯蒂德曼的实物关系方程不能成立 ,所以 ,由此所推出的价值关系必然是错误的。在斯蒂德曼的价值转化模型中利润率r是没有定义的 ,他所谓的利润率不过是商品高于价值出售的一个高出率 ,和马克思科学的利润率毫不相干。按照马克思的思想来研究斯蒂德曼 ...
关键词:
实物关系方程 利润率 转形 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弗雷德·莫斯利 张忠胜
本文是对大卫·莱伯曼(David Laibman)关于笔者著作《货币与总体:马克思〈资本论〉逻辑的宏观货币解释与"转形问题"的终结》最近的评论文章的回应。莱伯曼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在逻辑上是不连贯的(众所周知的"转形问题"),而斯拉法的理论是关于价格和收入分配的唯一连贯的理论,所以批判经济学家的"前进之路"是斯拉法的理论。(在本人书中和本文中)笔者认为,与莱伯曼的观点恰恰相反,被正确理解的马克思的理论在逻辑上是连贯的(即没有转形问题),而且马克思的理论比斯拉法的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所以批判经济学家的"前进之路"仍然是马克思的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 转形问题 解释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小革
2003年3月14日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去世120周年纪念日。为此,本刊近期特开辟"西方马克思经济学评介"专题以资纪念。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经济学观点既有其可借鉴的一面,也有其值得商榷的一面,为此,提醒读者加以鉴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暴力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德曼(Ian,Steedman)的著作《依照斯拉法来看马克思》(“Marx after Sraffa”),是当代西方经济学者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代表作,具有很大的影响,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一个里程碑”。斯蒂德曼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共分为三个问题:第一,他认为,在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计算上不需要马克思劳动价值概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史晋川
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这一“转形问题”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本文在回顾“转形问题”争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斯拉法的“标准体系”来充当“不变价值尺度”,从而为解决“转形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 标准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光伟
对《资本论》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并举并用,但不能将《资本论》限制为历史事件本身或局限于诠释学的"显现"。"再现《资本论》"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但仍需注重工作内涵:正确的路径是立足"再现"的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既面向学科对象,又极富民族特征,从而提升到方法论建设的高度上来。在当代更加需要的不是"回到马克思",而是还原马克思的"工作本相",求取"今日的文本"与"马克思的文本"的精神实质的一致性。以此观之,《资本论》的辩证法是"实践态的",具有内在的三个认识维度:发生学工作逻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原理。全部的工作重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它最终以学科方法的规定完成了对《资本论》副标题"身份"的锁定。马克思作为"平凡人"的非凡工作,为思维学科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是对思维辩证法的另一种意义的注解。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辩证法 叙述 思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光伟
对《资本论》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并举并用,但不能将《资本论》限制为历史事件本身或局限于诠释学的"显现"。"再现《资本论》"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但仍需注重工作内涵:正确的路径是立足"再现"的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既面向学科对象,又极富民族特征,从而提升到方法论建设的高度上来。在当代更加需要的不是"回到马克思",而是还原马克思的"工作本相",求取"今日的文本"与"马克思的文本"的精神实质的一致性。以此观之,《资本论》的辩证法是"实践态的",具有内在的三个认识维度:发生学工作逻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原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辩证法 叙述 思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宁宁
在20世纪初的苏联,很多的心理学者都力图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作为马克思的继承者,维果茨基深刻的意识到,"继承"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取代心理学方法;真正的"继承"应该是采用马克思的思想方法,回到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中建立自己的"元理论"。在此基础上,维果茨基接受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发展的两个基本假设——将人的心理视为环境的产物,内在的智力起源于活动,并采用历史的、整体的、发生的、比较的心理学方法,针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考察,最终建构起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学派"。
关键词:
维果茨基 马克思 继承 文化—历史学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托尼·史密斯 王晓冬 魏旭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已成为替代库恩范式和弗里德曼实证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范式。新古典经济学者将其分析范式理解为一个拉卡托斯式的研究纲领,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科学研究纲领方面却鲜有涉及。事实上,《资本论》关于经济范畴逻辑发展的系统辩证法更适合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角度予以理解。《资本论》的社会形式辩证法构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硬核。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理论硬核、启发法以及保护带,无论在新事实的预测,还是对资本主义现实及其发展动态的解释方面,都优于新古典经济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白暴力
关于存在固定资本时价值量的计算──驳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西北工业大学白暴力197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36岁的经济学教授斯蒂德曼(Ian.Steedman)出版了他的成名作《依照斯拉法看马克思》(“MarxafterSraffa”)。该书宣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志轩 刘凤义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衡量经济效率的方法。本文引入全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并利用罗默定理及其推论,在马克思-斯拉法框架内构建了衡量全劳动生产率增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由欧盟委员会资助建立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数据,计算了世界40个经济体1996-2009年的全劳动生产率增速。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全劳动生产率增速处于40个经济体中的最高水平。由此可以推论,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是高效率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帅 何爱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斯拉法学派都承认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获取利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等量资本应获得等量利润,即资本按照利润率平均化原则参与利润分配,而斯拉法学派也有相似的观点。两种理论在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斯拉法价格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规律结论差异的根源在于两种理论对商品类别的划分不同。置盐定理属于一般利润率规律的短期特例,是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起反作用的其中的一种原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帅 何爱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斯拉法学派都承认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获取利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等量资本应获得等量利润,即资本按照利润率平均化原则参与利润分配,而斯拉法学派也有相似的观点。两种理论在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斯拉法价格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规律结论差异的根源在于两种理论对商品类别的划分不同。置盐定理属于一般利润率规律的短期特例,是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起反作用的其中的一种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河北 葛浩阳 蔡超
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重要的,马克思和弗里德曼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研究范式、对货币需求的具体分析上,而且也体现在由货币需求所延伸出来的对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和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解差异。马克思对货币需求是一种规律性研究,弗里德曼更多的是经验研究。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于我国当前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 弗里德曼 货币需求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