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1)
- 2023(4856)
- 2022(4088)
- 2021(3451)
- 2020(2884)
- 2019(6388)
- 2018(6136)
- 2017(12459)
- 2016(6344)
- 2015(7056)
- 2014(7124)
- 2013(7370)
- 2012(7116)
- 2011(6752)
- 2010(6972)
- 2009(6700)
- 2008(6472)
- 2007(5729)
- 2006(5721)
- 2005(5433)
- 学科
- 济(51869)
- 经济(51843)
- 税(21600)
- 税收(20166)
- 收(19999)
- 管理(18378)
- 地方(15021)
- 业(12953)
- 方法(12869)
- 数学(11719)
- 地方经济(11695)
- 数学方法(11650)
- 财(11061)
- 企(10630)
- 企业(10630)
- 中国(9666)
- 学(7826)
- 业经(7612)
- 制(6918)
- 经济学(6774)
- 环境(6180)
- 农(6107)
- 和(5760)
- 融(5639)
- 金融(5639)
- 体(5573)
- 财政(5530)
- 产业(5014)
- 发(5012)
- 银(4988)
- 机构
- 大学(98797)
- 学院(98695)
- 济(54622)
- 经济(53564)
- 研究(38583)
- 管理(33974)
- 中国(30142)
- 财(29944)
- 理学(28108)
- 理学院(27761)
- 管理学(27477)
- 管理学院(27268)
- 财经(21870)
- 京(20539)
- 经(19632)
- 科学(19510)
- 所(19292)
- 经济学(18969)
- 经济学院(16768)
- 研究所(16619)
- 中心(16300)
- 江(15949)
- 财经大学(15817)
- 院(13726)
- 北京(13709)
- 省(12614)
- 州(12274)
- 税(11657)
- 科学院(11251)
- 社会(10958)
- 基金
- 项目(55218)
- 科学(43528)
- 研究(41686)
- 基金(40958)
- 家(34847)
- 国家(34613)
- 科学基金(29592)
- 社会(29388)
- 社会科(28063)
- 社会科学(28055)
- 基金项目(20621)
- 省(19803)
- 资助(17394)
- 教育(17156)
- 划(16755)
- 自然(16388)
- 自然科(15997)
- 自然科学(15993)
- 编号(15845)
- 自然科学基金(15699)
- 成果(13855)
- 济(13280)
- 发(13240)
- 国家社会(13203)
- 经济(13167)
- 部(12289)
- 重点(12111)
- 性(11721)
- 发展(11518)
- 展(11379)
共检索到172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万顺 马俊强
按照经济区划设置国税机构的设想陈万顺,马俊强1994年,我国实现了省级以下税务机构分设,分别组建了国税机构和地税机构。这种新的征管体制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状况有较大改善。但是,国税系统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已暴露出弊端。本文拟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甲金
经济区划是依据各地区历史形成的经济联系,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及资源条件的相互关系,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区划。其目的是指导各地区经济的定向发展,使生产力得到合理的空间配置。因此,新疆的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应该和地区经济开发这个主题结合起来,并服从于经济开发这个主题。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新疆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的设想,必须在遵循经济区划与规划布局的一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隆福
经济区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资源组合的特殊性、经济发展条件的类似性、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与经济联系的合理性等因素进行划分。这项工作反映了各个地区生产专业化发展方向与地区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和地区经济结构的特征,为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发挥地区经济的优势创造条件,为生产力合理布局、编制地区中、长期国民经济计划、开展国土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必须在全省总体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树珍
1981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提出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是针对着过去我国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管基本建设项目,而对整个国土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与保护缺乏总体规划的问题;又是为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的特点出发,合理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国土资源,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从而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О.А.基巴尔奇契 М.Н.斯捷潘諾夫 章良(?)
一地理学界对于经济区划问题之所以经常感到兴趣,这从经济区划在地理科学上、在苏联生产力的计划和研究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应当可以得到解释。经验表明:如果不去分析各经济区经济的地域结构,如果没有考虑各经济区的经济联系,那么,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任何一个稍为重要一点的问题便不可能得到解决。在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前的讨论中,在该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的发言中,特别是在代表大会以后出版的刊物上,对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了不少批评性的意见。这种批评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定的要求。如果把代表大会上和期刊上所发表的意见归纳起来,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本盛
本文基于对中国经济区划变迁的回顾,经验的总结和学术界目前比较欣赏的方案分析,提出了以行政区归类取代经济区划,重新划分我国行政区域,组建国务院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合理布局"增长极"体系等综合方案,从而淡化、弱化乃至消解我国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所导致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等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К.雅宗斯基 杨郁华
列宁的著作,特别是他的天才著作"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是为经济地理学者奠定了基础的一部著作。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指明了一切不同方式的资本主义底发展中的统一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他指出,这种统一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怎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中表现出来,在各种不同的农业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以及在各种不同的区域中表现出来。为了要科学地进行分析,必须要按区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江丽 谢正观
汇集郡阳潮生态经济区2008年社会、经济、生态三类23个指标,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进行区划研究,同时结合湖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特点,最终将湖区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在分析各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各区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喻玲 殷洁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规划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 经济区划 区域规划 主体功能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杰
目前,中国经济区划已脱离了经济区划的初衷,东中西部已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代名词,已不能因地制宜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有必要重新界定我国经济区划。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区划 再划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丽 田松美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关键词:
区域经济关系 演变 发展战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赫里斯托·馬林諾夫 利广安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条件下,生产的配置应当依据国家的经济区划。实行经济区划可以全面地利用自然资源与劳动资源,形成与发展经济综合体,并确定各综合体之间的合理的运输联系。苏联多年来的经验表明:经济区划,以及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创造了在人力物力消耗方面获得大量节约的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加速了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速度。如果说经济区划对于苏联的经济过去曾经并且现在还继续在给予这种良好的影响,那么在人民民主国家中也可以期待同样的国民经济效果。但是问题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桃璇 陈铭 王国长
国家通常按地域来划分中国经济区域,即将同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省份划为一类,但常常忽略了同一地区不同省份间经济支柱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逐渐分化:辽宁省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呈负增长态势;吉林省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但产业结构单一;黑龙江省工业化进程深度不够,仍处于低速发展状态.可见,基于地域的粗犷型划分,容易因省情的差异而导致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某些省份发展停滞或者倒退.其次,为了避免单一指标不能很好的刻画各省真实的经济发展状态,本文采用了对五个指标(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最终消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权生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来对各省经济进行分区.再者,由于数据的结构特征及数据间的高度相关性使得传统统计方法结果表现较差.基于函数型数据在高度相关数据中的优异表现,本文建议采用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进行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且能充分考虑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即把产业结构相近的省份划分在同一经济区城.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区域划分方法能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和促进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М.阿蘭皮耶夫
最近以来经济区划的问题日益引起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注意。生活本身迫切需要解决经济区划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便不可能认真地改善生产力配置的计划工作。科斯钦尼科夫(1955)令人信服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对于生产力的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基本建设的巨大的、日益增长的规模,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新建设的宏大纲领,包括若干个五年计划的国民经济长远计划的编制,都要求在至少考虑苏联国民经济10—15年内的发展远景之下对经济区划的问题作科学的研究。经济区划应当成为根本改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贡生
中国的经济区划分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关于经济区划的原则,有二、三、四、五、七和九元论。由于所处的视角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学界有三、五、六、七、八、九、十分法和"4+11"及"5+5"划分法。但不管怎样划分,都不应当使边缘区边缘化;经济区划分的单元总体上应该以地区为单位,但也不排除以县为单位;为加快经济区建设,需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经济区划分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相反;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市场的建立和产业的整合。
关键词:
经济区 经济区划原则 经济区划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