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5)
2023(5423)
2022(4502)
2021(3954)
2020(2979)
2019(6819)
2018(6643)
2017(12285)
2016(6622)
2015(7380)
2014(7443)
2013(7428)
2012(7391)
2011(6962)
2010(7221)
2009(6562)
2008(6456)
2007(5866)
2006(5542)
2005(5370)
作者
(20417)
(16985)
(16930)
(15811)
(10842)
(8111)
(7614)
(6587)
(6544)
(6177)
(5870)
(5647)
(5550)
(5516)
(5364)
(5208)
(5033)
(4889)
(4878)
(4822)
(4456)
(4270)
(4137)
(3956)
(3926)
(3877)
(3816)
(3788)
(3525)
(3388)
学科
(36435)
经济(36404)
(16417)
地方(16086)
管理(15463)
中国(14352)
(11264)
(10782)
企业(10782)
业经(9529)
地方经济(9318)
(8595)
农业(8063)
(7536)
金融(7536)
(7268)
银行(7260)
(7202)
方法(6955)
发展(6406)
(6387)
环境(6244)
(6014)
贸易(6004)
(5939)
(5902)
技术(5730)
(5697)
数学(5514)
数学方法(5472)
机构
学院(97836)
大学(94462)
(42159)
经济(41211)
研究(40599)
管理(33253)
中国(31295)
理学(26881)
理学院(26480)
管理学(26092)
管理学院(25898)
科学(24204)
(22080)
(21295)
研究所(18954)
(18922)
中心(17865)
(17842)
(16800)
(15596)
师范(15448)
北京(14823)
(14612)
(14058)
财经(13795)
(13690)
农业(13533)
业大(12999)
科学院(12620)
经济学(12445)
基金
项目(58179)
研究(45657)
科学(45543)
基金(39105)
(33635)
国家(33263)
社会(28653)
科学基金(27865)
社会科(27108)
社会科学(27105)
(24702)
基金项目(20165)
(20143)
(20017)
教育(19981)
编号(19197)
发展(16526)
(16212)
成果(16152)
自然(15710)
资助(15608)
自然科(15301)
自然科学(15299)
自然科学基金(14993)
课题(14710)
重点(13558)
(12288)
(12009)
(11959)
创新(11494)
期刊
(58710)
经济(58710)
研究(35298)
中国(27529)
(18621)
教育(15395)
管理(14343)
科学(13526)
(13404)
金融(13404)
学报(13349)
农业(12982)
(12980)
业经(11497)
大学(10266)
技术(9459)
学学(9420)
经济研究(9330)
问题(7427)
财经(6725)
(6589)
(5868)
商业(5638)
世界(5631)
(5541)
(5424)
(5397)
论坛(5397)
图书(5272)
改革(5160)
共检索到172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茅  
今年社会事业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面对连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世界经济形势动荡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旧矛盾交织影响的复杂形势,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救灾,一手抓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产业结构(或比例)协调、经济效益提高以及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统筹起来,树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质量,既是衡量经济增长好坏的标准,又是考察政府工作优劣的尺度。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粗放增长问题,与政绩考核存在严重的偏差或不足有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文新  周肇光  
在金融改革中,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银行储蓄存款与社会消费需求、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国有银行绩效与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与金融安全等四大问题,这对于推进金融改革有序进行和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泽林  
1988年海南建省,1999年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为深入了解有关情况,本调研组于2005年10月22日至27日对海南生态省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深入海口、儋州、东方、乐东、三亚、万宁、琼海、文昌等8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重点考察了自然生态保护区和新兴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村文明生态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齐守印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形势,我从五个方面对构建和谐行业提出要求。一是规范审计市场秩序,为构建和谐行业奠定环境基础。在经营理念上,各事务所必须树立正确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邢邦杰  
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赋予人的发展以核心(重心)地位;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手段,与自然和谐为前提,赋予经济、社会、自然以支点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把握"五个统筹"的实践要求,致力于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制度根本上解决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促进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和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反思和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对于我国教育更加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光明的前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企业经济》编辑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理论自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提出的部分创新性观点进行解读与探讨,现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玉林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会计理论发展目前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存在一些偏见:"理论无用论"认为,我们现在的工作是按制度规定办事,需要的是制度规定的技术和方法,不是按理论办事;"理论替代论"认为,学理论不如学制度,学规定,学实务,学了就能用,学理论是远水不解近渴;"理论模糊论"认为,理论越学越糊涂,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不知谁有理;"理论深奥论"则认为,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殿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仲大军  
本文旨在矫正多年来我国奉行的“至上”庸俗发展观,通过检查指标的谬误,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囊括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发展指标。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排序按重要性而言应该依次为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继而才是经济发展。今天,政治文化发展在中国已排到重要位置,社会发展已受到重视。但是,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必须通过一些指数来加以量化,即使是政府行为也可以尽量通过指标体系来进行科学的测定。本文着重介绍了英国的(国内发展指数)这一综合发展指标,以弥补指标的不足。GDPGDPGDPMDP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二勋  秦耀辰  
从发展观的嬗变入手,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市长应具有的科学发展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