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4)
- 2023(9473)
- 2022(8037)
- 2021(7226)
- 2020(6071)
- 2019(13706)
- 2018(13607)
- 2017(27593)
- 2016(14401)
- 2015(16531)
- 2014(16777)
- 2013(16868)
- 2012(16115)
- 2011(14930)
- 2010(15374)
- 2009(15159)
- 2008(14805)
- 2007(13880)
- 2006(12967)
- 2005(12190)
- 学科
- 济(86056)
- 经济(85885)
- 管理(47375)
- 业(40744)
- 企(34512)
- 企业(34512)
- 方法(30340)
- 数学(25488)
- 数学方法(25375)
- 中国(22263)
- 制(20043)
- 财(19288)
- 地方(17764)
- 业经(17488)
- 农(17433)
- 银(14313)
- 银行(14306)
- 融(13925)
- 金融(13922)
- 体(13834)
- 行(13815)
- 学(13091)
- 地方经济(12642)
- 贸(12512)
- 贸易(12501)
- 易(12109)
- 和(11888)
- 环境(11306)
- 体制(10840)
- 理论(10539)
- 机构
- 大学(230604)
- 学院(227961)
- 济(113379)
- 经济(111247)
- 管理(85859)
- 研究(79772)
- 理学(72102)
- 理学院(71396)
- 管理学(70582)
- 管理学院(70150)
- 中国(64278)
- 财(56977)
- 京(47945)
- 财经(44036)
- 科学(39769)
- 经(39720)
- 所(39182)
- 经济学(37543)
- 中心(35297)
- 江(34868)
- 研究所(34091)
- 经济学院(33444)
- 财经大学(32627)
- 北京(31236)
- 院(27644)
- 范(27517)
- 农(27436)
- 师范(27355)
- 州(27095)
- 业大(24749)
- 基金
- 项目(132061)
- 科学(105682)
- 研究(102083)
- 基金(98494)
- 家(82488)
- 国家(81823)
- 社会(71308)
- 科学基金(70758)
- 社会科(66735)
- 社会科学(66711)
- 基金项目(50791)
- 省(48651)
- 教育(46550)
- 资助(40864)
- 自然(40615)
- 划(40491)
- 编号(40415)
- 自然科(39633)
- 自然科学(39624)
- 自然科学基金(38948)
- 成果(35076)
- 部(31816)
- 制(31061)
- 国家社会(29784)
- 重点(29344)
- 发(28959)
- 教育部(28590)
- 课题(28353)
- 人文(27783)
- 性(27341)
- 期刊
- 济(139577)
- 经济(139577)
- 研究(81745)
- 中国(46413)
- 财(44203)
- 管理(35836)
- 融(29940)
- 金融(29940)
- 科学(27070)
- 学报(26531)
- 农(26125)
- 财经(24608)
- 经济研究(23656)
- 大学(22244)
- 经(21260)
- 学学(20977)
- 教育(19858)
- 业经(19726)
- 技术(18915)
- 问题(18432)
- 农业(16636)
- 贸(15393)
- 国际(13492)
- 技术经济(13206)
- 理论(12453)
- 世界(11976)
- 商业(11648)
- 统计(11488)
- 经济管理(11471)
- 经济问题(11369)
共检索到37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家富 李绮峰
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十余年来,我国的利率机制也先后进行了数次的调整和改革。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利率机制的调整和改革,不仅未使我国利率机制步入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反而愈益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当前,利率总体水平制定的盲目随意性、利率体系的紊乱单一、利率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和僵死、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良初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完善财政运行机制杨良初财政运行机制是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关键所在,由于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初期,财政运行机制尽管经过当前财政、税收、企业分配体制一系列配套改革已逐步适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本文在分析不同商品交换形式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国家财政必须从"国家经济"型财政向国民经济型财政转变,从财政管理的人治原则向民主与法制原则转变,从比较分散型的财政体制向比较集中型的财政管理体制转变,从以经验管理方法型为主向以科学管理方法型为主转变,从运用比较单一的和孤立型的财政手段向比较综合的协调型的手段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柯光武 王福生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的确立,为金融体制改革,探讨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石和实践依托。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加大企业制度改革份量,转变政府职能,重新认识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关系,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这些都要求金融业的改革务必抓住时机奋起直追,以便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国忱 崔庆吉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制环境刘国忱,崔庆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一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自愿交易等价有偿的经济制度,也是界定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约束政府行为、规范社会成员经济活动的法制经济。无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玉奎 程应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筑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刘玉奎,程应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发育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当前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已经实行市场调节。相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辉
经济自由,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制度规则,是与经济统制相对立的。它是指经济活动处于自然,自动的状态,而不是采取行政管制状态。经济自由与市场经济一样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该具有更充分的经济自由,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确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必须还经济自由以应有的地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金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晓梅
由魏杰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一书以简炼通俗的语言,诠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刻内涵,读来让人思路开阔,获益匪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范章
“十一五”规划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事分开”为主要内容。政府兼有作为“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两重身份和两种职能,乃是“政企不分”、“政经不分”的体制根源。这种体制是建国初期从前苏联学来的,长期成为计划经济的源头,现在成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的严重障碍。为此,必须让政府从两重身份和两重职能中脱身,仅只具有“政治实体”身份和“公共服务”职能,统辖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企;另在政府之外设置一个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载体(如“人大”),统辖经营性竞争性国企。首先分清和分开两类职能不同的国企,即财政账户项目类国企和资本账户项目类国企,应该退出经营性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的是政府...
关键词:
政治实体 经济实体 财政账户 资本账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希天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融调节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融调节机制必须探索清楚整个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一) 计划经济体制,计划调节主导型的调节机制根本不适合我国国情。一个国家实行哪一种经济体制,采取哪一种主要调节机制,本来应该要看这种经济体制,这种调节机制是否切合本国的国情,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较快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取得胜利的。因此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惠芳
招标与投标孕育于早期简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招标在世界上得迅速广泛地运用。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推行招标与投标,招标与投标已开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大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指以发达的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互相制约和影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或方式.具体地说,它是指"国家——市场——企业"三位一体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是如何运作,以及在运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既不是自发地进行,也不是人为的过程,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这个规律,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并且在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走上良性循环,不断地创造出高节奏和高效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学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转真正依赖的是市场竞争环境,而与所有制无关.为此,必须加快培育社会主义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文章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要重视并有效地运用计划手段,以促进和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