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4)
- 2023(12059)
- 2022(9462)
- 2021(8740)
- 2020(6969)
- 2019(15958)
- 2018(15791)
- 2017(30669)
- 2016(16594)
- 2015(18467)
- 2014(18452)
- 2013(17795)
- 2012(16370)
- 2011(14946)
- 2010(15445)
- 2009(14851)
- 2008(14092)
- 2007(12727)
- 2006(11995)
- 2005(11357)
- 学科
- 济(66483)
- 经济(66400)
- 管理(45098)
- 业(44690)
- 企(36542)
- 企业(36542)
- 融(28516)
- 金融(28516)
- 中国(28392)
- 银(26473)
- 银行(26446)
- 行(25677)
- 方法(23152)
- 农(21158)
- 制(20833)
- 数学(20472)
- 财(20401)
- 数学方法(20229)
- 业经(17328)
- 地方(15574)
- 体(13887)
- 贸(13875)
- 贸易(13857)
- 易(13517)
- 农业(13427)
- 策(12142)
- 学(11811)
- 务(11749)
- 财务(11711)
- 财务管理(11687)
- 机构
- 学院(228481)
- 大学(227492)
- 济(101522)
- 经济(99302)
- 研究(85678)
- 管理(81625)
- 中国(74617)
- 理学(67578)
- 理学院(66876)
- 管理学(65752)
- 管理学院(65326)
- 财(53329)
- 京(48865)
- 科学(47410)
- 所(43911)
- 中心(40806)
- 财经(39527)
- 农(39401)
- 研究所(38899)
- 江(37625)
- 经(35889)
- 经济学(32668)
- 北京(31795)
- 院(30798)
- 农业(30493)
- 业大(30174)
- 州(29928)
- 财经大学(29321)
- 经济学院(29227)
- 银(29048)
- 基金
- 项目(139183)
- 科学(109358)
- 研究(104894)
- 基金(100413)
- 家(87325)
- 国家(86540)
- 科学基金(73411)
- 社会(66565)
- 社会科(63192)
- 社会科学(63173)
- 省(53782)
- 基金项目(50514)
- 教育(48161)
- 自然(45512)
- 划(45491)
- 自然科(44472)
- 自然科学(44456)
- 自然科学基金(43723)
- 资助(42774)
- 编号(42614)
- 成果(37027)
- 重点(32158)
- 发(31561)
- 课题(31210)
- 部(31133)
- 创(29208)
- 性(28371)
- 国家社会(27732)
- 创新(27395)
- 教育部(26982)
- 期刊
- 济(120808)
- 经济(120808)
- 研究(81373)
- 中国(55183)
- 融(47499)
- 金融(47499)
- 财(41220)
- 农(37449)
- 管理(34077)
- 学报(33113)
- 科学(30809)
- 教育(28781)
- 大学(25949)
- 学学(24256)
- 农业(23840)
- 财经(21086)
- 经济研究(20215)
- 技术(19280)
- 业经(18718)
- 经(18180)
- 问题(15496)
- 贸(14090)
- 国际(13844)
- 理论(12731)
- 业(12265)
- 世界(11653)
- 实践(11194)
- 践(11194)
- 现代(10783)
- 技术经济(10352)
共检索到38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曙光
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推进金融改革和调整货币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曙光自从1979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80年代的变化,集中在国有银行机构和间接融资方面,中央银行的建立,准备金制度的实行,专业银行的业务交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文章首先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从市场化改革的视角对我国两轮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一轮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彬蕊 刘锡良 张琳
本文以企业风险承担为研究视角,考察了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存在的差异。我们利用2004-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法,对基准和拓展模型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大企业风险承担,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弱化上述关系。企业所有权、技术类型和外部融资依赖决定了风险承担机制的有效程度。这说明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外部货币政策环境应被视为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证明了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风险投资行为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风险承担 金融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彬蕊 刘锡良 张琳
本文以企业风险承担为研究视角,考察了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存在的差异。我们利用2004-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法,对基准和拓展模型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大企业风险承担,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弱化上述关系。企业所有权、技术类型和外部融资依赖决定了风险承担机制的有效程度。这说明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外部货币政策环境应被视为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证明了货币政策可以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风险承担 金融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瞿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宏观环境下对选择价格型或数量型中介目标都有不同倾向。在当前全球金融创新和普遍利率市场化及我国价格性目标调控条件尚未成熟的特定时期,要慎重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继续选择货币供应量目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瞿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宏观环境下对选择价格型或数量型中介目标都有不同倾向。在当前全球金融创新和普遍利率市场化及我国价格性目标调控条件尚未成熟的特定时期,要慎重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继续选择货币供应量目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虎 魏肖
现金周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指标,它除受企业内部管理影响外,还受到货币政策、区域市场化进程等宏观和中观因素影响。文章以2008—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区域市场化、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周期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现金周期较短;(2)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现金周期延长;(3)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现金周期变化较小。研究结果为现金周期与货币政策和市场化进程关系之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虎 魏肖
现金周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指标,它除受企业内部管理影响外,还受到货币政策、区域市场化进程等宏观和中观因素影响。文章以2008—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区域市场化、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周期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现金周期较短;(2)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现金周期延长;(3)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现金周期变化较小。研究结果为现金周期与货币政策和市场化进程关系之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淑英
按照市场化、国际化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推进大连金融改革李淑英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的历史发阶段。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和配套措施的金融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洪浩 李宏瑾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和模拟Stockman(1981)现金先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解释、分析和预测利率完全放开后,名义存款利率上升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宏观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模型的稳态方程、脉冲响应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名义存款利率上升通过提高存款实际利率和企业资本边际成本将有效抑制投资和资本存量增长,提升消费占GDP比重,从而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利率上升可以减少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持续性增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更加通畅;利率上升将抑制投资并对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冲击的担心,并没有得到模型的支持。本文认为,今后应坚定不移地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立
一、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重大导向调整需十分谨慎 进入2003年以来,金融运行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货币供应量增长在上年底基础上继续加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和贷款较快增加,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的同时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5月份广义货币M_2同比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为1997年8月以来最高值;狭义货币M_1同比增长18.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薛彬海 孙铁锤
一、金融自由化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放松了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很多国家同时还放宽厂对资本流动的限制,汇率政策也趋向灵活。金融自由化扩大了货币需求的内涵,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1.金融自由化以前的金融体制亚洲各国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在金融自由化之前,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实行利率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李政军 龚六堂
本文将利率双轨制引入带融资溢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分析了利率双轨制的效率、利率双轨制的改革以及与利率双轨制相配套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利率双轨制的效率不仅与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直接相关,更取决于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政府应该不断降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扭曲,直到利率双轨制不再有效率时,再一举取消双轨制才是福利损失最小的。在短期,利率双轨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主要通过管制利率渠道来传导。溢价比稳态提高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正向反应和溢价比稳态降低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轻微负向反应的相机反应规则,优于单一反应规则。
关键词:
利率双轨制 货币政策 投资的需求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灵
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作者认为,从8年的实践看,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并就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当我们对中国金融改革和制度性红利充满期待之时,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近日决定自2014年1月起削减月度债券购买规模100亿美元。这标志着美国终于迈出了退出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的步伐。无疑,这是一个中期冲击——外部环境变化恰逢中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关键时期,内外因素聚集碰撞,预示2014年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