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
- 2023(2064)
- 2022(1720)
- 2021(1761)
- 2020(1408)
- 2019(3058)
- 2018(2921)
- 2017(5459)
- 2016(3176)
- 2015(3610)
- 2014(3726)
- 2013(3836)
- 2012(3618)
- 2011(2906)
- 2010(3017)
- 2009(2778)
- 2008(3067)
- 2007(2517)
- 2006(2129)
- 2005(1883)
- 学科
- 财(19608)
- 管理(15106)
- 财政(11994)
- 业(10214)
- 政(9668)
- 企(9355)
- 企业(9355)
- 济(8932)
- 经济(8921)
- 务(7347)
- 财务(7347)
- 财务管理(7309)
- 企业财务(7004)
- 制(4850)
- 中国(4818)
- 制度(3930)
- 度(3930)
- 策(3792)
- 及其(3614)
- 方法(3554)
- 体(3513)
- 政策(3384)
- 地方(3290)
- 方针(3282)
- 体制(3221)
- 述(3220)
- 阐(3220)
- 阐述(3220)
- 方针政策(3163)
- 出(3146)
- 机构
- 大学(38398)
- 学院(37935)
- 财(18252)
- 济(14611)
- 管理(14277)
- 经济(14253)
- 研究(11990)
- 理学(11888)
- 理学院(11752)
- 管理学(11650)
- 管理学院(11559)
- 中国(9769)
- 财经(9725)
- 经(8694)
- 财政(8157)
- 京(7855)
- 政(7177)
- 财经大学(6842)
- 江(6628)
- 科学(6395)
- 所(6056)
- 中心(5304)
- 北京(5119)
- 省(5057)
- 研究所(4807)
- 范(4744)
- 州(4739)
- 经济学(4735)
- 师范(4724)
- 会计(4400)
共检索到69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建立公共财政是我国改革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阶段,适应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关于计划经济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区别,本人在其它文章中作过专门的分析。从实践的角度讲,我认为从计划经济财政到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绝不是换个名词或仅仅调整一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培全 张桂美
一、传统的预算执行方式及其弊端我国传统的预算执行方式基本上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模式。其基本做法是:政府首先对财政部门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预算进行审查,然后提交人代会审议通过,分别交由收入征管部门和各支出部门组织执行。收入方面,除关税由海关代征、农业税及一些非税收入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外,其他税收主要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重恩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伴随着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进程日益凸显。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加快结构转变步伐,并将其作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公共财政可以通过收入、支出总量以及结构的安排,影响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峰峰 傅黎瑛
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和转变政府职能,我国进行了多次的精减政府机构和人员,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一是政府职能难以转变,过于庞杂的事务使得政府难以招架和胜任;二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公共财政理念的缺失,导致了政府的缺位和越位。为此,必须把公共财政理念贯穿于政府的公共管理之中,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
关键词:
政府职能 机构精减 公共财政 公共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钟晓敏 张守凯 张雪平
一、以人为本,协调各方利益的理财思想 浙江财政理财思想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在充分承认并尊重人的利益的基础上,协调各方利益,并求得个人、地区(集体)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和最大化。如浙江省实行的“两保两挂”①政策正是建立在对人的经济人行为的有限理性与现实人的行为中的机会主义倾向的透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政府的设计符合“激励兼容”原则,因此,它的成功是必然的。“两保两挂”财政扶贫政策既有激励又有约束,两者有机结合,一方面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恩奉 叶翠青 王宗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及人们驾驭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载体和政府分配、调控的重要工具,迫切要求确定我国经济转轨中财政改革的走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财政预算也应该根据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在我国讨论“公共财政”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认为要从一定历史背景认识公共财政 ,以经济的市场化为前提 ,搞公共财政不等于放弃宏观调控。本文对如何解决财政存在的“缺位”与“越位”,以及如何构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一、对安徽省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评价 从介绍的情况和提供的材料来看,安徽省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内容全面、具体;措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开拓性;改革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提出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客观的。安徽省的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对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专家都讲到了公共财政包括哪几个方面,它由哪些重要部分组成。公共财政的核心,体现在理财、决策的民主化。许多专家也提到了政府理财要透明化、民主化。在公共产品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延杰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教育是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混合产业,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所体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不同,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准公共产业、半公共产业和准私人产业等具体类别。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立足于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分析和研究高等教育的投融资特点,选择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投融资模式,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森
国有资本财政是我国目前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作为财政范畴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必然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将日益明显。国有资本财政最终将被公共财政所同化。
关键词:
国有资本财政 发展趋势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珺
我国正式提出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始于1998年底,自此,财政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往学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论述多集中于对具体财政问题的对策研究上,本篇意在探讨长期以来为大家所忽略,实则对于中国构建新的财政框架意义深远的一个方面,即中国为什么会提出关于公共财政的一系列问题并产生众多的争论?换言之,如果说公共财政在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民生 社会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财政支农职能,深化财政支农改革,探索新的支农模式,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一、财政支农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财政支农是国家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