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2)
- 2023(8044)
- 2022(6660)
- 2021(5923)
- 2020(4686)
- 2019(10815)
- 2018(10544)
- 2017(20351)
- 2016(10880)
- 2015(11889)
- 2014(12002)
- 2013(12132)
- 2012(11955)
- 2011(11018)
- 2010(11293)
- 2009(10298)
- 2008(10023)
- 2007(9206)
- 2006(8441)
- 2005(7976)
- 学科
- 济(60001)
- 经济(59964)
- 业(28169)
- 管理(26208)
- 地方(22993)
- 企(19977)
- 企业(19977)
- 中国(19438)
- 农(17924)
- 方法(15787)
- 业经(15376)
- 地方经济(13478)
- 数学(13243)
- 数学方法(13161)
- 农业(12621)
- 产业(11241)
- 发(10863)
- 融(10561)
- 金融(10560)
- 制(10532)
- 学(10055)
- 财(9632)
- 银(9601)
- 银行(9584)
- 行(9432)
- 贸(9341)
- 贸易(9329)
- 技术(9114)
- 环境(8960)
- 易(8872)
- 机构
- 学院(160391)
- 大学(156788)
- 济(71288)
- 经济(69874)
- 研究(63379)
- 管理(56367)
- 中国(47876)
- 理学(47093)
- 理学院(46411)
- 管理学(45724)
- 管理学院(45411)
- 科学(37906)
- 京(35124)
- 所(32920)
- 财(31137)
- 研究所(29511)
- 农(28164)
- 中心(27715)
- 江(26075)
- 范(23904)
- 师范(23660)
- 财经(23467)
- 院(23135)
- 北京(22986)
- 业大(22073)
- 经济学(21882)
- 农业(21530)
- 州(21386)
- 经(21060)
- 省(20535)
- 基金
- 项目(101991)
- 科学(80412)
- 研究(77133)
- 基金(71423)
- 家(62254)
- 国家(61718)
- 科学基金(51947)
- 社会(49787)
- 社会科(47361)
- 社会科学(47356)
- 省(41640)
- 基金项目(37729)
- 划(34398)
- 教育(33342)
- 编号(30930)
- 自然(30599)
- 发(30292)
- 自然科(29810)
- 自然科学(29805)
- 自然科学基金(29286)
- 资助(28281)
- 成果(25485)
- 发展(24888)
- 展(24455)
- 重点(23936)
- 课题(23089)
- 部(21658)
- 创(21503)
- 国家社会(20678)
- 创新(20196)
共检索到263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君沛
本文认为 ,冷静地研究产业地区结构演进的规律性及其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反映 ,据此科学地布置西部大开发 ,是成功地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条件。由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其现实条件的有限性之间仍然存在着强烈的反差 ,因而只有当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到足以引导东部地区和国外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大规模向西部地区流动之时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与此同时 ,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则必须向东部地区流动。在优势产业的培育与选择上 ,西部地区应该注重优势要素的系统组合 ,把先进技术与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 ,发展自然资源深加工与高层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开发的区域选择上 ,西部地区必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芮夕捷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相对于其它经济区域,西部地区的资源,尤其矿产资源,有其禀赋优势。由于资源在空间上的这种分布特点,再加上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东西部地区间形成了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工体系。西部地区主要向东部地区提供资源性产品,而东部地区则主要向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轻工产品。这种垂直的分工体系,虽然“近些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价格体系等不支持这种分工,加之原来的分工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不合理因素。”但是西部地区仍作为生产上游的初级产品的专业化地区这一基本特点没有改变。西部地区的矿业区位商远高于东部地区(表略)。“西部9省区(重庆包含在四川省——本文作者注)区位商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松青
本文以西部地区各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西部地区近 2 0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并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提出了改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西部开发 GDP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忽视教育事业、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等软环境建设,导致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相对增加。因此,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应当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化水平,才能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泽仁 陶莹 潘春跃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西部自身的资金实力较弱 ,政府筹资能力有限 ,银行金融机构资金虽然富裕 ,但自身非投资实体。就目前形势来看 ,发展资本市场 ,调动国外及东部资金投资西部 ,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之法。发展资本市场关键是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一种融投资的经营实体或工具 ) ,具体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制订有关的法律法规是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基础 ;二是 ,在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过程中 ,应大力发展可转换投资基金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产业投资基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翔 袁满 李凤鸣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否有效推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结合西部大开发边界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指标衡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西部大开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因此长期而言,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没有显著推动作用,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作用整体上表现为转型升级阻碍效应。未来西部大开发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强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长期的驱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国良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加快四川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必须深化企业改革 ,激活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则必须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四川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方面任重道远 ;要通过改革 ,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局面 ,从根本上制止低水平同类产品的“重复生产” ,这是实现国民经济集约型增长的前提 ;同时要把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辩证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建议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冯之浚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西部走向繁荣富强的大战略、大思路,是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论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今天实施的面向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近现代史上数次对于西北、西南的开发具有重大区别,因此,对于十个方面的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认为,西部大开发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搞好生态平衡、西部开放、小城镇与城市化、产业升级、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科学技术与技术创新等项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充分认识政策含金量与制度含金量的关系,充分认识科教兴西,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西部开发重要性 新思路 新办法 新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西部大开发具有开拓性 ,也带有试验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进一步对生态环境建设与后续政策问题、西部资源的输出和就地利用问题、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协调发展问题、改变东西部之间不合理分工格局问题、国家投资向西部倾斜问题、尽快消除西部贫困人口问题、国家对西部实施特殊政策问题、提高西部人民生活、教育水平问题等进行审视 ,对政策作出某些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杨长春
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两大经济热点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这二者联系起来看,入世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西部大开发应充分考虑入世的背景条件。同时,开发西部也是入世后中国经济整体腾飞的客观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