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9)
2023(6804)
2022(5733)
2021(5598)
2020(4892)
2019(11670)
2018(11313)
2017(21985)
2016(11806)
2015(13663)
2014(13559)
2013(13718)
2012(12845)
2011(11777)
2010(11831)
2009(11281)
2008(10992)
2007(9219)
2006(8244)
2005(7732)
作者
(32912)
(27520)
(27489)
(26199)
(17872)
(13119)
(12648)
(10859)
(10621)
(9780)
(9591)
(9399)
(9164)
(8783)
(8722)
(8587)
(8218)
(8068)
(7889)
(7465)
(7117)
(6914)
(6523)
(6291)
(6262)
(6199)
(6172)
(5789)
(5635)
(5467)
学科
(57145)
经济(57097)
方法(30279)
(29030)
管理(28454)
数学(27831)
数学方法(27465)
(21570)
企业(21570)
中国(17128)
(14783)
贸易(14775)
(14569)
(14362)
(12965)
(10808)
金融(10808)
(9972)
银行(9968)
(9676)
(9627)
收入(9284)
(9065)
农业(8937)
业经(8498)
(7942)
关系(7605)
环境(7358)
地方(7127)
(6993)
机构
大学(176691)
学院(170906)
(86568)
经济(85413)
管理(65768)
研究(64680)
理学(56842)
理学院(56249)
管理学(55270)
管理学院(54950)
中国(53954)
(37841)
(37584)
科学(34576)
(32284)
财经(30438)
研究所(29414)
经济学(29405)
中心(29028)
(28095)
经济学院(26590)
(25878)
北京(25027)
财经大学(23072)
(22640)
(22582)
业大(21813)
(20753)
师范(20570)
农业(20198)
基金
项目(112832)
科学(90642)
基金(86950)
研究(81931)
(76257)
国家(75766)
科学基金(64590)
社会(55870)
社会科(53358)
社会科学(53349)
基金项目(43710)
自然(40127)
自然科(39329)
自然科学(39323)
自然科学基金(38665)
资助(38628)
(38309)
教育(37995)
(34395)
编号(29994)
(27901)
重点(25655)
成果(25325)
国家社会(25262)
中国(25123)
教育部(24612)
(23915)
(23050)
人文(22756)
大学(22160)
期刊
(86190)
经济(86190)
研究(57569)
中国(31065)
(26445)
管理(24214)
学报(24080)
(23840)
金融(23840)
科学(23773)
(22381)
大学(19178)
学学(17922)
经济研究(16007)
财经(15631)
教育(14842)
农业(14808)
国际(14676)
(14494)
技术(13767)
(13539)
问题(12363)
世界(12112)
统计(11783)
(9918)
业经(9753)
技术经济(9459)
(9355)
决策(9143)
理论(7717)
共检索到26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涛  
世界主要国家都走上了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助学贷款的道路,中国当前的按揭型助学贷款运行基本顺利,但存在着额度不足等隐患。世界主要国家的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助学贷款模式可以分为英美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和德国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目前可以考虑选择的方案是:先采取德国模式,将来再慢慢过渡到英美模式,具体操作是仍维持生源地助学贷款这种按揭贷款,但对那些已经发生违约的借款人则允许其按照收入比例还款,待收入恢复到一定水平以后再重新开始按照按揭贷款还款。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D.布鲁斯·约翰斯通  沈红  李红桃  
随着一些国家提出的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从政府转移到学生及其父母身上政策的实施 ,学生贷款方案的可适用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 ,在理论上是受到人们欢迎的 ,并应用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英国和南非的学生贷款实践。然而 ,对发展中国家、对那些正在从国家全面控制的经济“转型”为日益私有化的经济的国家来说 ,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的适用性存在着一些特定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些问题 ,并提出像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贡献计划”这样的学生贷款方案的可适用和不可适用的条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丽芳  沈红  
本文就国际学者对于“按收入比例还款”的概念和实施有效性的争议进行了评析。认为将还款额与收入相联系是发达国家学生贷款政策实现公平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可资借鉴的方案。但是,还款方式本身的设计及相关的文化、制度建设是确保“按收入比例还款”的目标实现的关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涛  董双慧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贡献方案中确立的按收入比例还款计划由于保障了低收入者的利益、回收率高等特点而成为各国竞相效仿的对象。目前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仍然主要采取定期定额还款的方式,按收入比例还款未被纳入正轨的贷款回收系统之中,使得按收入比例这种还款方式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儒靖  
在公共预算紧缩的压力下,政府通过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计划扩大高等教育机构非公共收入来源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助学贷款则是实施教育成本分担的配套资助计划的必然选择之一。如何遵循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良性的“路径依赖”轨迹,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进行有效地设计与选择,本文予以尝试性地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德侠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酬低导致还贷违约率居高不下,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本文归纳了我国助学贷款还款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助学贷款的还款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师帅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影响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的不和谐因素,突出表现在助学贷款的高违约率方面。之所以会出现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贷款制度不合理,这主要是政府层面的原因;其次是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银行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偿还机制的政策建议。在这些建议中,制度完善是前提,推动学生就业工作是根本,诚信建设是保障,同时,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许长青  
以色列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私人收益率和收入预期,但不同群体差异显著。研究表明,犹太人和男性大学毕业生在以色列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女性和阿拉伯人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较高,但在劳动力市场处于相对劣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成本分担理论的影响,以色列政府制定了新的大学生资助计划,相继出台"夏切特委员会"和"自由学习"学生贷款方案。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选择性和差异性导致两种方案并存,但总体研究表明:前者还款负担比较重,拖欠率相对较高;后者还款时间较长,还款相对轻松,贷款回收率较高。以色列政府多样化的贷款方案旨在解决高等教育贷款市场失灵,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其经验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涛  陈松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在利率方面还存在着可完善的地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助学贷款利率方面的情况各有特点,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助学贷款利率情况,并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利率进行一些对比分析,有利于我们的借鉴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士国  蒋世辉  
本文给出了在贷款期限内两种还贷方式下贷款人比较关心的几个计量的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借款人能十分清楚地了解在还款过程中的支付情况。同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不管借款人是否提前还款或分多次提前还款,不管银行对提前还款是否收取费用(罚金),不论银行如何调整贷款固定利率,不论借款人是否要求改变贷款期限,如果借款人对两种还贷方式的承受能力无差别,则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总优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和潮  
本文从贫困生调查和国际经验的比较着手,重点分析我国目前推行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和问题。作者认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发放贷款银行缺乏积极性,二是学生贷款还款难。可考虑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中心和国家助学贷款基金,以及建立和完善全国联网的个人金融资信系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禹志明  
提出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哪个更划算的快速比较方法:"一二三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展示两种还款方式的本质内涵,能快速地明白两种还款方式适合不同的借款人背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华  黄艳红  
助学贷款的出现 ,不仅意味着金融业务在居民领域的延伸 ,还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 ,大众化非义务教育进入可操作阶段。银行、学子及其家长对教育贷款投资特性、经济价值的认识差异 ,是助学贷款供需难以沟通的症结所在。只有建立现代投资、消费和信贷理念 ,借贷双方在市场经济原则上取得共识 ,才能促进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 ,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