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5)
2023(6024)
2022(5326)
2021(4864)
2020(4464)
2019(10586)
2018(10482)
2017(20831)
2016(11428)
2015(13191)
2014(13528)
2013(13558)
2012(12810)
2011(11473)
2010(11771)
2009(11197)
2008(11262)
2007(10438)
2006(8832)
2005(7991)
作者
(34024)
(28755)
(28610)
(27527)
(18291)
(13877)
(13277)
(11211)
(10708)
(10247)
(9700)
(9657)
(9146)
(9085)
(9071)
(9058)
(9029)
(8412)
(8288)
(8258)
(7152)
(7110)
(7088)
(6598)
(6570)
(6517)
(6507)
(6318)
(5871)
(5799)
学科
(49594)
经济(49539)
(31699)
管理(29103)
方法(25505)
(23615)
企业(23615)
数学(23058)
数学方法(22889)
(15906)
(15367)
中国(12378)
农业(10464)
(10246)
贸易(10245)
(10121)
(9969)
收入(9555)
(9151)
地方(8946)
业经(8772)
(8221)
银行(8199)
(8121)
金融(8119)
(7723)
(7657)
财务(7641)
财务管理(7614)
(7364)
机构
大学(170426)
学院(168051)
(73454)
经济(71971)
管理(64347)
研究(57273)
理学(55174)
理学院(54571)
管理学(53689)
管理学院(53377)
中国(45613)
(35834)
科学(34790)
(34076)
(32700)
(29827)
中心(27912)
财经(27143)
研究所(27103)
业大(26185)
(26031)
农业(25810)
(24630)
经济学(23683)
北京(22736)
经济学院(21671)
(21669)
师范(21460)
(20210)
财经大学(20140)
基金
项目(109448)
科学(85176)
基金(79689)
研究(79591)
(70171)
国家(69180)
科学基金(57854)
社会(50531)
社会科(47836)
社会科学(47817)
基金项目(42196)
(42025)
自然(36682)
教育(36408)
自然科(35759)
自然科学(35745)
(35694)
自然科学基金(35122)
资助(33190)
编号(32513)
成果(27036)
(25169)
重点(24595)
(23536)
(22287)
课题(21867)
教育部(21472)
科研(21472)
国家社会(21094)
创新(20873)
期刊
(78444)
经济(78444)
研究(49904)
中国(30846)
(29264)
学报(27517)
(27296)
科学(24431)
管理(20516)
大学(20438)
(20384)
金融(20384)
学学(19282)
农业(18667)
教育(14940)
技术(13672)
财经(13646)
经济研究(12541)
业经(12240)
(11632)
问题(10997)
(10542)
理论(9107)
技术经济(9065)
(8855)
(8804)
统计(8579)
实践(8248)
(8248)
世界(8006)
共检索到250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涛  董双慧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贡献方案中确立的按收入比例还款计划由于保障了低收入者的利益、回收率高等特点而成为各国竞相效仿的对象。目前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仍然主要采取定期定额还款的方式,按收入比例还款未被纳入正轨的贷款回收系统之中,使得按收入比例这种还款方式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华  沈红  
学生贷款的偿还和回收是参与贷款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保持学生贷款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计量了国家助学贷款在老政策和新政策条件下各自的偿还率、回收率和相对效率指数,并与近四十个国家学生贷款的偿还和回收总体效率作了国际比较,说明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效率,最后针对提高助学贷款实施效率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建民  江子福  
贷款偿还期限是各国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贷款的风险控制和实现贷款供求双方利益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贷款偿还期限,对于有效发挥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对高校贫困生学习的资助功能无疑兼具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京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福利性、消费性事业,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时滞短、无挤出效应等特点,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可使社会消费、投资、就业和税收剧增。因此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加大助学贷款的政府补贴力度,以全面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效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涛  
世界主要国家都走上了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助学贷款的道路,中国当前的按揭型助学贷款运行基本顺利,但存在着额度不足等隐患。世界主要国家的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助学贷款模式可以分为英美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和德国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目前可以考虑选择的方案是:先采取德国模式,将来再慢慢过渡到英美模式,具体操作是仍维持生源地助学贷款这种按揭贷款,但对那些已经发生违约的借款人则允许其按照收入比例还款,待收入恢复到一定水平以后再重新开始按照按揭贷款还款。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D.布鲁斯·约翰斯通  沈红  李红桃  
随着一些国家提出的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从政府转移到学生及其父母身上政策的实施 ,学生贷款方案的可适用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 ,在理论上是受到人们欢迎的 ,并应用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英国和南非的学生贷款实践。然而 ,对发展中国家、对那些正在从国家全面控制的经济“转型”为日益私有化的经济的国家来说 ,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的适用性存在着一些特定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些问题 ,并提出像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贡献计划”这样的学生贷款方案的可适用和不可适用的条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瑜  黄蓓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支持渠道,然而由于贷款还贷约束机制不完善、贷款人还贷能力低下和诚信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高违约率已经成为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的一大瓶颈。从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实际设计合理还贷期限与方案、完善征信系统、建立规范的助学贷款违约惩罚机制,以及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建民  江子福  
一、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限额偏低贷款限额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规定的大学生人均每年贷款的最高额度,它反映在校大学生在一个学年内资助需求的最大满足程度,是体现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现实情况看,国家助学贷款每年6000元的限额显然是偏低了,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学费标准是按3500元(即生均培养成本每年14000元的25%)来确定的,而事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邹薇  陈云  陈旭  
高违约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受信学生资产信用不足是该问题出现的关键原因,并通过一个最优激励模型的分析指出,向受信学生提供较高的正面激励,在受信学生资产信用相对薄弱的阶段相应调整贷款追索政策,可以较好地解决助学贷款高违约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刘亚荣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发起并引导,由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建立的一种公共治理结构。在建构国家助学贷款公共需求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在政策变迁中不断被调整,其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临界点,使得各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都承担一定的风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胡进  
我国刚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这项制度在今后的运用中必然会面临学生偿还拖欠等信用风险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把引致偿还拖欠风险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毕业后收入状况不确定性 ;二是信息不完全性 ;三是制度供给不足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美珍  
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造成毕业生还贷违约的原因而将违约情况分为“缺乏时间观念、遗失贷款文件却不主动查询还款信息、还款能力不足、缺乏诚信意识的恶意违约以及利息调整造成违约”,并针对每种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引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于 1999年 ,2 0 0 0年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奖、助、贷、勤、补、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然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 ,存在很多申请不到和收不回来的现象。助学贷款的路在何方 ?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政策框架如何建立 ?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高教助学贷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 ,邀请了海内外研究者、实践者共同撰文 ,以笔谈的形式为我国高教助学贷款的发展和完善献计献策。按照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政策含义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模式探索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将笔谈文章刊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德岭  
在中国政府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过程中,银行、学校、贷款学生、社会这四方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体系,由于贷款学生和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助学贷款的政府强制性以及国家征信系统执行的缺失性,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的发放上的风险。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建立博弈模型,对高校与学生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提出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谋盛  薛铁瑛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作为一种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多年来取得了重要成效,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这条”绿色通道“顺利地走入了高校,圆了大学梦,社会各界为之欢欣鼓舞。但近年来这项工作却进展缓慢,本文在分析其进展缓慢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适度控制学费的标准,鼓励高校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